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评《狗十三》:真实生动 触动内心

草根评《狗十三》:真实生动 触动内心
2018年12月10日 16:23 新浪娱乐

以下是由#新浪观影团#组织的电影《狗十三》观影活动团员们观后感汇总,快来看看大家对影片的真实观影感受吧。

电影《狗十三》海报 电影《狗十三》海报

  新浪娱乐讯 12月8日,小浪带领团员们观看了由曹保平执导,张雪迎、果静林、智一桐、曹馨月等人主演的电影《狗十三》,观影结束后,大家对本片给出了8分的综合评分,以下为参加本期活动的团员观后感汇总:

  #新浪观影团#[NO.1321团员SHOW] 活动影城:北京嘉华国际影城活力东方店

  @绿子的   10分

  《狗十三》是值得反复看的电影,里面有我们成长时期时常伴随的对大人的委屈、愤怒、不解、纠结、失望。更难过的是,因为总是被大人被冠以种种“都是为了你好”“你这样对得起谁”这种牵强理由而压制着内心的不满,选择委曲求全,假装自己的感受不重要,自己也不重要,而他们的期望、面子、威严、生意最重要。从《狗十三》中得到太多共鸣,大多人的青春成长被大人简单粗暴对待,被忽略掉感受,没有选择的权利,不被当做独立个体,只有“听话”,否则就是“逆子”。更让我警醒的是,在这个国度,的确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悲惨——女性。里面的女性角色,李玩(连她的名字都是随意取的)的奶奶,多年整日做家务,自己也甘愿被圈禁在家中,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她是最爱李玩的,不识路也出去找她,但她没有话语权,儿子甚至孙子也不尊重她。李玩的后妈,在家中也没什么地位,连生了孩子也碍于婆婆的阻碍不能声张,免得让李玩知道一时接受不了,她只能忍。李玩后妈后来的嚣张气焰很大原因也是因为她生了个儿子这样的“功勋”,也仍然跟她本人无关,她只是个生育机器。李玩的堂姐,成绩优异的乖乖女,早恋大胆又迷茫无措的不羁少女,两个身份在家人和朋友面前自由切换,像变色龙一样自如。她早早地便懂了讨好成年人世界的通行证:无条件站在他们的一边,哪怕他们是错的,错的也要说成对的。她能很快地领悟大人的用意,也能在感情中猜到对方心意转移后迅速抽离,似乎不会受伤。是的,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至少希望没那么多,痛苦也不会持续多久。她是早早便对成年人失去信任的人。李玩最痛苦,尚在自由天性未被“驯服”的节点,仍然对爸爸对学校怀有信任、期许的年纪,却被暴力对待、剥夺兴趣、蛮横指责、伪善劝服、刻意欺骗、无视感受等手段打压,直到知道自己无力反抗,从假装不难受、附和地跟着众人笑,再到心如死灰,认真扮演一个笑着吃狗肉的女孩。李玩在大人的定义里长大了,可她内心的一部分自我被无声地葬送、掩埋了。

  @一颗快乐的导弹    10分

  讲述了一个女孩成长的故事,如何走向残酷的成人世界,如何在一个又一个谎言下生存,又如何在家庭暴力下成长的,而和她作伴的是两只名为“爱因斯坦”的狗。父母离婚,父亲再婚,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李玩和狗为伴。小狗意外走失,父亲新买了条一样的狗骗她,而这条狗的最终宿命却因为咬伤了父亲的新儿子被送去了狗肉店。影片中以这个女孩的视角去解读世界的复杂,小小的故事,的格局,青春随着两只狗的离去而走失。青春是一场悲剧,而我们就是这一场悲剧的最佳主角,再多的挣扎也只会无力地消散在记忆之中。 

  @一枚开心的火箭     9分

  一个贴近于中国人现实的成长故事,太多的台词仿佛似曾相识曾经经历,许多的场景让人感同身受,也许我们也是在一件件别人也许不理解不在意的小事上摔了跟头就此成长,成为了我们当时讨厌的大人。电影配乐符合场景,紧张时不安害怕,浴室里的表达戏让人印象深刻,自我想法就是这样一步步被磨灭的吧。

