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如此,不如留些银子,给有诚意的年轻导演。
与其呼吁退票,不如支持优质的中小成本电影。
与其骂娘,不如从我做起。
中国电影的改变,就开始于你们手中,那张留给中国式小片的票。
——— 编者
采写:本报记者 戴乐
最近,“电影退票制”在网上引起热议。这个制度当然不可能实施,因为电影作为文化消费品,品质好坏因人而异。但确实,从《英雄》肇始的“中国式大片”开始,近年内地电影票房评论两极化的现象,寻常可见。
这其实说明,买票看电影的大部分人,没有发出他们的声音;发出声音的大多数人,其实并没有买票去电影院看片。一部票房一亿的电影,以50元票价计算,只需要有200万人看过即可。200万,绝非中国城市人口的大多数。
不管你是否经常花钱看电影,如果你也对内地电影的质量看不过眼,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你手中的电影票来发声。不要再相信那些假大空的宣传,不要再相信那些不断透支着自己声誉的名导,不要这次他们骗了你,下次人家有新片出来,你又心慈手软地抱着侥幸心理去买票。
请留心这些你不曾关注的小电影
“这年头还有不吆喝、不折腾的电影吗?”马俪文说。她曾因《我们俩》而闻名,后来又因为《桃花运》的停拍而备受折磨,最擅长的是现实题材的小成本电影,却一直被身边人劝说:“我们换个经得起市场检验的题材吧。”她的新作《巨额投资》是一部纯商业的电影,但她保证是“严肃题材”。去年在上海电影节上“炮轰”陆川、宁浩等商业片导演的王小帅,今年要捧出一部“投资最大的严肃题材”电影。“严肃题材”这个名词,似乎取代了“现实题材”或“艺术片”,成为一些导演给自己加上的新标签。这其实是一种无奈,因为眼下的内地电影市场里,除了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和那些北上的香港导演的片子,似乎就只有些让人提不起兴趣的喜闹剧。
在中国电影轰轰烈烈的转型过程中,有能力掌控大制作的张、陈、冯地位日渐稳固,王小帅、贾樟柯这样惯常操作中低成本的第六代导演,则开始了痛苦的转型,他们必须重新面对市场,证明自己的票房实力。而一批被DVD培养起来的70后甚至80后导演,也开始踏入电影制作的行列。在今年的内地电影市场上,除了那些我们早就知道的国产或进口大片,其实还有很多看似不起眼的中低成本电影。它们未必能在票房上掀起什么波澜,甚至会遭受迅速下线的悲惨待遇,但这些电影所代表的,却是中国电影产业真正的实力。因为电影院里不该只有惊天动地、不该只有冷兵器互砍,还要有贴近百姓生活的现实题材和各种类型的电影,这是良性发展的电影产业所必需的。
中低成本电影当然都有很多无奈———因为成本低,有想法的导演得不到施展空间;因为投资少,很多现实的导演或制片人干脆认命,只要能收回成本或不赔太多就算完成任务。国内院线的环境,让那些品质不错的中低成本电影得不到足够的上映时间,它们缺乏宣传,积累起口碑的时候可能已经下画,无法复制美国常见的“小成本奇迹”,也就无法形成示范效应。就在我们采访刚刚完成时,得知了专题中的某部电影因为压力太大,决定更改档期。
虽然北京已经开设了内地第一家专门的艺术影院,但正如马俪文所抱怨的:“整个中国就那一个,太少了。”没有艺术院线,让所有中低成本电影和商业大片一起火拼,结果可想而知。擅长中低成本的张杨2005年捧出《向日葵》,在内地上映不到一周,就被随后刘德华主演的《再说一次我爱你》挤掉档期,但它在日本却因为艺术院线长达半年的放映,一家影院的票房比全中国的票房都多。
更让人担心的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中低成本电影的风格日渐狭窄,10部里面有7部都是“黑色喜剧”。因为在投资人的眼中,现在还只有《疯狂的石头》的例子,其他类型的电影因为没有范本,所以很难争取投资。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也见到了一部又一部的黑色喜剧,有些导演或编剧甚至不好意思提自己的片子是黑色喜剧。市场到底能容纳多少黑色喜剧?那些以情动人的现实题材电影是不是真的没有市场?
