如果杰弗里·卡曾伯格掌管了全世界,而不仅仅是加州格兰戴尔的那家动画电影公司——梦工厂,那么毫无疑问,我们能看到的每一部电影,从片头到片尾字幕,都将是彻彻底底的3D格式。他比好莱坞任何一家大公司的当家人都更急切,想要实现这个几乎与好莱坞历史一样悠长的电影梦,让人们早日享受到3D的奇妙画面。他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向放映商施压,敦促他们拥抱三维革命,改造影院。他说:“这其实是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人们‘重新发明’去电影院的理由。”
卡曾伯格不是唯一醉心于“重新发明”去电影院理由的人。梦工厂的《大战外星人》已经于3月27日在北美公映,这部影片应该可以算作是3D电影攻占全美电影院,吸引观众眼球的一波强大攻势的序曲。从今年3月到年底,会有10部影片扛着3D大旗为影迷献宝,其中包括:罗伯特·泽米基斯的名著改编电影《圣诞故事》,杰里·布鲁克海默的宠物店间谍片《G字特工队》,以及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这部人们期盼了很长时间的科幻冒险片是真人表演混合动画技术制作的,曾导演过《泰坦尼克号》的卡梅隆已经在这部影片上花了好几年的时间了。
就连斯蒂文·斯皮尔伯格,这个一直被乔治·卢卡斯嘲笑,说其是抵抗数字技术的死硬派的老牌名导,也忍不住来凑热闹,伙同新西兰胖子彼得·杰克逊,要把比利时历史上最著名的漫画《丁丁历险记》拍成3D电影,而且一拍就是三部。
但这里有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那就是还没有足够的3D银幕。《大战外星人》上映时大包大揽,占用了北美几乎所有的3D银幕,约2000块,但这个数字跟2005年卡曾伯格为这部戏仿上世纪五十年代怪诞科幻片的动画片开绿灯时估计的4000块相比,还是太少了。不过,在目前,这还不是火烧眉毛的大问题,因为《大战外星人》同时还在另外2500多家普通银幕的影院上映。
影院改建一个3D影厅,平均要花掉2.5万美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如何找到资金完成这类改造都是个很棘手的问题——放映商和发行商,谁来掏这笔钱。“世界正在我们身边融化,我们也不可能幸免于难”,卡曾伯格说。他的意思是,电影院得加紧了。虽然相比2008年7月,3D银幕的数量已经增长了一倍多,但在全美,3D银幕也只能占到总银幕数的5%。因为3D影厅只有那么多,所以放映商总是在前一部3D电影上映很短时间后就将其匆匆撤下,为的是给新的3D电影腾地方。比如,今年年初的《卡罗琳》口碑极佳,可是三周后就被《乔纳斯兄弟演唱会》挤得没了容身之地。
“既然已经证明3D在商业上行得通,那么每家影院至少要有三个3D影厅”,迪士尼发行总裁查克·维恩说:“你看,像梦工厂,现在所有的动画片都是3D的了。”从需求来说,3D电影完全是卖方市场,《乔纳斯兄弟演唱会》3D版的表现就比普通版强出很多倍,《卡罗琳》同样如此。
自从当年文森特·普莱斯通过给摄影机安装旋转支架,制造出令观众尖叫不已的特殊效果以来,电影的视觉特效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电影特效公司在开发特效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先进的数字特效已经让3D效果逼真到你认为自己真的在50英尺女人身边,跟她一道大战外星人。“我们可不想弄些二流货色”,《大战外星人》的导演康拉德·弗农说:“我们要达到的效果是让你觉得你就在影片里面,而不是仅仅看到3D。”卡梅隆的老伙计,一直担任他影片制片人的乔恩·兰道对《阿凡达》也有同样的期望:“对于《泰坦尼克号》,我想对人们说的是,我们使用那些技术是为了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那段历史的一部分”,他又说:“对于《阿凡达》,我们是想运用技术,把人们输送到另一个世界中去。”
这个世界已经成真了,你没办法把它带到家里,或者装到你的iPod里,这才是最关键的。“为了让人们回到电影院,我们必须得做点不同寻常的事出来”,卡曾伯格这样评论3D的幕后策略:“我真的相信这将改变好莱坞未来的方向”。从目前的效果来看,这股3D大潮还是很有生命力的,截至7月底,北美票房比去年同期上涨了近一成,这是2000年来最高的增长率了。但总的说来,观众人数仍在下降,所以好莱坞发疯了一样地要想办法把观众按回到座位上。而3D就是救命的稻草。乔恩·兰道说:“电影业在50年前就达到巅峰,从那以后,提高上座率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但我们有责任继续为观众提供一种共通的电影院体验。”换句话说,就是给电影一个全新的维度,也就是多一个D。王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