  @不可逾越的楠楠    7分

  之前有看过电影的宣传片,当时觉得这部电影《狗十三》应该是一部青春期叛逆不听父母话的家庭教育片,今天来到影院看,结尾是比较惊喜并且超乎想象的。影片前面部分节奏蛮快,剧情很有张力,反映了当代家庭教育的现状,对于我来说,真的是不谋而合,父母也会把他们认为好的东西强加于我,从而改变我所选择的东西,产生隔阂,父亲打你的时候,心里不知比你疼多少倍,中间部分更多的是转变,从讨厌到喜欢,从抵触到接受,人都是会变的,重要的是让你改变的人是谁,青春期的我们总是不理解长辈,可能也会因此伤害到他们,养育不易,请多珍惜,很精彩的一些台词:“我爱你 ”“我知道”“以后这种事还多着呢”,这部电影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这是一部可以引起我的共鸣,让我反思自己对于父亲的不理解,父爱如山,感恩我的父亲,最后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重视动物 拒绝狗肉。  

  @tbbwshkele    9分

  第一次写影后观后感,要说《狗十三》,一定也想不出是个什么题材的电影吧说说看电影的感受吧 爆哭,在李玩打开箱子看到狗狗那一刻,当爱因斯坦丢了满大街找喊汪汪汪那时候,当阿姨找来“一样”的狗发现不是自己的,但是家人的反应让自己憋屈愤怒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就感同身受很理解李玩的情绪,狗狗的失而复得,得而又失,不单单是个青春片,是现实,影片中 “你见过真正的大人吗” 也说明了现实成人世界的伪善,要活出父母想要的样子对于十三岁的李玩真的很痛苦。。

  @名侦探夏啵    6分

  周末的傍晚,跟随@新浪观影团 看了一场曹保平5年前导演的《狗十三》,看这位导演了我喜欢黑色幽默&悬疑片《烈日灼心》《追凶者也》,打造的其他类型影片。《狗十三》讲述了一个13岁离异家庭少女,与父亲、爷爷奶奶、继母、同父异母的弟弟、堂姐等亲人间的各种矛盾,狗狗“爱因斯坦”则是在几个矛盾点上的导火线。与我喜欢的曹保平作品相比,《狗十三》似乎更像一部学生作品,有着尚可的人设,但是因为想要表达得太多,反而让很多可以做大做深的内容一闪而过,其间却又夹杂着一些莫名其妙的桥段(虽然有的影评,强行解释为“意向表达”),实则更似画蛇添足。片子可以提炼的点,最大的可以总结为“成长的代价”,其间还可以包括:重男轻女,学生的爱好(偏科)教育、离异家庭的相处方式等等。李玩从一个叛逆期的少女,迅速变得向成人的世界妥协,是很多人经历过的、必然的无奈。然而,我们经历过了,未来(包括现在与过去)却还会让自己的孩子同样经历,因为大人的世界就是这么现实,谁都不能永远活在任性而为的天真世界里。导演的点gat到了,说说从我个人角度比较失望的地方。120分钟,对于此类型的电影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时长,多余的镜头或者桥段有之,超出承载力的表达有之,所以某段时间的分神是必然。但是,这并不应该是曹保平该有的,毕竟同期他拍出了《烈日灼心》。假如(我仅代表我自己)“平行世界”这个概念被发挥起来,会不会更加曹保平一些,会不会有别样的精彩?!5年前的张雪迎、代旭等人,已没有必要评价表现如何,毕竟娱乐圈的5年可以让人脱胎换骨。何况,女主前段时间还曾绯闻缠身,而这部电影她却在演着13岁的少女,奇妙的穿越感。国产电影,还是需要剧情片,讲述人性、创造深度,类似《狗十三》这样的电影,可以且有必要多起来。但是,如果拿下“曹保平”3个字,这部电影的口碑支持率是否真的有某瓣上那么高的评分?未必,真的未必。所以,更好的说法应该是:让讲人性、有深度、有取舍、有节奏的精品电影,多起来。

  @智小汇     4分

  这部片的成功完全归功于曹保平三个字,以及营销号和大v们在格调上青春期等方面不遗余力的吹捧。就我个人而言,电影是个主观的东西,不适合的就是不喜欢。整个观影过程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一,这是我知道的那个曹保平吗?同样差不多时间的电影,为什么成熟度差那么多??二,这到底是个什么故事?亲春期的残酷??还是老爸的不易??可是从电影中我只看到了一个“作”字,镜头和台词,甚至有些莫名的前段都透露着刻意。后来,还是看了所谓的解读,才明白所谓的用意,电影若是需要制片方自己去解开,远不如观众自我的感知!音乐也是莫名的渲染气氛。仅有的好感来自影片对陕西人的生动刻画,方言算是成功了。 

