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资料:纪录片《外滩》故事大纲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8日18:24  新浪娱乐

  这是外滩160年的历史。没有一个人物能够贯穿始终,于是主人公便只能是外滩自己。在影片中,他将化身为一个历史老人的画外音,见证下面的故事,也见证故事里包含不下的更大的外滩。在他眼中,各种人物从这里登场,在上海的十里洋场展开自己的人生之剧,关于金钱,关于事业,关于爱情,关于历史的戏剧。于是,外滩的故事分为四幕,好似一部经典的四幕戏剧一般起承转合,它是外滩的初建、繁华、战乱与重建。

  第一幕

  (1854年~1899年。外滩开埠,租界建立。来到这里的第一批人可以被称为拓荒者,外滩成就了他们,他们也影响造就了外滩。这一幕是关于财富的故事。)

  1854年,一艘客轮正从香港驶往上海。在经历了风暴、搁浅甚至流落荒岛之后,本来一个月的旅程走了三个月。船上有一位19岁的年轻旅客,他只是为了一个使馆翻译的职位来到中国,而此时已经被晕船和迷航折磨得痛苦不堪,恨不得马上回家。他不会想到,他在这里实现的将远比梦想的多得多——他将成为掌管中国海关50年甚至对中国近代化进程都产生影响的人物。

  赫德(Robert Hart)怀出人头地的梦想,踏上外滩。

  在这里,他见到了时任英国领事的阿利国(Rutherford Alcock),第一次感受到租界——这个国中之国。随后,赫德作为领事官员被分配到了宁波,在那里,他学习中文。同时,作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又挣扎在信仰与情欲之间,他有了一个中国情人——阿玉。喜欢记日记的赫德将他们认识头两年的日记全部销毁了,直到1857年,他才打消了抛弃阿玉的念头——随着他们的第一个孩子的出生。

  同样在这一年,第一幕的另一个主人公叶澄衷还只是外滩的江面上一名划着舢板兜售杂货的小工,他将要遇到一件彻底改变自己命运的事……

  一个雨天,他像往常那样摇着舢板把一位英国商人从浦西送往浦东。英商下船的时候却将装满外币和文件的皮包遗失在叶的船上。当他发现并急忙赶回码头的时候,看到叶澄衷竟在原地抱着皮包等他。那满满一皮包的外币足够让叶澄宗回老家摇身一变成为小地主,但他选择了归还。叶澄衷甚至没有接受英国人表示酬谢的钞票,但他得到了更多——英国商人的信任和一个建议——因为外滩各种轮船的增多,维修需要配件,英国人建议他做小五金生意。这让他从此找到了自己的财富之路。

  也许是因为有了中国情人,赫德比他的英国同事更熟悉中文,也更了解中国人。这使他在中国的官场左右逢源。1863年,29岁的赫德在替清政府购买炮舰的事件中,成为受益者,取代他的前任,成为中国海关的总税务司。他带来了与清政府完全不同的管理方式,使得海关成为高效廉洁的部门,很多制度甚至影响至今。更难得的是,他一直把自己当作一名中国政府的雇员,全心全意为它工作。

  活跃的鸦片贸易正把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资金快速集中到这里。这给赫德的税务工作提供了绝好条件,税收快速增加。同时,一大批外资银行开始在外滩开设,其中汇丰银行的建立最具传奇色彩。而多年后,汇丰大楼与海关大楼并列成为外滩的标志建筑,每年海关收上来的关税几乎直接运进汇丰存起来,并以关税作为清政府战争赔款的抵押。无论如何,海关和汇丰让中国经济与世界联系得更紧密了。外滩成了中国对外的一个窗口。

  1866年英国的金融危机波及到中国,中国第一次感到来自外面世界的经济寒流。叶澄衷迅速收回在外的欠款,躲了过去。1883年,他以优惠条件获得了美孚火油的销售权,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火油销售商之一。同年,国际蚕丝丰收,造成中国蚕丝价格大跌,以大商人胡雪岩为首的参与囤积蚕丝的钱庄纷纷倒闭,叶澄衷却因此低价收购了大批沙船,将自己的火油和五金生意扩展到了广大的中国内地。

  在叶澄宗身上可以看到上海滩第一代华商的典型品质——勤奋、精明、诚信……又经过几次漂亮的商业动作后,他成了上海首屈一指的富豪。

  1897年5月27日,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外滩6号成立,叶澄宗成为银行首任经理。他的梦想几乎已经实现了,如果没有随后的事情……