这两年,各种金融资本民间资本、甚至来路不明的资本都纷纷涌入电影市场,因为他们看中了每年以30%速度递增的票房数字。但这些资本的目的只是赚钱,很难用真正专业或符合电影规律的方式来帮助中国电影产业,他们宁肯把钱砸进没诚意没品质的大制作里,也不肯分出小小的一部分给那些有诚意有品质的中低成本电影。这是一个行业发展必经的泥沙俱下的阶段,我们只是期待,那些真正懂得电影市场的专业投资人,沉淀下来的时间不需要太久。
《刀见笑》:
也许会是今年最精彩的小片
●导演:乌尔善
●主演:游本昌、安藤政信、张雨绮
●剧情:一个屠夫爱上了青楼花魁,却在示爱时受尽凌辱。为了一雪前耻,追求爱情,他立志成为大侠,结果竟在无意中得到江湖失传已久的绝世神刀。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江湖趣事就此引发……
《刀见笑》的导演乌尔善,在电影圈虽然算是新人,但在广告界却赫赫有名。同样是拍广告出身的宁浩就曾经说过,“乌导演出道早,赚钱多,是我的偶像”。而《疯狂的石头》的制片人余伟国,也正是《刀见笑》的制片人。他现在是“亚洲星引力”计划的负责人之一,干的还是挖掘新导演的事,当年刘德华主推的“亚洲新星导”计划,也是他负责打点的。乌尔善的《刀见笑》,就是“亚洲星引力”计划的第一部作品。
乌尔善也是科班出身,是北京电影学院广告导演专业的第一届毕业生。毕业后他投身广告界,为人熟悉的作品,有梁朝伟主演的男装品牌广告,还有范伟主演的方便面广告,都是逗笑又有广告效果的作品。和很多广告片导演一样,乌尔善一直在计划着自己的电影。《刀见笑》并不是他的第一部电影,之前他曾经拍过一部“很个人的表达”的长片《肥皂剧》,在韩国釜山电影节上拿过影评人奖;但是,《刀见笑》是他第一部面对观众检阅的电影,“肯定有很多没有把握的地方。如何把观众感兴趣的东西和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放在一起,还能出来一部好电影?这对我来说,是挺新鲜的一件事。”
这个每天看三部电影、DVD /下载/蓝光三管齐下的导演,对自己的第一部商业片有着很高的要求。“首先要给观众好看的故事,还要让他们领略到迷人的视觉享受,最后还有一部分观众可以有精神层面的交流。”为了达到这个效果,乌尔善光是筹备这个剧本就用了两年,“我想在这部电影里糅合很多情绪,它不能用类型片来划分,只能说是一个交叉的类型片。”
《刀见笑》先期曝光的预告片,确实有些摸不着头脑:“济公”游本昌出演一个枯瘦老头,却说自己是“唐胖子”;日本明星安藤政信的角色看似老实,却突然爆发挥刀砍人;女主角张雨绮大秀性感,身上还有神秘文身;宁浩客串了一个“光头鬼脚七”,但是出场不久就被砍了。影片给人的感觉,是《黑店狂想曲》和《新龙门客栈》的综合体,但乌尔善却建议大家别那么早下结论。“我们会有一系列风格不同的预告片在网上发布,还有一个最后在影院放映的终极版预告片,每个预告片给你的感觉可能都大不相同,所以你很难对这部电影下一个定义”。而且,如同他拍摄的广告一样,乌尔善还会在这些预告片埋下一些包袱。在广告界摸爬滚打多年的他,第一次要向大众推销自己的“产品”,心情有些复杂,但还是很有把握。
《刀见笑》除了神秘的故事之外,几位主演不同以往的演出,也十分值得期待。第一个当然是多年不见的游本昌,这位因电视剧《济公》而家喻户晓的演员,在《刀见笑》中却要展现自己“性格演员”的一面。“我们本来以为他像济公一样住在杭州,没想到另外一个演员排话剧的时候,正好他来看,才知道他一直住在北京,而且身体很好。我们登门拜访,他说再演济公肯定不干,这个角色和济公有很大差别,他才接下来。”而宁浩的客串演出虽然很短,“就拍了一天,早上来晚上走”,但是乌尔善觉得宁浩是个天生的演员,“情绪的细节拿捏得很准”。至于片酬,“我估计他也不好意思提吧”。
电影应该面对观众而不是电驴
●导演:赵小鸥、赵小溪