  @今天还是在被老师嫌弃的路上    8分

  运气真skr个玄学~很感谢@新浪观影团  给了我和小伙伴儿免费观影的机会,狗十三是我一直很想看的片子,想知道这个自诩可以引起每个人共鸣的青春成长片到底讲了什么,显然它并没有让我失望,虽然是5年前的片子,但是张雪迎的演技可圈可点。我从李玩身上看到了自己孩童少年时期的影子,我算比较幸运,并没有成长在那样的一个环境里,但因为害怕被误解,害怕被批评和挨打,我也像李玩一样在一次彻底与父母矛盾爆发之后,被驯服和被懂事,我开始像她一样,不喜欢也不说,被误会不再辩解,被隐瞒和因为工作而错过的陪伴,我开始理解和接受。电影的最后镜头给到了李昭,我想李玩可能在他身上看到了他的未来~父母都是第一次当父母,我们也是第一次当孩子,谁的青春不残酷?但没有人能真正抗拒成长。成长虽然有妥协,有放弃,但成长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学会理解,学会温柔。所以,就算没有被世界温柔以待,也要学会勇敢地面对生活的一切啊。

  @可爱多桑榆     8分

  《狗十三》,首先电影的英文译名就很有意思,“Einstein and Einstein”,爱因斯坦和爱因斯坦,一个听话、粘人、受尽宠爱,一个暴戾、反叛、尝试破坏秩序,但最终都逐渐远离我们。李玩在一次次的挫败和一次次的落空中学会了妥协和顺从,学会了微笑,接受了这种成长。除了李玩,影片中其他角色也让人印象深刻,听话的姐姐李堂,姐姐的男友高放,李玩的父亲等等。影片后面有一幕李玩父亲在开车时候哭泣的场景,他用手遮住了李玩的双眼不想让女儿看到自己哭泣,但却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看到这一幕让我很是动容,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之间难免产生隔阂和问题,但是如何去尽力避免这种问题的产生呢?影片最后,李玩弟弟明明不能喝牛奶,但是看着老师的眼神,还是选择了喝下牛奶;他在溜冰场明明还不太会滑,一次又一次的摔倒,但是却没有人去扶,看着他伸出的双手,我在想,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但是这种过程是不是可以慢一些,可以更包容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太重要了,原生家庭的影响有时候可能也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都可能曾是李玩,也可能会成为李玩的父亲,但是,还是希望我们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去和自己的父母或者孩子相处,不要留下太多遗憾。 

  @寻鱼的喵星汪    8分

  感谢@新浪观影团 感谢@嘉华国际影城 ,让我可以看到这部优秀的国产青春电影!尘封五年,这里才有我们真正的青春!中国式的家庭、中国式的青春;到最后中国式的长大!“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是中国家庭父母的良苦用心。可是谁又问过我们,到底要什么?到底喜欢什么?电影里音乐的恰到好处,镜头语言的流畅,都值得走进电影院一看! 

  @集市里的养猫者iash    8分

  感谢@新浪观影团感谢 @嘉华国际影城 狗十三,很独特的名字,看到李玩因为心爱的狗狗不见了,跟家人之间的抗争,能从中看到自己青春的影子,凭什么让我一笑而过,你们总做你们认为对的事,却从来没有人问我到底喜不喜欢。这样是为你好,你必须这样。女主总说的一句话:别怕,这样的事以后还有很多。渴望成长,渴望自由,却总是被迫的成长,被迫选择学习英语,被迫的接收一条不是爱因斯坦的狗,被迫的喝酒,到最后被迫的面带微笑着吃狗肉,我们总是被迫的长大,小女孩从一开始的对抗变为后来的服从,疼痛的力量使她不得不改变。

  @Alvin211    7分

  很奇怪,本来讲述的中国式青少年家庭教育和孩子成长的故事,结局突然来了个反对虐待动物和吃狗肉的,到底是孩子成长为主线还是以狗为主线?竟有些看不明白了。要说那个时代我们青春期的叛逆,男孩反倒比女孩表现更为明显,成绩优秀的女孩反倒没那么叛逆。电影中表现的反倒有点像85后到90后的一些特质,或许是因父母离异缺少母爱亲情导致的吧。说不上来,中国的小孩子的成长也许就是在这种社会家庭中被磨灭了本该有的美好青春岁月吧。 

  @shinedstar   7分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父母离异的青春期女孩与父亲为弥补父爱而送给她的一条狗之间的故事。张雪迎演的很细腻,把13岁少年时的那种叛逆孤独寄托在爱因斯坦的身上,在爱因斯坦丢失后寻找呐喊。最后女孩保送高中,父女终于敞开心怀。片尾揭示主题,不要虐待宠物和吃狗肉。 

