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奖”
以前工作的报社带点事业单位的性质,工资固定,奖金按照工作量多少定,在那工作了两年,算是职场新人,年终奖不过是多发一个月工资,年货发的倒是不少,连着一个星期往家里搬东西。
天有不测风云,今年9月份,报社体制改革,我们十几个人创办的一个周刊停刊了,人员也就跟着解散。听说,我们当中有靠关系进来的,都未能保住。也因此,心里稍微平衡了些,不是个人原因,此乃不可逆因素。
眼看着就要过十一,报社急着把我们清出去,刚离职的一个星期内还要交接工作,我们前脚走,剩下的同事就发了商场的购物卡。黑啊!
出差到死丝方尽
因为太忙的关系,我和一个朋友约饭约了几个月都未能如愿,某天两人一对日程表惊奇地发现,她最近要去北京,我也是。隔着MSN,我们激动地互相拥抱了一下,神圣地约定了北京的饭局。两个上海混的家伙,居然需要到伟大的首都才能见上一面,这将是多么振奋人心的会面啊。谁知一天后,朋友在MSN上不无遗憾地通知我;“亲爱的,你30号晚上到北京伐?可我30号中午回上海!”
同学们,请允许我郁闷地回家写本书叫《未相逢,已别离》,或者《我不知道你在往哪一个方向飞》《出差呼叫转移》什么的。
年终思换工作抑郁症
我工作的第一个学校,每年的年终奖是分人群的,第一个人群,去财务处领取100块人民币,收拾行李,回家过年;第二个人群,去财务处领取500块爱校押金,卷好铺盖,走人。
所以,每到年终,大家都开始如火如荼地拉关系,想得100块的人在校内拉关系,想得500块的人在校外拉关系。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不是因为私立学校不懂得培养人,而是没有钱培养人,甚至没有钱给每个人发100块。一般私立学校在下半年因为新生的到来,会需要很多的教职员工,所以在下半年会大量招兵买马,可是到了过年后的上半年,随着老生的离校毕业,就不需要那么多教职员工了。于是,我那个学校,每一年年终,就会把预计过剩的人员数在过年前裁掉,正好省了100块的年终奖和寒假整整一个月的工资。
那些藏在爱情皮袍下面的“小”
套用鲁迅先生的一个句式:谁的皮袍下面没有藏着“小”。
爱情是光明正大的事,但那些寻找爱情的男男女女,又都是皮袍下面藏着“小”的男男女女——这个“小”如果翻译成英文,大概可以说成“UNSPOKEN NEEDS”。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英文表达,是在一个酒吧。当时大家都喝得有点多,除了我,我因为要开车。喝得有点多之后,就有人议论那些不在场的朋友——谁谁真没男朋友吗?为什么呀?她又能干又正派怎么会剩下呢?谁谁谁怎么会看上那样的女人?除了会花钱啥都不会娶回家干啥呀?她真的以为他喜欢她吗?他比她小那么多!他老婆真不知道他在外面沾花惹草还是装不知道?为什么要装不知道?是因为太爱他舍不得离开他吗?
后来,一个男人说出了“UNSPOKEN NEEDS”这个词。
看上去很文化
“不行!”朋友还在一个红本本与一个黑本本的取舍中苦苦挣扎,“作为一个设计人士,手中没有Moleskine就如同灭绝师太丢了倚天剑,张无忌没了屠龙刀。这是我们的武器,是形象,是……”
“是银子。”我说,“今晚你打算吃啥?还吃意菜吗?”
“吃麦当劳。”朋友直起身来,他似乎做出了最后的决定,手里多了一个红皮本本,举着它犹如举着毛主席语录。他语气坚定,脸上有股视死如归的表情,“灵肉不可调和,为了精神牺牲胃口是件光荣的事。”
朋友付完钱回来,他的脸好像比平时更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