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认真思考一下,《绝命海拔》并不是一部值得期待的电影,首先它的导演巴塔萨-科马库早有一系列平庸之作在前;其次,这部片居然拥有五个挂名编剧,除了西蒙-博福伊小有成就拿过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外,其它皆没有上乘佳作,最重要的是,演员阵容阴谋暗藏:不少电影网站介绍栏里杰克-吉伦哈尔位列第一男主角的位置,杰克的新闻让电影名字风靡全球,杰克坐在威尼斯电影新闻发布会席位的重要位置……这都给影迷们造成杰克是第一主演的假象,不少国内的杰克粉妄想着他们的偶像能借这部片的表现冲击明年的奥斯卡影帝,只能成为一个梦想而已,杰克-吉伦哈尔在片中的戏份并不比作为配角的凯拉-奈特莉多多少,他们两人都打了一大瓶酱油,全片戏份基本还是围绕杰森-克拉克饰演的男主角展开的。
如果剔除掉杰克-吉伦哈尔和凯拉-奈特莉的明星光芒,显然这个班底并不是那么靠谱,可能会是某土豪心血来潮欲要拍个电影,东拼西凑硬生生凑齐一班人马,再花高价请来一两个大明星增加人气,这样更能拉到大量的投资,拍完院线放映一圈,圆圆满满,如果能被中国引进,捞一把人民币更是赞上加赞。在阵容里,杰克-吉伦哈尔和凯拉-奈特莉大概就是金主请来的门脸担当,他们扮演重要但又不那么重要的角色,自身的演技光芒被遮挡的严严实实,充当“掩饰烂片实质”的工具。
《绝命海拔》这样的班底直接导致两大难题。第一个就是真实事件改编难题。按照以往,登山、冒险题材的电影多半都带有一些半纪录片(或者伪纪录片)的成分,比如《冰峰168小时》。其实,现实里人类命运充满未知,生活枯燥繁杂,不会像戏剧中的角色一样按照剧情的脉络行进,所以纪实题材改编尤其考验编剧的能力,最好是一个强势的主编剧从一而终,不然稍有妥协或者团队内讧就会出现偏差,出现类似这样的错误:在细节上絮絮叨叨;在主线上逻辑不清以致节奏参差;主角人性缺失,常做一些非正常人类能做出的蠢事。《绝命海拔》五个编剧完全没有干好改编这件事,这些问题全犯了。
《绝命海拔》改编自美国作家乔恩-克拉考尔的作品《进入空气稀薄地带》,全书用丰富的细节和客观的态度对1996年两支商业登山队在登顶珠峰造成8人死亡的悲剧进行了纪录。作为普利策非小说类奖项获奖者,这本书给电影改编提供了巨大的空间——登山队队员间的情感纠葛和人性张力、商业公司不顾人命借登顶捞金阴谋等等——随便拎出一条线都会是相当精彩的剧本素材。可惜的是,整部电影都设计得平平淡淡,所有的原著特色都没被突出出来,人性暗淡无光,阴谋无关痛痒,空留下皑皑白雪和主角的身体,煽情却难催观众眼泪,交锋却难达情节高潮,结局不冷不热,偌大的影院上座率不足四分之一,观众看完皆匆匆离开,一点掌声也没留下。且别说杰克-吉伦哈尔想凭此拿演技奖,就算整部影片想入围任何一个奥斯卡演技奖项都很难。
《绝命海拔》面临的另一个难题就是导演的价值。作为以登山、冒险为内容的电影,这部电影镜头调度、场面都非常业余,何况这还是一部3D电影,更是讲究镜头的精致和大气。依据个人判断,此类电影至少有三个方面必须需要展示:大自然和小人类之间形成鲜明对比的场面;小人类如何一步一步克服大自然的过程;小人物和小人物间情感冲突的特写。这三项在《绝命海拔》里虽然都有却显得非常拧巴。
比如,电影在拍摄队员用梯子渡过悬崖沟壑(很窄,并不险峻)时采用了旋转镜头,技术倒是精湛,但在那么小的场面里玩酷炫,观众的心并不会被抓住。再比如,在营救行动里他们不得不对遇险队员进行取舍,先救生还希望大的人,原本是极具情感张力的戏,营救者面临人性上的抉择,被营救者面临生还机会的争夺,被抛弃者的绝望、无奈抑或愤恨都是打动观众的重点……镜头该推上去时却没推上去,一切都被轻描淡写的略过了!镜头丢失了情感,场面变得乏善可陈,故事也就成了流水账,进而演员的发挥空间受到限制,演技被压抑,所以整部电影倒不如《食人鱼3D》诸如此类的爆米花惊悚灾难片来得好看,后者好歹还有比基尼美女可以瞅瞅。
该克服的难题没有被克服,《绝命海拔》长着一张大片的脸,却有一副“烂片”的内里,这样的电影不扑街才怪。其实从情感上,威尼斯电影节选择在《断背山》威尼斯全球首映10周年里,借此片邀请杰克-吉伦哈尔重返水城是非常明智的,但从实际上,它也不得不面对这部不合格开幕片带来的尴尬,毕竟此前已连续两年借开幕片押中好莱坞、奥斯卡最火商业电影,现在,它给了中国媒体明年放弃威尼斯投奔多伦多一个充分的理由。(梵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