  @猫性使然2-0   10分

  好的电影总是让你感慨颇多,想要落笔之时却又一时语塞,不知从何说起。那就先说第一印象吧。中文片名《狗十三》不懂导演想要表达什么,英文名《Einstein and Einstein》又跟中文名八竿子打不着,让我很是疑惑。不过看着看着,才明白导演的用心之处,中英文片名总共短短6个字,却高度凝练了影片的剧情,也非常隐晦但又非常直白的透露了这位十三岁少女先后与两条名叫爱因斯坦的狗一起面对成长过程中的痛和哀伤的故事。“退让”是其中一个关键词。初二少女李玩从小被全家宠大,爷爷奶奶做好饭,她可以自顾自端着碗跑去沙发那边扒饭,任性的跟狗吃一样的狗食,狗丢了责怪爷爷把爷爷推倒受伤也没有人打骂。但是随着狗丢,笑面虎继母强塞给她一条别的狗开始,她的人生便开始一退再退。很多时候,她被生活强压低头,饭局上被迫喝下亲爸递过来的酒,明明考了全年级第一却没有奖励只能强装笑脸去给2岁的异母弟弟庆生,甚至连乳糖不耐受这种生理上的疾病,她都能凭借毅力忍住喝下牛奶(虽然后面还是吐了,但是比起以前连咽都咽不下去直接吐掉还是能看出她的隐忍)。但更有一些时候,是因为她开始证悟生命的意义,比如班里的蝙蝠被老师拍晕丢出去,别的学生在哄吵,她却好像突然变得慈悲柔软,瞬间接纳了自己原先很讨厌的第二条狗。成长很痛,因为她开始懂得压抑隐忍,开始从被动接受慢慢懂得主动退让。但李玩与大多青春期少年不同,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另外一个关键词——“清醒”。不知是否单亲重组家庭让她过早变得性格沉稳,她没有一般同龄人的肤浅张扬(对比表姐),却喜欢听富有思想的摇滚乐,喜欢读《时间简史》,喜欢思考平行宇宙等哲学性问题,并且非常非常清楚自己内心到底需要什么。心爱的狗狗被爸爸送去狗肉馆、她绝望的追出去找了一晚上又冷又饿的时候,依然能保持清醒拒绝男孩子用亲吻表达关爱;物理竞赛拿到直升高中的资格,她唯一想得到的奖励竟是一个看似早已不在乎的答案——狗狗到底被送到哪里去了;当得知心爱的狗狗被送到收容所就不吃不喝直至死亡后,她没有歇斯底里,只是对爸爸说了声,谢谢。她想要的,终究只是一个态度,一个答案。人是群居动物,很多时候由于复杂的人际关系,渺小的我们没办法左右在外的生活,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内心,从而去改变外界那些不可抗的伤害。修身养性,境随心转,李玩身上有太多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影片最后,她在街上偶遇之前丢的心肝宝贝狗狗。但与之前执着的、疯狂的找狗行为不同,她拉着表姐淡淡的走开了,还说,“我还好怕它认出我扑过来”。可能由于在自己的重组家庭经历了太多不愉快,看到自己的狗狗已经在别的主人家幸福快乐的生活,清醒的她选择不打扰,把安稳快乐留给真心爱护的狗狗。可是转过街角一个人的时候,她却忍不住放声痛哭。外在行为可以压抑可以改变,但内心的情感却永远真实炽烈。李玩是幸运的,她有足够宠爱她、耐心等她成长的家人,她也足够聪明,有强大的智慧体面的应对成长中所必须面对的伤痛。我羡慕她,也佩服她的选择。《狗十三》,你一定能在里面找到自己和家人的影子。好电影,强烈推荐。

  @白飞飞睇戏    8分

  感谢 @新浪观影团 提供的这次观影机会,我这个中奖绝缘体也终于尝到“棚牡丹”的幸运滋味。以下是《狗十三》的观后随感:不是不好,不是不爱,只是有更好更被宠爱的那一个。观影时觉得小女孩简直“作天作地”,散场后在冷风里走啊走,走进了山一样压下来的悲哀里。你看,我的“懂事”早就刻进骨血里,为着大人们付出最大耐心和努力的周全,也得咽下点点滴滴“不是事儿”的委屈,比她更早地与这狗ΙЗ的世界和解。这样细细碎碎的意难平,贯穿在我通人事之后的全部人生里,隐没在名为“体贴”实为“求全”的罩壳下,却在电影散场后的归家途中,轻而易举地被连根拔起平摊在我眼前。疼。