●剧情:一个年轻的女孩林靖正和男友谈情说爱;一个刑满释放人员刚刚拎着行李走出监狱的大门;两个无业青年准备去见一个做律师的朋友,据说有笔生意要交给他俩……这些看起来素不相识的人,都按部就班地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直到一个人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出现,使得这些表面上毫无关系的人纠缠在一起……
“小成本电影最需要的,就是一个沟通能力很强的制片团队。有一次,我们在拍一个外景,旁边一个发廊突然就把大喇叭的音量开到最大放音乐,其实就是想要钱。怎么办呢?大片可能就给钱算了,我们的外联制片就上去和人家磨,主演也过去跟发廊老板合影,最后才搞定了。”《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的导演赵小鸥承认,做小成本电影,有时候是需要一点“江湖手段”的。
赵小鸥和弟弟赵小溪,都是北京电影学院科班毕业的。赵小鸥做过电视台文艺部的编导和制片,后来自己成立影视公司,和弟弟合作拍影视剧,帮CCTV 6拍电视电影。即将在4月10日上映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就是他们帮CCTV 6拍的电视电影之一;但是在小范围试映之后,很多业内人士都觉得,可以到院线试一试。“为了进院线,我们后期补了很多投资,做音效、胶片调色。如果要进院线,就要满足观众最起码的生理刺激——— 就是声光电。”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和徐静蕾的《杜拉拉升职记》,是在同一个工作室做的后期,“光声音我们就调了将近一年”。经常混D V D论坛的赵小鸥,经常会用普通影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电影,“我们剪辑之后专门组织过几次试片,就是让朋友请朋友来,普通的爱看电影的观众,看完之后请他们提意见。如果在理的,我们就会听,会改。
“让观众走进影院,第一满足的就是他们的生理刺激,这个是不用回避的,其次可能才是精神层面的交流。”出生于1970年代中期的赵小鸥,在大学里崇拜的是电影大师,“到现在也崇拜他们”;但是在现实的环境下,他觉得该把商业电影这一课补上,学会“如何操作商业片,如何直接面对观众。如果一个导演拍出来的电影,只能面对电驴(按:下载软件),那其实挺没意思的。”
多年拍摄电视剧和电视电影的良好纪录,让赵小鸥在业内积累下不错的口碑,“其实就算是给电影频道拍的电视电影,每年也会被毙掉60%-70%,如果被电影频道都毙了,那注定是血本无归,因为你找不到其他的地方可以上映或者播出。我的电影从没被毙过,而且上一部(《幸福成本》)还拿了金鸡奖,国际上参加影展也有收获,我们的投资方也比较相信我们。这次进院线,其实也是我们的一次尝试,对票房没有太高的预期,只要能收回成本,甚至允许赔一部分,只要不超过限额就行。”
和很多年轻导演不同的是,赵小鸥和赵小溪两个人因为口碑好,而且和投资方合作无间,所以他们这部《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是先有了投资,然后才开始做剧本,而不是拿着剧本,四处去“扎钱”。不过虽然投资方放心,身兼导演和制片人的赵小鸥还是很抠地花每一分钱,“我们有一场动用了100多个群众演员的戏,希望能拍到一个俯视然后迅速划过的镜头,我就和摄影师、制片一起研究,把摄影机绑在威亚上,然后吊在天桥上拍完了这组镜头。其实有专门拍这种镜头的装置,国内也有租,可是那就得花几万几十万。我们不可能像大片那样搭景、做特效,但是每一分花掉的钱,都是对观众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