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0年电影局新闻通气会报告全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8日18:26  新浪娱乐

  新浪娱乐讯 每年一度的电影局通气会本月8日下午在国家广电总局召开。电影局局长童刚通报了全年电影票房等各方面情况。报告全文如下: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中国电影全面产业化改革已进入第七个年头,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性年份。中国电影工作者肩负着崇高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在面临各种复杂多变的形势和挑战下,克服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保持了强劲的上升势头:2009年全年故事片产量达到456部,较2008年增长50部,还生产动画片27部,纪录片19部,科教片52部,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供电视播映的数字电影110部。2009年全国城市的电影票房收入达到62.06亿元,在2008年电影票房增幅30%的强势基础上,今年同比增幅达到42.96%。2009年国产电影的海外销售收入27.7亿元,全国各电影频道播放电影的收入16.89亿元,全年电影综合效益106.65亿元,同比增幅26.47%。尤为可喜的是2009年,在美国大片集中喷发的猛烈势头中,国产电影表现出强劲的抗衡能力,占据全年票房总额的56.6%。

  2009年的中国电影,献礼影片创作全面丰收,各项产业指标再创新高,体制与机制改革平稳推进,数字化进程成果显著,电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中国电影正以昂扬的姿态迈进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一、中国特色主流电影有了突破性进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面丰收。

  为有力配合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宣传大局,电影界全力动员,抓住契机,创作出了一批题材多样、类型丰富、形式新颖,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优秀电影作品,讴歌各族人民为新中国的创立与建设做出的无私奉献与卓越贡献,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上了电影工作者的深情厚礼。《建国大业》《天安门》《惊天动地》《风声》《沂蒙六姐妹》《铁人》《高考1977》《大河》《袁隆平》《可爱的中国》《秋喜》等献礼影片,将高扬的主流精神、创新的艺术理念和鲜明的市场意识相结合,在思想层面上与现代观众审美需求紧密贴近,在情感上努力与当代观众产生内心共鸣,在制作上积极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手段,努力达到“三性统一”的标准,获得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和良好的市场反馈。

  其中,影片《建国大业》集中了电影界的优质创作力量和全明星阵容,以独特视角回溯了“政治协商、民主建国”的伟大历史进程,在思想和审美层面与现代观众的心理需要、审美需求相对应,营造出既波澜壮阔又见微知著的艺术氛围,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成为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票房达到4.2亿,与暑期档的美国纯娱乐性商业大片《变形金刚2》不相上下,创造了国产电影票房的新纪录。影片《风声》在“谍战片”类型的包装下,强烈渗透出坚守真理的无畏品格和忠诚于信仰的弥足珍贵,正面价值的内核被成熟的类型模式所包裹,内在的情感和外在的风格化特征相统一,获得了观众的普遍好评,票房超过2亿,在投入产出模式上成为赢家。此外,《沂蒙六姐妹》、《高考1977》、《铁人》、《袁隆平》等影片都在价值体现与艺术表现的有机结合上,找到了不同的突破点,在电影市场中获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据不完全统计,献礼影片的票房成绩累计超过10亿元,相当于产业化改革之初的全年电影票房总额,超过50%的献礼影片进入主流院线排映。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电影正在产业化实践中与广大观众重新建立起广泛、密切的新型关系,国产主流电影的认可度和信誉度正在明显上升,特别是深具现实主义精神的主流电影,重新回到了影院的银幕和观众的视野,焕发出崭新的生机与活力。这批影片的成功,不仅仅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更为中国特色主流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开拓了广阔道路。

  二、国产电影票房成绩持续高涨,市场份额继续占据优势地位。

  2009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持续火爆,不仅被国人所瞩目,也令世界电影同行刮目相看。全国电影市场的放映场次、观影人次和票房收入等各项指标同比均有较大增幅,国产影片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巩固提高,电影产业化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电影实现初步振兴,业已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

