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龙行天下—FROM《蛇形刁手》TO《玻璃樽》(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12日16:22  南都娱乐周刊微博
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成龙 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成龙

  “在猫爪功的表演上,我用跳来跳去的方式,不时还会发出哈哈哈哈的叫声,其实这在正统的武学功夫上是没有的。但是我们根据一些翻筋头和体操动作所发明出来的这个招式,让整个表演看起来非常的棒,许多的打斗场面也不会输给李小龙任何一部电影—而且在视觉上的效果是独特的,空前的。”

—成龙谈《蛇形刁手》

龙行天下—FROM《蛇形刁手》TO《玻璃樽》(图) 龙行天下—FROM《蛇形刁手》TO《玻璃樽》(图) 龙行天下—FROM《蛇形刁手》TO《玻璃樽》(图)
《A计划》 《醉拳2》 《笑拳怪招》
龙行天下—FROM《蛇形刁手》TO《玻璃樽》(图) 龙行天下—FROM《蛇形刁手》TO《玻璃樽》(图) 龙行天下—FROM《蛇形刁手》TO《玻璃樽》(图) 龙行天下—FROM《蛇形刁手》TO《玻璃樽》(图)
《杀手壕》 《龙兄虎弟》 《蛇形刁手》 《醉拳》

  从模仿李小龙民族英雄式的《新精武门》,到跟风少林功夫的《少林木人巷》,再到改编古龙小说的《剑花烟雨江南》等,成龙未能取得如期的成功,倒是这时期独立制片兴起,成龙被借出主演了吴思远监制、袁和平导演的《蛇形刁手》与《醉拳》,使得一个全新的功夫小子形象被树立了起来,并开启了成龙的“龙行天下”之路……

  功夫小子:

  七十年代的香港,已经逐渐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而香港电影不但是邵氏与嘉禾相抗衡,且以许冠文三兄弟为代表的喜剧片风靡一时,另外独立制片也潮流暗涌。

  与此同时,龙虎武师担任导演拍摄影片也成为了一个潮流,特别是刘家良(微博)已经以《神打》、《少林三十六房》等成名,洪金宝也执导了《赞先生与找钱华》等作品,袁和平跃跃欲试,通过吴思远、陈自强等邀请成龙主演了《蛇形刁手》、《醉拳》这两部与众不同的喜剧类功夫片,这对于当时已经借着《廉政风暴》等走上独立制片之路的吴思远来说,无妨一试,毕竟无论是功夫还是喜剧都是当时的主流。其中,《醉拳》的影响力无疑又胜过了《蛇形刁手》。

  四十年代末出现的《黄飞鸿》在香港影坛掀起了一股“黄飞鸿”潮,到七十年代末时不但有关德兴式的德高望重的黄飞鸿形象,也有谷峰之类的带有反思色彩,但真正带来颠覆性的是成龙主演的黄飞鸿形象—一个独特的、自我的形象。《醉拳》的故事线索还是黄飞鸿苦练醉拳、打败敌人的过程,类似于不少的当时功夫片,但是其创新之处就在于他颠覆了人们心目中的关德兴所扮演的黄飞鸿的仁义礼让的形象,而是一个顽皮活泼、嬉皮笑脸、惹事生非、不敬师长的功夫小子的形象面世,从影片开始的他像个孩子一般不时在老师背后戏弄,到中间的调戏女孩子(还不知道是表妹)和戏弄到他家寻仇的小子,再到不愿意认真跟随师父练武的顽童……成龙所扮演的黄飞鸿虽然还是心存仁义,但是他的行为已经完全颠覆了关德兴式的道德的自我约束,成为一个非常自我的形象—而这,正契合了香港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叛逆心理、自我意识的浓厚增强等。更何况,早在五六十年代香港电影中就出现了“弑父”、“寻找失落的父亲”等主题的影片,而随着战后出生一代人的成长及本土经济、本土意识的加强,那时候也还没有对于九七回归问题的焦虑,港人的自我意识已经远远超于六十年代时期,港人所需要的黄飞鸿,也不再是一个成天生活在仁义道德中的黄飞鸿,而是一个年轻的、随机应变能力强的、现实的黄飞鸿……

  影评人张建德赞许了成龙的突破,“演员创造了一种介于超能力者和邻家男孩之间的角色类型,他们通常喜欢恶作剧同时又非常感性。这两部电影通过成龙(淘气小子)和共同主角的袁小田(虐待狂的善喝酒的师傅)形成了双联组合,后者在两部片子中都是成龙的功夫小子的师傅”。

