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2第一季度电影盘点-文艺篇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21日05:22  南方都市报微博
2012第一季度电影盘点-文艺篇雨果

  重点推荐

  《雨果》(Hugo)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了解或者看过本片之前,以为“雨果”是法国大文豪?然后产生“为一部传记片拍3D电影,是不是太奢侈了”的想法?这里的雨果全名雨果·卡布里奇,是一部同名文学作品的主人公,他生活在1920年代的法国巴黎,是个孤儿,会在每个夜晚的烛光下给火车站的27座时钟一丝不苟地上油、校准。偶尔他会去玩具店偷些零件,以修补死去的父亲留给他的一个破烂机器人。直到某天被玩具店主当场抓获,从而得知店主竟然就是乔治·梅里爱,他的《月球旅行记》是雨果父亲生前最喜欢的电影……

  在3D、C G蓬勃发展的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最初的电影特技是什么样子的?虽然有人说马丁·斯科塞斯将乔治·梅里爱拍得“曲高和寡”,不过,在那个电影还是“魔术”的年代,梅里爱一定是寂寞的,就像“巧克力工厂”的老板旺卡先生。虽然老马丁用孩童式的浪漫给了他电影之外的幸福结局,但那关于电影、电影史的爱,以及电影和人类情感的那份传承,是时间留给我们的、无法抹去的厚重。

  另外不得不提的一点是———这是在以前的推荐中从来没有强调过的:如果家里硬件条件许可的话,请一定要买3D版的影碟。《雨果》可以说是迄今为止,3D效果最为显著的电影,即使是开创3D热潮的《阿凡达》也无法与其比肩。很难想象,这是老马丁第一次使用3D摄影,那流畅又圆润的画面,那从始至终的纵深感和包围感,那带你“走进”电影的参与感……难怪在第84届奥斯卡颁奖礼上,它获得了几乎所有技术类奖项。

2012第一季度电影盘点-文艺篇不可触及

  《触不可及》(Intouchables)

  作为2011年法国影坛的最大黑马,《触不可及》在法国的累计观影人次超过2000万,取代1997年的《泰坦尼克》成为新的票房冠军。虽然《触不可及》表现如此神勇有法国社会的现实原因(“它触动了欧债危机下法国民众的心理”),但它所表达的那种充满活力的生活态度,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鼓舞人心的良药。

  其实作为一部法国片,《触不可及》是相当没有“法国味”的。它既缺乏法国人喜欢的人文思考,也没有他们天马行空的叙事手段和镜头语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让人有种看好莱坞电影的错觉。影片改编自自传体小说《第二次呼吸》,同一题材曾被拍成纪录片《生死不离》,讲述一位因为跳伞事故而高位截瘫的富有白人,和刚从监狱出来的贫困黑人男陪护之间的感人情谊。为了丰富影片的细节,也为了更好地揣摩人物状态,本片的两位编导不但采访了小说作者菲利普先生,还将每一次修改的剧本传给他阅读。对菲利普来说,最重要的事,是他不希望关于自己的电影博得别人的同情。所以,虽然现实很悲剧,但影片却简洁明了,幽默诙谐,温暖可爱。那位想说就说想唱就唱、风趣幽默插科打诨的黑人男青年,他所温暖和救赎的,不单是菲利普,还有普罗大众因现实早已麻木的心,特别是在扶个摔倒在地的老奶奶也要找人证明的神奇国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配乐,大量引用的经典古典旋律、耳熟的现代音乐,还有鲁多维科·艾奥迪的钢琴配乐,仿佛引领着一种娓娓道来的情绪,哀而不伤,温情美妙。

2012第一季度电影盘点-文艺篇《锅匠,裁缝,士兵,间谍》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

  影片改编自约翰·勒卡雷的同名小说,他18岁时曾被英国军方招募,担任对柏林的间谍工作,退役后更曾在英国外交部工作,所以他小说中的间谍,更真实,更人性。就像杜琪峰在《黑社会》里拍出会去街市买菜的黑帮大佬,“锅匠”、“裁缝”和“士兵”生活感十足,显然和他们的英国同胞邦德不在一个空间里。而以加里·奥德曼为首的一众中年演技派,将这日常感里的杀机暗涌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个外勤人员的告密搅动了英国情报机构“圆场”的平静,四位高层之中竟然有一人是苏联情报机关的间谍,乱局之下,已被迫退休的加里·奥德曼奉命出山。究竟谁才是奸细?不管这电影是否背离原著,这静谧影像下不一样的谍战片值得一观。

2012第一季度电影盘点-文艺篇美国版《龙纹身的女孩》

  《龙纹身的女孩》(The G irlwith the Dragon Tattoo)