  2009年,共有14条院线年度票房超过亿元,比2008年增加了4家,有5条院线票房突破5亿元,其中2条院线票房突破7亿元。

  2009年全年累计有《建国大业》、《十月围城》等12部国产影片突破亿元票房,另有一大批国产电影获得数千万或接近亿元的票房成绩,改变了前些年票房产出过度集中于少数几部影片的局面,各种投资规模和票房收益的影片呈梯次分布,以国产主流影片为支柱、以商业大片为龙头、以中小成本影片为必要补充的健康、良性的市场格局正在逐渐成形,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类型的电影文化消费需求,也为发展中的电影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更重要的是,2009年面对以《变形金刚2》、《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2012》等为首的进口大片的强势冲击,国产电影以更加贴近中国观众情感诉求、更加贴近中国社会现实生活和日益丰富多元的创作理念与手法,将社会责任、文化使命和艺术品味相结合,顶住了好莱坞大片的强势压力,继续保持着电影市场所占份额的优势地位,达到56.6%,已连续7 年超过进口影片,有力地改写着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市场中长驱直入的格局。

  三、多样化、多类型、多品种的创作局面和市场氛围为中国电影产业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009年,国产电影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的创作格局正在形成,主流商业电影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增长期,艺术质量和制作水准也有显著提高,为中国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健康的平台和基础。2009年,除古装动作片、都市爱情片、喜剧片等市场较为认可的商业类型之外,还出现了谍战片、科幻片等以往较为少见的类型,且都获得了较好市场的认可,类型的融合与细分态势日趋明显,弥合着国产电影和观众久违的情感关系,加速着市场的升温,抗衡着好莱坞大片的强势冲击。

  电影产业化七年以来的砺炼,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对电影创作派生出的新型命题,在2009年的暑期档和贺岁档中得到了集中回应。暑期档在美国大片《变形金刚2》和《哈利波特6》的前后夹击中,国产电影突出重围,展示出中国电影的特质和魅力。以《非常完美》为代表的一批中小成本国产电影,用夸张的漫画式手法和时尚的视听包装,在国产都市爱情电影的类型开拓与制作水准的提升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亿元票房也创造了同类型国产电影的票房新高,《窃听风云》《机器侠》等十余部影片都在市场中取得了应有份额,暑期档的国产影片和好莱坞的大片风暴同台竞争,平分秋色。贺岁档期出现了国产电影的高密度竞争,数十部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影片都聚焦了这个电影市场的黄金档期,往年贺岁档一枝独秀的局面已经打破,市场和观众的选择余地空前扩大。从年初的《赤壁(下)》到年底的《花木兰》《三枪拍案惊奇》、《十月围城》等云集影院,从十一月中旬开始到年底,六周的时间电影票房突破12亿元,影院上座率平均保持在85%以上。与前些年不同的是,贺岁档期不仅仅成为大片的舞台,一批中小成本影片如年初的《游龙戏凤》《疯狂的赛车》到年底的《熊猫大侠》等都将成为市场的有益补充。

  动漫产业已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越来越受到当代观众的欢迎。2009年的动画电影创作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全年动画电影产量创纪录地达到27部。动画电影创作突破了以往选题重复、模式雷同的局限,既有《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这类以低幼年龄观众为主要受众群体的影院动画片,也有《麦兜响当当》这种本土元素更加突出的续集作品;既有《马兰花》这类对经典名著予以当代化演绎的神话作品,也有《淘气包马小跳》《快乐奔跑》这类有着一定现实关照的创新之作。《麋鹿王》标志着国产3D动画制作水准的一次飞跃,《齐天大圣外传》也在3D立体电影方面展开了有益尝试。2009年,国产动画电影创作数量、质量并升,渐成规模,《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麦兜响当当》等影片更创造了国产动画电影近年来的票房奇迹,彰显了动画电影在产业改革发展中日益重要的地位和独特的价值。

  四、城市影院建设再掀高潮,数字化发展明显提速,电影产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

  随着产业化改革的继续深入和产业成效的初步显现,各行业投资电影的热情进一步高涨。2009年全年主流市场新增影院142家,新增银幕626块,平均每天增长1.7块银幕,全国主流院线银幕总计达到4723块。与之同步发展的是电影放映数字化程度全面提升。在2009年新建的电影院中,数字影厅达到500多个,约占新增影厅的80%,部分影院实现了全部数字化放映。

  为打破中小城市影院市场发展瓶颈,电影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数字电影发行、放映和加强数字电影放映设备质量认定管理工作的通知》,积极探索中小城市影院发展新机制。依托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的数字电影发行放映管理平台,大力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3K数字电影放映,扶持1.3K数字电影院线建设,成效显著。

