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文·斯皮尔伯格——“弃暗投明”的3D先驱
斯蒂文·斯皮尔伯格对3D电影可没有他的两个老伙计,杰弗里·卡曾伯格和乔治·卢卡斯那么狂热,他甚至对3D电影,以及这类电影的坚强靠山数字技术有点冷淡,为此还被卢卡斯好顿嘲笑。斯皮尔伯格不接受数字技术似乎有点不可理喻,因为他一直很倚重先进的电影技术,甚至可以说是个技术先驱,他的几部创下票房纪录的影片,《大白鲨》、《ET外星人》和《侏罗纪公园》,都是创造性运用特效的典范。
但斯皮尔伯格确实有不亲近3D电影的理由,他不太喜欢“技术狂人”这一类的头衔,虽然科幻片和冒险片一直是他的最爱,他更享受“老顽童”这样的形象,在他看来,想象力丰富才是自己的合适招牌,沾3D技术的光,还是算了吧。此外,他对传统的特效也有点依依不舍,《大白鲨》里的那条机械鲨鱼着实花费了他不少心血,这让他把传统特效当成了自家的宝贝,十几年后,拍《侏罗纪公园》的时候,计算机特效已经相当成熟,但能不用计算机成像的地方,他就坚决不用,除了几百上千条恐龙狂奔的镜头,他实在没办法用传统的技术做到;到了《夺宝奇兵4》,他更把这种固执发挥到了极致,他不顾哈里森·福特年过六旬的事实,还鼓励他拖着老胳膊老腿上阵实拍动作场面,当然,危险的镜头就会用——替身,还是没数字技术什么事儿,弄得制片人卢卡斯在一边又急又跳,就是没办法,说服不了他。
不过,今年一月,在看过了老朋友罗伯特·泽米基斯导演的两部3D电影,2007年的《贝奥武甫》和即将在今年圣诞档上映的《圣诞颂歌》的片段后,他痛快地改变了主意,决定“弃暗投明”,加入到3D阵营中来,因为他认识到,自己一直以来就想拍摄的《丁丁历险记》,无论是题材还是那些角色,跟3D电影都是绝配,3D能赋予这套影片以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另外,他发现,3D电影运用的表演捕捉技术对他有难以言传的吸引力。斯皮尔伯格的转变非常坚决彻底,他计划要一连拍摄三部《丁丁历险记》,第一部在明年十月底公映,第二部是2011年,再过两年,再推出第三部,三部都拍成3D电影。就这样,斯皮尔伯格从老顽固变成了先驱。
3D电影阵营招安了斯皮尔伯格这样一位巨无霸级的大人物,实力大增。卡曾伯格是3D电影的头号推销员,没有他的奔走鼓吹,3D电影成为主流肯定还得用好几年的时间,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把2009年变成了“3D元年”,而詹姆斯·卡梅隆,是3D电影的精神教父,他的《阿凡达》必将成为3D电影的惊天动地的里程碑,上千家电影院正为放映这部影片改装3D放映厅。
而斯皮尔伯格,光是他自己导演3D的《丁丁历险记》这个事实,就已经逼迫整个好莱坞就不能不重新评估自己的3D化时间表。除此之外,斯皮尔伯格还有一个身份,他是梦工厂的老板,一言九鼎的王牌制片人,光是2000年以来,他担任制片人的卖座片就有《黑超特警组2》、《艺伎回忆录》、《怪兽屋》、《硫磺岛来信》、《鹰眼》和两部《变形金刚》,他的影响力所及,完全可以改变3D电影的生态环境。
3D追梦天才——彼得·杰克逊
2001年,彼得·杰克逊的《指环王:护戒联盟》在全球刮起一阵“指环王热”,片中大量的CG(计算机成像特效)场景令全球影迷大呼过瘾,十分着迷;接下来凭借其余两部“指环王”电影,杰克逊一时风头无两,并最终横扫奥斯卡,叫好又叫座的影片为他带来了“神奇特效师”的标签,只要一提到彼得·杰克逊,影迷就会兴奋地联想到那些绝妙的特效场景。但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指环王2:双塔奇谋》中用动作捕捉技术“无中生有”造出可怜可恨的怪物“咕噜”出来,这也意味着,杰克逊已经走上了“技术狂人”这条不归路,而当新3D电影刚一冒头,他就与其“臭味相投”,投身到其怀抱之中,他和斯皮尔伯格一拍即合,后者的3D冒险片《丁丁历险记》三部曲中,杰克逊将至少执导其中的一部。