  《醉拳》的出现,因为其一方面颠覆了传统的功夫武侠片的叙事、人物模式(其结构模式为往后这类影片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是港人自我意识张扬的体现[如李绰桃所说,功夫喜剧的“主角(如七九年《无名小卒》的刘家荣)已从过去武侠片的超现实层面拉回人间,是终日要为生存挣扎的小人物,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已被抛到九霄云外,而以功利主义挂帅”],也标志着功夫喜剧正式成为了香港电影的一个重要亚类型,也标志着香港电影从此逐步过渡到八十年代的黄金时代。

  成龙自己,则从一个拍摄别人作品的演员,变成了一位有自己的创作思路、想法、风格的“创作者”,1979年时他便自编自导自演了《笑拳怪招》,虽然还是有功夫喜剧的影子,但毕竟迈出了导演的第一步;随后不久的《龙少爷》,则已经是有意识地以运动的方式表现动作打斗,甚至展示了一些别人不敢或者不愿意去做的动作戏,踏上了电影界的“拼命三郎”之路。

  警察故事:

  英雄是男人心底的一个梦。即使是在成龙主演的功夫喜剧里,他扮演的主人公如何通过锻炼自己的能力、打败对手,依然是贯穿在影片里的剧情模式。

  而在一次访谈中,成龙也提到自己在《蛇形刁手》热映后不久,看到小孩子在对着他打那种“蛇形刁手”,意识到电影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小孩子带来深刻的影响,于是,他也有意识地在往后的作品中突出了古道热肠、侠义忠胆的英雄行为与形象,尤其体现于他在八十年代中后期自编自导自演的数部作品里,如《A计划》系列、《警察故事》系列等。

  相比于《醉拳》等影片的淡化时代背景的功夫喜剧,成龙的《A计划》很显然是一部有意识的以香港开埠不久为背景的“历史”片,成龙扮演影片中的义胆忠肝、临危不惧的水警马如龙,甚至上演了一场有如《林海雪原》般的直捣黄龙的好戏。而影片在戏剧化的剧情安排(如成龙、洪金宝及元彪这三人的关系、成龙进入海盗老窝后的惊险经历)中,穿插了非常精彩的动作表演,特别是成龙骑着自行车摆脱一大群海盗的戏,在狭长而左弯右拐的胡同里,他不断借助于小事物来击败对手,如那一根竹竿、那几扇窗户,还有梯子等。影片《A计划》中还有一场动作戏是成龙为了摆脱海盗们的追逐,从高楼顶上钻出,以防掉下去,只能是手抓住裸露在外面的大钟的指针而苦苦挣扎—这场戏也向卓别林的经典场景之一致敬,成龙的喜剧风格被不少影评人拿来与卓别林相提并论。

  《A计划》中成龙扮演的水警马如龙的形象,还一改过往香港电影中的灰色警察的形象。警察形象虽然不是到成龙时才出现,但因为在六七十年代的现实香港中警察常常是与贪污之类联系在一起,而电影作品偶有警察形象,如《边缘人》、《点指兵兵》等,即使不能说是正面、良好的正义英雄形象,也算是充满着灰色色彩。而成龙在《A计划》中,他扮演的水警马如龙,则是一位“威武不能屈”的嫉恶如仇的正面英雄,再加上他所穿的制服,从形象上也给人一种很干净、很正面的感觉。而在《A计划续集》中还有一段是马如龙与吕良伟(微博)、关之琳扮演的革命党人的对话,即吕良伟邀请他加入革命党时,马如龙说,“我不能参加……我很佩服你们,你们才是做大事的人……我也明白打倒满清政府需要千千万万的人抛头颅,洒热血,可我不敢叫人家这么说,因为我不知道叫这么多人打生打死之后,得到的结果是什么?所以我很喜欢当警察,因为我觉得每一条生命都很重要,我要保障每一个人都安居乐业……因为有这些人存在,我更要留在这里”。成龙的这番话,可以说是道出了当时港人对于香港警察的一种理想化的形象,也在无形中一洗过往香港电影里的灰色警察形象,让其“漂白”。

  而随后的《警察故事》、《警察故事2》,成龙扮演的警察陈家驹,虽然是一个带有着大男人主义色彩的警察(主要体现于他对女友张曼玉的几段戏上),但更重要的是他忠于职守、足智多谋、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而为市民着想,从而放大了警察的光辉形象,就如研究者陈墨所说,“与其说成龙的《警察故事》是东方电影模式与西方影片模式的结合,不如说是传统的价值观念及其影片类型向现代的价值观念及其影片类型的转化……这样,新型的警匪功夫片的内容反而更加丰富,形式也更加活泼,创作的空间就更加的广阔;同时,由于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影片的人文背景更加丰厚,其思想意义也就更加深切”。

  国际英雄:

  从来自于民间的功夫小子到维护香港治安民生的“香港警察”,对于“拼命三郎”的成龙来说,这是一次大跃进,而很自然的,并不甘心于满足现状的成龙需要的是更大的空间、形象来发挥自己的能力,于是,让自己处于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性舞台,成为了成龙八十年代后期以后的努力目标。