  经过几年来的建设发展,我国电影发行放映网络不断完善,中档数字院线逐渐普及,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主流市场、二级市场和农村市场的梯次发行放映网络,使得在大片火爆市场的同时,一大批品种繁多、类型丰富的中小成本影片也成功进入院线,取得了上千万票房的较好效益,构成了适合不同阶层观众欣赏的、比较合理的电影市场结构。这一可喜现象逐步改变了大片一统市场的格局,为中国电影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坚实可靠的后续保障。

  五、电影事业和公益建设全面进步,中国电影呈现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

  2009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根据中国电影繁荣发展的实际要求与进展需要,电影主管部门统筹安排和推进各项改革措施与策略部署,努力促进产业进步与事业建设协调发展。

  1.2009年是农村电影“十一五”规划、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实施的第四年,在中央领导的亲切关心和指导下,在中宣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和广电总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各级电影行政主管部门、电影单位和广大农村电影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取得突破,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喜人态势。截止2009年12月31日,全国农村已组建农村数字电影院线218条,数字电影放映队28730支,落实了2009年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场次补贴专项资金3.3亿元,共放映农村电影781.0334万场,观众人次达18.15亿。依此发展进度,2010年将顺利完成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所提出的全国每村每月放映一部电影的规划目标,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将取得圆满成功。

  2.2009年的中国电影“走出去”工程再创佳绩,相继在境外47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举办了99次中国电影展和专题电影活动,展映国产影片647部次。全年共有48部国产影片销往65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达到27.7亿元,较2008年增加了2.42亿元。全年累计有315部次中国电影参加了境外119个国际电影节,其中有68部次影片在26个电影节上获得80个奖项。

  3.2009年,在中宣部和广电总局的统一部署下,全国各地电影行政职能划转工作全面推进,全国各省市已顺利完成电影行政管理职能的划转交接,电影管理职能从以往分散的管理形态统一归口于各地广电系统,为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政令畅通、服务高效、保障有力的管理环境。

  4.2009年,电影全行业继续深化产业改革,力促电影企业转企改制。天津、内蒙、宁夏等16家国有电影制片厂已完成转制改革,成立了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集团化、股份制有限公司,与已经成立的中影、上影、长影、西影、峨影、珠影等集团公司形成了中国国有电影制片企业的集团军。民营电影企业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股市创业板成功上市,意味着中国电影投融资开始被正式纳入金融体系,激励着电影行业进一步向规范化、现代化运营迈进。

  2009年中国电影的成绩证明,中国电影产业迎来了“黄金机遇期”,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期”。但是,黄金发展期也往往是问题凸显期,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系列的矛盾、问题也相伴而生,引起了观众和媒体在欣喜之余的忧患与批评。

  譬如,电影作品在追求商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对文化价值的体现仍显薄弱,电影文化进步和电影艺术创新的步伐还比较缓慢;电影创作同质化倾向比较严重,题材重复、类型单一、手法单调等现象较为突出,部分影片的血腥、暴力指数偏高;在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电影经验的过程中,如何保持中国电影的优良传统,如何创造中国特色的类型电影,手段和方法还比较匮乏,部分影片把学习、借鉴演变为简单模仿,原创意识薄弱;在巩固业已成型的电影市场旺季的同时,要加大对淡季市场的培育力度,并要加强对成熟档期的调控,避免出现多部影片在旺季蜂拥而上,造成档期拥挤、影片扎堆的现象;城市影院发展步伐仍然滞后于产业发展的总体形势,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新型现代化多厅影院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中小城市二级市场的建设与发展速度相对滞后,某些地区仍然是电影放映的盲区;电影市场的竞争存在一定程度的无序状态,行业内部还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挤压和宣传手段不切实际的过度炒作行为;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仍然不足,不能赢得更为广泛的国际市场,电影的国际交流和国际对话很不充分。对此,我们应该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常怀忧患意识,常抱警惕之心,不耽于成绩,不惑于数字,不满于眼前,不畏于困难,敢于发现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用实事求是的工作精神和科学理性的工作态度,着力思考并有力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和文化进步的可持续递进。

  2009年中国电影实现了大步跨越,取得了产业化发展的阶段性成果。这是产业化改革和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集中体现,证明了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正确,证明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巨大动力,证明了中国电影走向繁荣的巨大力量。面对2010年,尽管我们仍将面临很多难题和困惑,但我们坚信,机遇大于挑战,中国电影的发展空间是广阔的、巨大的。全国电影工作者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抓住机遇,直面挑战,推动中国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影的新篇章!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