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格羽
天知道,我有多喜欢王菁的《巴黎宝贝》。
很早以前看过对巴黎的描述:
巴黎不仅是一个地方,它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状态。
你可以去卢浮宫去欣赏《蒙娜丽莎》,也可以去蓬皮杜中心看毕加索;
你可以去巴黎歌剧院,也可以去香榭丽大街上的红磨坊;
你可以到巴黎来逃避生活,也可以来巴黎这里纯粹地享受生活;
当然,你还可以来巴黎见证爱情。
我想,所有女孩子都有巴黎情结。那是一份浪漫情结。那是对于爱情的憧憬和向往。哪个女孩不渴望爱情呢?
《巴黎宝贝》全程取景于巴黎,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香榭丽舍大街,亚利山大三世桥,形形色色的咖啡厅,50年都不变的古老建筑,街道上肆意接吻的情侣,桥上一个个留住爱情的爱情锁……再加上邓超等俊男美女的加盟,画面唯美,音乐也非常煽情,绝对是视觉和听觉的盛宴,非常适合情侣看。
我想,所有女孩子都有完美主义情结。
《巴黎宝贝》里的Emma就是这样一个完美主义者。生活的戏剧的,荒诞的。但有时候,也是无奈的,姗姗来迟的。她一心想要一个金发的小孩,最后因为医院的错误而生了一个黑发小孩。
看完《巴黎宝贝》,你会懂得,所有的爱情都不是完美,所有的男人,所有的女人,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完美。
可是,最后,你却爱上了这份不完美,你甚至愿意为它放弃生命。正如剧中的诗人Emma,愿意为了这个并不完美的亚裔小女孩,放弃一切。
其实,不完美的完美才是真实的完美,残缺的美好才是最持久的美好。
我想,所有的女孩到女人的转变,都会接受者现实严苛的考验。
剧中的Emma原本是一个诗人,富有才气而自我,她名人大噪,可是她遇到了瓶颈,她找不到了生活的意义,她以死亡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来给自己的灵魂以自由。可生活给她开了一个玩笑。她必须活下去。她得找到一个活下去的理由,那么,答案就是孩子。
开始的她,对于爱情,是纯粹的,是逃避的,是胆小的。她靠着对爱情的想象和幻觉,写着对爱情的迤逦诗篇。她是那么矛盾,她渴望爱情,但又拒绝爱情,在她看来,爱情会让诗人毁灭。她
那么担心,因为害怕爱情褪去后的苍凉,所以放弃了爱情到来时的激情。所以,她选择了孤独。
Emma终于迎来了她的爱情,尽管迟了20年,但终于还是来了。她这才享受了女人原本该得到的快乐。原来,她并不是一直喜欢高傲的雏菊,还是喜欢在她看来俗气但绚烂的玫瑰。
我想,所有的创作者,都会陷入这样的矛盾。一方面渴望孤独,一方面又渴望激情。是否,爱情真的会让诗人毁灭,还是爱情会让诗重生?
后来的Emma无疑是成长的。她接受了生活琐事。她不再自我,她关心照顾这个通过人工受精来的亚裔孩子。她慢慢陷入了世俗生活,她开始为孩子的生活费担忧,她开始为生计写以前不屑的情爱舞台剧。
这是一段多么生动的女孩到女人的成长啊。从不是天高地厚,从以自我为中心,到学会了落地生活,学会了体贴和照顾别人。
从自我主义,到是善待别人。这就是女人的成长。
不管是你貌美天仙,还是才气逼人,最后还是要食人间烟火。你看,我们那么热爱的林青霞仙子,还是要嫁作商人妇,还要为在年近五十时上演婚姻保卫战。
人间烟火,不是诗人的坟墓,却是诗人的熔炉。
最后,在Emma终于找到了人生的突破口,她没有被这些世俗繁琐所埋葬,她没有在激情的恋爱中沉沦,反而她从中找到了灵感。
她再次重生了。
是的,生活,总会让那些有灵魂的人,得到重生。
在灰烬里重生,肆意享受爱情的绚烂和苍凉,这是多么盛大且完美的事情啊!
(责编: 水门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