  1898年,法租界借口筑路建医院,要求征用宁波祠堂的土地,拆除祠堂这对于中国人就好比挖祖坟,是绝大的侮辱。祖籍宁波的叶澄衷领导同乡进行抗争,游行罢市,可没想到法国人竟派兵围了祠堂,还开枪打死打伤几十人,此后经过中法双方斡旋,宁波祠堂得以保存,但法租界借此将地盘扩大了将近四倍。这件事情,法国人肯定是胜利者,宁波人看似也是胜利者,但失败者呢?——只有中国政府,而且作为中国人,这些宁波的商人也难感受到什么喜悦。

  这件事给了叶澄宗极大的刺激,第二年,便去世了。临终时刻,他一直无法解决心中疑惑:为什么英法日等国,不过弹丸之地,却能一再令泱泱大国的中国受屈辱?

  在朋友的建议下,他立遗嘱开始兴办学校,它的学生名册中能够看到很多对近代中国影响深远的名字:胡适,李四光,邵逸夫……

  赫德也走了,他临走时只在自己的办公桌上留下一张纸条。他回国后被封为爵士,同时中国皇帝也追授他为“太子太保”,这是外国人在清政府得到的最高爵位。

  第二幕

  (1902年~1937年。外滩快速发展。这时候来到这里的人可以被称为冒险家,他们来淘金,也来挥霍,此时的上海是远东最有吸引力的城市,冒险家的乐园。这一幕是关于事业的故事。)

  1902年,一个瘦小的男孩杜月笙坐着拥挤的渡船从高桥老家来到外滩,梦想出人头地。他进入了法租界大亨黄金荣的公馆打杂,在成功地单枪匹马夺回一包失窃的鸦片之后,他崭露头角,随后,他又组建了专门抢鸦片的快速行动小队,逐渐成为租界里新兴的帮会势力。

  作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之一,鸦片贸易取得了合法地位。更活跃的鸦片贸易造就了更发达的金融业。外滩的白银储备最高的时候达到4亿两,几乎是全中国白银的1/3。

  因为鸦片生意起家的英国犹太人沙逊被称为“苏黎世运河以东最富有的人”,他富得流油却不回美国上税,虽然受到国内同行的鄙视,但是在上海,却是名副其实的“国王”。他组织的酒会闻名一时,认识不认识的人都被邀请,人们在这里聊天,谈生意。这里做生意基本不受法律约束,也不用上税,租界的治外法权给生意人超乎想象的自由。经常出现的一夜暴富故事刺激着所有人。比如我们第二幕的另一个主人公,这个来自巴黎、正在外滩的法资银行当出纳的法国青年凡诺。

  经常流连于酒会的凡诺惊叹沙逊的排场,纸醉金迷的感觉让他陶醉。在这里他不仅认识了他那会说流利中文的英国妻子,还认识了很多对于他未来的成功至关重要的朋友。在几次商谈之后,他们决定利用租界的特殊条件,创办一个法国法律不允许,中国法律又管不着的特别的储蓄机构——万国储蓄会,进行有奖储蓄。凡诺的银行专业背景使他成了公司的核心管理者。

  万国储蓄会因为储蓄方式独一无二,存钱还能摇奖,因而吸引了大批市民,已经成了外滩最有实力的金融机构之一。

  这个时期,外滩一线的大楼逐渐完工,开始形成今天的轮廓。

  杜月笙的鸦片生意越做越红火,他的势力迅速扩张,很快与老板黄金荣旗鼓相当。他们组建公司垄断了鸦片的分销,并开始逐渐把触角向各处扩张。

  1927年3月,外滩码头云集着100多艘军舰,他们都为保护各国在上海利益而来,因为此时的上海局势十分紧张。国民党的北伐军正逼近上海,而共产党控制的上海总工会抢先占领了华界的大部分地区,成立了上海特别市。

  1927年4月11日夜,已经和蒋介石取得默契的杜月笙诱杀了总工会主席汪寿华。随即组织手下帮会人员化妆成工人模样,借道租界,直接偷袭上海的工人武装,配合国民党获得了上海的控制权。这是国共两党历史上都不得不纪录的大事。

  然而完成了任务的杜月笙却和自己最亲密的合作伙伴张啸林发生了分歧。张啸林认为国民党掌权之后必然禁绝烟赌,可能会断了财路。杜月笙主张跟上形势,和国民党合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