杰克逊自小便立志在“电影特效界”能有一番作为,在《指环王》三部曲成功之前他为此做了很多努力,说他是自学成才一点儿也不为过。最初杰克逊凭借惊悚片获得了大众关注。1983年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着手拍摄自己首部真正的电影《坏品味》,这部讲述外星人侵占地球的影片运用了大量的特效(虽然现在看起来相当简陋),最终凭借政府的资金注入得以完成并参加了1987年戛纳电影节。
到了1989年,“臭名昭著”、用“怪异”两字来形容完全不够劲的《疯狂肥宝综艺秀》中,杰克逊首次与理查德·泰勒、塔尼亚·罗杰的特效团队合作。杰克逊之后所有的影片中,也都有这个特效团队的身影。接下来,《群尸玩过界》在“血浆片”中树立了一座里程碑,该片使用了大量的特效,如停格等镜头。接下来的1994年和1995年,杰克逊凭《罪孽天使》与《被遗忘的影片》成功回归主流市场,为之后筹集资金拍摄更多精彩的特效影片铺平了道路,同时也获得了另一个“技术狂人”罗伯特·泽米吉斯的支持。1996年杰克逊拍摄了并没有获得商业成功的《恐怖幽灵》,但接下来的几年对于杰克逊以及他的维塔数字特效公司都是关键性的一段过渡时期,而在那个时段,重拍《金刚》的计划因故搁浅,直到2005年才得以完成这个少年时的心愿。
1999年,杰克逊终于得到了拍摄《指环王三部曲》的机会。对于指环王三部曲,杰克逊认为这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可是他对原著小说实在是太喜爱:“能够拍摄这个系列是我这辈子千载难逢的机会。我18岁便读过原著,当时便迫不及待想要看到电影版的指环王,20年过去了,还没有人拍摄这样的影片,所以,我实在是等不及了。三部影片之中,《王者归来》是最令人兴奋的,因为这就好比丰收,当你辛苦做了很多铺垫和准备工作,并循序渐进地继续时,终于等来了大丰收—此刻所有角色的交待都已明了,就仿佛主人公的生命线脉络已经清晰,只需要一个去解开那个最初打下的结,接下来便是完美收获的时刻,剧情会被情感丰富地推向最高潮。”《指环王三部曲》中大量运用的特效令“维塔数字”崛起,成为了和乔治·卢卡斯的工业光魔、詹姆斯·卡麦隆的数字领域以及索尼图形图像运作公司能够相提并论的顶级电影特效公司。
虽然杰克逊自己回过头看,认为《指环王三部曲》中的特效有些不成熟的地方,并认为乔治·卢卡斯《星球大战》系列更加出色。但对于观众来说,《指环王》三部曲同样是不可替代的经典之作,其中“咕噜”可谓是好莱坞有史以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虚幻形象”。他复杂的脸部表情以及声音,使令人毛骨悚然的“咕噜”角色活灵活现。
为了这样一个由电脑图形技术创造出的形象,维塔数字专门开发了一套脸部动画系统,以便能造出“咕噜”逼真独特的脸部表情,使整个人物的特点立体且饱满。开发小组通过使用这套脸部动画系统,在“咕噜”的脸部模型上安置964个控制点,严谨细致地控制着“咕噜”的脸部运动。安迪·瑟金斯这个名字听起来颇为陌生,但他不仅是“咕噜”的幕后配音者,还是“咕噜”的“动作原型”—开发设计小组一方面对安迪丰富生动的脸部表情进行了动作捕捉,在安迪的全身设置了跟踪器,由动作捕捉系统捕捉跟踪器位置,,另一方面也采用了传统的关键帧动画技术,并将两者很好结合在一起。就这样,当安迪完成“咕噜”的表演部分后,动画小组再逐帧地将安迪从场景中细致有效地擦除掉,最后将经过“动作捕捉”完成的“咕噜”的模型插入到场景中,制作出最终观众眼中的场面。最终,这样的“咕噜”为CG角色树立了新标准。
九岁那年,杰克逊第一次看到《金刚》,他就梦想有朝一日能拍一部自己的《金刚》,“没有比执导《金刚》更能让我激动的事情了。我从事电影的契机就是9岁时看了《金刚》,重新演绎这个经典的故事一直都是我的梦想。”随着《指环王三部曲》特效的大获全胜,2003年,杰克逊开始着手翻拍这一经典影片。和以往杰克逊的作品一样,该片依旧运用了大量特效,而为了将金刚活灵活现,他改进了动作捕捉技术,此次仍然是安迪·瑟基斯作为金刚的“动作原型”进行动作捕捉和表演捕捉,把数字特效提升了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上。
与斯皮尔伯格合作的《丁丁历险记:独角兽号的秘密》,是杰克逊的第一部3D电影,我们相信,这是杰克逊这个天才再次大展身手的最佳机会。王洋/文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