  《千禧年》杂志的编辑米克尔身陷诽谤诉讼案中,却意外接获瑞典顶尖工业大亨的邀请,调查一宗40年前的杀人案。关键时刻,他获得了边缘女孩莉丝的帮助。

  大卫·芬奇的美版《龙纹身的女孩》,和瑞典2009年的同名电影一样,都改编自瑞典小说家斯蒂格·拉尔松的“千禧年三部曲”之《龙纹身的女孩》。因为取材相同,所以这两部电影在剧情上一模一样;但同样的内容不同的导演来拍,风味当然不同,这也是该片的看点之一。大卫·芬奇的影像能力明显比瑞典版的导演要高,把影片阴郁的调子拿捏得更精准,剪辑更干脆利落,配乐更是完胜,女主角的表演则不相上下。虽然这趟黑暗之旅长达两个半小时,但是值得一走。

  《都灵之马》(TheTurin Horse)

  贝拉·塔尔的人生完全可以用“传奇”两个字来形容,不管是整片只有两个镜头的《麦克白》还是全长415分钟的《撒旦的探戈》,又或者是那部拖累死了他的好友兼制片人的《来自伦敦的男人》。《都灵之马》是他的封山之作,承继了他浓烈的实验风格,表现出一种萧索、冷峻又绝望的气质。

  这是一个关于德国哲学家尼采的旷世之谜———1889年1月3日,都灵。尼采意外发现一个马夫用鞭子狠狠抽打一匹马,尼采看不下去,便上前阻止,最后抱着马哭昏了过去。一个多月之后,尼采被查出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整整11年卧床不起,直到死去。贝拉·塔尔的镜头追逐着马的背影而去,遁入暗黑死寂。一切最终趋于毁灭,大师就此封棺!

  《杀戮》(Carnage)

  虽然大部分时候,迷恋导演、演员什么的,就如浮云,但朱迪·福斯特、凯特·温丝莱特、克里斯托弗·沃尔兹、约翰·C·赖利加罗曼·波兰斯基,如此阵容还是令人不得不期待。《杀戮》是根据话剧改编的,所以这部电影也相当“话剧”,整部电影实际上就两个场景,头尾共5分钟是一个公园的远景,一群孩子在嬉笑打闹;剩下的70多分钟,就是4个大人共处一室,解决因为孩子而产生的纷争。从最初的文明伪装,到最后的歇斯底里,四位实力派狂飙演技,酣畅淋漓,高潮迭起。尤其是影片的前半段,台词设计步步精心,看得人欲罢不能。后段的剧情发展虽然有些刻意,但整体来说,你仍然不得不佩服波兰斯基和这群太出色的演员的功力。

  ■奥斯卡

  《艺术家》(TheArtist)

  《铁娘子》(TheIronLady)

  《后人》(TheDescendants)

  《战马》(W ar Horse)

  《胡佛》(J.Edgar)

  《我与梦露的一周》(MyW eekW ithM arilyn)

  这些影片都提名或者获得了本届奥斯卡的奖项,但其实艺术水准一般(对,包括最佳影片《艺术家》)。作为影迷,这些电影当然值得一看;如果时间有限,不冲着它们的名头去看,也无妨。(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大师班

  《浮士德》(Faust)

  《安纳托利亚往事》(O nceUponA Tim eInAnatolia)

  《秘境里斯本》(M ysteriesofLisbon)

  《勒阿弗尔》(LeHavre)

  每一部的导演都是大师级的,但影片的好坏则见仁见智,影迷必看,但对普通影迷来说,可能会有晦涩难懂的问题。

  ■其他佳作

  《青少年警队》(Polisse):电影将镜头对准未成年人保护署的警察们,记录的尽是琐事,虽未直接表现对青少年的虐待、性侵犯等罪行,却一样直击人心。

  《呼啸山庄》(Wu th e rin gH eights):这大概是在情绪上最贴近原著的电影,用现代的电影语言传达那份浓烈而愤怒的爱情。

  《悸动的心》(R estless):格斯·范·桑特新作,以一种清新的姿态面对死亡,举重若轻。

  《危险方法》(A D angerousM ethod):弗洛伊德、荣格和萨宾娜宿命的纠缠,凯拉·奈特莉是片中最大的看点,还有敬业的全裸演出。

  《为父寻仇》(ThisM ust Bethe Place):意大利导演保罗·索伦蒂诺为西恩·潘量身打造的电影,讲一位退休的前摇滚明星,如何寻找处决他父亲的凶手———一个逃亡在美国的前纳粹战犯。

  《凯文怎么了》(We N eedTo Talk About K evin):探讨少年枪击犯的成因,有着深重的现实意义。

  ■韩国风

  《少年菀得》:真的是非常阳光和欢快,去年韩国的现象级电影,讲一位底层学生和他的热血老师的故事,相当有趣。

  《晚秋》:本季度内地公映,汤唯、玄彬的搭配相当养眼,虽然剧情略显沉闷,但依然收获了不错的票房,也在去年为汤唯带来韩国百想艺术大赏的影后头衔。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分享到: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