  1986年成龙自编自导自演的《龙兄虎弟》便已经是一部融合了西方宗教元素的跨种族、跨国界动作英雄片,影片借鉴了当时好莱坞的动作片《夺宝奇兵》,成为了成龙环游世界、大打功夫牌的代表,加上后来的《飞鹰计划》,都树立了走向欧洲的正义英雄的形象。

  而成龙的“警察”形象,在九十年代后不但走向了内地(《警察故事3之超级警察》,甚至变身为拯救世界的超级警察/特工,如《警察故事4:简单任务》、《我是谁》。其中《简单任务》并非是一个“简单”的任务,讲述陈家驹受CIA委派调查一个国际性核子武器贩卖集团……而《我是谁》则是讲述特别突击队员杰克及队友被中央情报局派往南非调查极大杀伤力的奇异矿石,但在被袭击中队友遇难而自己也失忆……这两部作品的叙事都已经是超越了一般的“香港警察”的范围,而是让陈家驹/杰克接受任务而四海奔波、冒险、拯救世界,类似于好莱坞流行的“007”系列电影,并在这较为固化的模式下,让成龙大展身手。

  另外,这时期的成龙有时还会化身“平民”,但不变的是他的义胆侠心、见义勇为、临危不惧的精神。1995年的《红番区》、《霹雳火》都是讲述身为平民的他无意中被卷入了犯罪事件,危难之际他担当起重任,而《义胆厨星》(也即《一个好人》)中他原本只是出于好心救下了偷拍到毒贩交易的女记者Diana,但这“好心”也让他及身边的人陷入了险境而他义无反顾踏上了冒险旅程……这几部作品中成龙扮演的虽然都不再是警察而是平民,但身上也具备着善良、朴实的美德,仁义为本、乐于助人,最终能化险为夷,成就自我。(值得一提的是,成龙在这些作品中的形象都带有隐忍的特点,包括这几部以平民身份为对象的作品,他或者是见义勇为,或者是忍无可忍,或者是出于救人,而施展身手。)

  而成龙在这几部作品里的平民英雄的趋势,也跟当时香港面临着回归大陆而港人的心态波动较大、优越感渐失有关(而《我是谁》、《西域雄狮》等香港电影都夹杂了失忆的剧情元素,这被不少影评人认为跟当时的香港人心态有关),再加上这时期的成龙已经有着较明朗的走向世界的意图,而西方电影里的英雄不少是平民化的英雄。

  《红番区》在北美上映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票房约3239万美元,在年度北美市场中排名第51),《霹雳火》、《简单任务》、《一个好人》等又在北美地区叫座叫好,试图转型的《玻璃樽》则未能在香港市场取得预期的好成绩,加上这时期的香港电影人不少都移民或聚焦于好莱坞(如周润发,早已称《和平饭店》将是主演的最后一部香港电影,而吴宇森、李连杰、洪金宝、袁和平、徐克、林岭东等也纷纷出走好莱坞),成龙也再次开展了电影生涯的好莱坞之旅。

  “让我们看看《侏罗纪公园》。很少人知道其中演员的名字;他们只记得恐龙,还有就是这是一部斯皮尔伯格的作品。再来看看《终结者2》,导演不错,施瓦辛格什么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演这个角色……但是在亚洲,人们去电影院看一部成龙电影是为了看成龙。电影名字或是情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只有成龙能拍成这样的电影。”

——成龙在九十年代初的访谈

成名后的主要作品与香港票房(单位:万港元)

年份 片名  香港票房 
 1978年  《蛇形刁手》  207.8
 1978年  《醉拳》  676.3
 1979年  《笑拳怪招》  544.5
 1980年  《师弟出马》  102.6
 1980年  《杀手壕》  577.6
 1981年  《炮弹飞车》  546.5
 1982年  《龙少爷》  1793.6
 1983年  《炮弹飞车2》  375.1
 1983年  《A计划》  1932.3
 1984年  《快餐车》  2146.5
 1985年  《威龙猛探》  1391.7
 1985年  《龙的心》  2033.5
 1985年  《警察故事》  2662.6
 1987年  《龙兄虎弟》  3546.9
 1987年  《A计划2》  3145.9
 1988年  《飞龙猛将》  3357.8
 1988年  《警察故事2》  3415.1
 1989年  《奇迹》  3403.6
 1991年  《飞鹰计划》  3904.8
 1992年  《超级警察》  3260.9
 1993年  《城市猎人》  3075.9
 1994年  《重案组》  2743.9
 1995年  《红番区》  5691.1
 1995年  《霹雳火》  4564.7
 1996年  《简单任务》  5751.8
 1997年  《一个好人》  4542.0
 1998年  《我是谁》  3885.2
 1999年  《玻璃樽》  2754.3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责编: 子时)

分享到: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