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延平(导演):我想新导演拍什么电影自己心里要很清楚,就是你拍这个电影拍给谁看很重要,你是想拍给贩夫走卒还是拍给影评人看,我想做的方法都不一样。我想聊聊台湾电影这十几年来其实是完全处于非常不好的状态。
台湾电影在十几年前开放了好莱坞电影进来以后,台湾就变成了,不是台湾不好而是所有非好莱坞电影都很惨的状态,十几年前要开放好莱坞电影进来之前,好莱坞电影只有八个拷贝。其实我从电影最兴盛的时候进入这个行业,我做副导演时都可以达到3部戏,一年曾经拍两三百部电影,但是从好莱坞电影开放以后,我记得“政府”要开放时有问过我们“电影处”,如果开放好莱坞电影对台湾电影会有很大的影响吗?说应该不会有,反正台湾电影已经不是很好了,影响应该不会很大。……最近台湾电影非常羡慕对美国电影的限制,比如说分帐。可是在台湾美国片可以拿65—70%,而且规定就算是有两个观众也还要演,整个市场变成好莱坞的天下,所有非好莱坞电影都被逐出电影的市场。所以这十几年台湾的电影工作人员做的很辛苦,我觉得台湾的新导演像一个闷锅,在里面一直蓄势待发但是一直被压制,所以这些优秀的导演就在这个行业别的职位在做一些工作,有的在拍广告片,有的在做演员,有的拍偶像剧或者电视剧,其实十几年对这些新导演的磨炼我觉得够了,两三年前这些导演都要渐渐的冒出来了,他们拍的电影渐渐的被观众接受而且被大家肯定,我觉得台湾的制度改的有点作用,以前台湾有辅导金,那个时候给钱就不管事儿了,就是应付的心态把台湾电影搞的更惨,因为有的电影拿到钱之后,我想从观众身上赚钱很难,但是如果省两三百万很简单,找了一些不怎么样的摄影师之类的,所以就拍了一堆很粗糙的电影。几年前改了制度,你自己拿了500万自己必须出 500万,这一改起了立竿见影的作用,因为自己拿了钱,就不太赶找隔壁的阿猫、阿狗当男主角,这个以后出了很多好电影,包括《海角七号》《不能没有你》等等,很多在市场上或者是得奖人等于撑起了台湾电影的场面。金马奖的入围今年《不能没有你》入围八项,《斗牛》也入围八项,《如梦》香港电影入围九项,每年金马奖都会问同样的问题,为什么台湾没有入围或者看着别人拿奖,其实金马奖是很公正的奖,技不如人是没有办法的事儿。去年《海角七号》拿了奖搬回了一些面子,今年至少在入围比例上台湾没有缺席,就是靠一些新导演。台湾片在前年以前市场占有率告诉大家可能是百分之零点一、零点三、零点七,去年大幅度提升就是因为《海角七号》,一部就做了5亿多。所以他们已经开始了解电影的运作,我觉得这些导演再假以时日,未来感觉到台湾好象有很多的希望,包括(魏得森)导演,其实很多导演都是在别的地方经过了磨炼投入电影的。这两年可以看到台湾的新导演是百花齐放的,是很突出的一些作品推出来了。
两岸的交流其实在台湾来说是必要的,因为这几年不只是好莱坞电影对台湾电影的打压。我讲一下香港电影以前在台湾拿到大笔的钱,在台湾非常风靡,自从开放好莱坞香港电影也死掉了,所以不是台湾电影不争气,而是非好莱坞电影都死掉。台湾电影这两年制作成本都在一两千万台币,所以大家都在拍一些很小的电影,不是说要拍大电影才可以,但是有些东西确实没有钱做的很粗糙。像过去很多台湾导演都犯了“小脑症”,就是不敢想大,不想花钱就放弃了,想的都是不花钱的。但是这些东西可能在亚洲就没有竞争条件,所以这几年台湾电影在亚洲等于边缘化。其实我们还是很幸运的,我们现在有了内地的市场,其实台湾对大陆我们跟香港比是有优势的,上次两岸三地的导演会时他们在学怎么讲普通话,包括王晶导演说有普通话情节,就是用广东话讲拍出来很好笑用普通话就不行。我们台湾导演和大陆有同样的语言同样的文化,有更多的交流机会,但是在大陆所有的电影场合来说几乎看不到台湾导演,怎么看就是李行导演跟我,看不到其他导演,为什么这些导演没有想到这块市场帮自己茁壮、长大,我觉得大家是一个舆论的观念……我们从两岸电影这一步的交流然后带动大家一起做,我们最终的目的应该联手起来对抗好莱坞的入侵,我觉得好莱坞在世界上文化的入侵是不遗余力,甚至连大陆好象都有点挡不住的感觉。今年1月1号有一部好莱坞大片《阿凡达》要上演,以前在黄金档不可能有好莱坞出来,但是今年出来了,出来以后就搞的其他所谓贺岁片人仰马翻,受了很大的影响,包括我个人一部戏本来 12月29号,《阿凡达》1月1号我一下就变到18号,后来研究又提到12月10号。张艺谋也提到10号来了,还有陈可辛的《十月围城》都在躲《阿凡达》,留了一个很大空档给美国大片,所以两岸三地电影人应该努力,把华语电影做强大,因为华语电影在各地都有领先地位。我想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