  @左撇子林先生    8分

  1、如果不去细想,这部电影可能就像一部流水账,没有大起大落,没有生死离别,更没有想当然的应该发生。平、稳、柔,确如滴水穿石。2、狗十三这个名字仿佛一个烟雾弹,看之前可能所有人都在想是什么意思,看之后才微微一笑,是狗和十三岁,就像英文名爱因斯坦与爱因斯坦。只不过十三岁和第二个爱因斯坦都用了意向名词来指代主角——十三岁的物理少女李玩。3、我不知道导演和编剧是不是聚焦了李玩的成长,甚至把李玩作为故事唯一的主线,才这样起名,但这样,却对一份父爱有失公允。4、作为离异家庭的孩子,李玩与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很多人说这是她的不幸,被父亲新婚后的家庭在现实的条件下抛弃,但我认为,这是她自己的选择,是她对阿姨的不接纳。5、李玩的成长和昭昭的成长是两条并行线,甚至可以说,李玩的故事在衬托昭昭的成长。李玩第一次参加弟弟的生日会被冷落,诚然有父母不对的地方,但诸多亲戚在场,昭昭才是焦点,李玩已经大了,应该懂事了,我们不都是这样长大的么?6、对,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有人说,这是中国“要听话”家庭式教育的失败,但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我们,是失败的产物么?我觉得不是。当一个孩子觉得自己处处被冷落,不被关心的时候,他是都想过,这种思维是独立的还是自私的?拿李玩举例,她何曾考虑过父亲的感受?毕竟,父亲生了一个弟弟,要等一年后才敢告诉她。7、饰演父亲的果静林是我非常喜欢的演员,在这部戏里,是我心中的一个悲剧角色,也许是我反思了自己成长中因为自己的无知对父母的争吵,才更加心疼这个角色,所以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父亲,或者说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中国式父亲。8、我们来想几个应该想当然的片段,弟弟从转椅摔下,后妈这样的角色是不是应该至少骂一句,但没有,而是在惊慌之中还安慰了一句;酒后的父亲开车是不是应该出事故?也没有,反而前妻的一个电话,让父亲的泪教会了李玩成长,或者说,这一刻的李玩懂得了父亲的成长(不过这段身边的观众都因预见了不存在的车祸而窃窃惊呼);姐姐看到妹妹和男朋友在一起,是不是应该有一场撕逼大战?也没有,反而是姐姐抚摸了妹妹一下才离开,因为这是一个姐姐理智的做法,她知道,妹妹只是需要人陪。9、其实有好多朋友都被父母带去过饭局,李玩被父亲指令喝酒,是父亲醉酒的失态,有人说,这是父亲的逼迫,是一个无能父亲的行为,但我们这代人,甚至我们以后的人,有谁13岁没喝过酒呢?是什么很大问题么?至少李玩喝过了。而另一场饭局上的狗肉事件,在我看来,尤为荒唐,叔叔在一个不知者无罪的立场上为孩子庆功,亲自端盘夹菜,作为孩子何以受之?!但李玩做得很好,不好的是那些认为李玩被伤害的了的观众。10、最后来说狗,其实狗的戏份并不多,它只是戏中李玩成长的一个羁绊,从一个孤独的心对一只孤独的狗的疼爱到失去的痛苦,从爱因斯坦2.0的出现到爱因斯坦1.0的出现,都在衬托李玩的成长。李玩最后的眼泪告诉我们,人生不是没有失去,而是接受失去。这不是成长的无奈,而是生活就必须这样,因为“这样的事情还多着呢”。至于片尾那句“反对吃狗肉”的字幕,我无奈,也想着导演的无奈,吃狗肉什么时候成为了一件错事?导演要特意为此发声明?

  @MoonlightGloria    7分

  “懂事”,“乖”,成了血淋淋的字眼,生生扼杀了一万种可能性,留下最可悲的青春,而这确是最稀松平常的故事。每个人都是被这样教导过来,“是为了你好”,那么为什么不问问孩子的想法呢,她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她喜欢的是什么,大人真的清楚吗。然后再给以没办法达成的承诺,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珍视的被伤害,自己的反抗毫无意义,挣扎只是徒劳,没有什么比这种无助更绝望了,而这又是“爱”的表现。当鲜活的生命变得麻木不在乎,那么她的“改造”也就完成了,终于成为了大家希望的样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终究活成了悲哀,只是那曾经疯狂跳动的心变成了直线。 

  @诚实达人宝宝    7分

  教育是值得探讨终生的学问,独立的个体在成长中,家长给予多大的干预,放宽多大的尺度,在这种权衡下,或多或少都有可能造成意料之外的后果。社会的价值取向,会造成家长急功近利,忽视了孩子的意愿,而只求达成他人的期望,扼杀孩子真实的想法,也许会得到大家想看到的结果,而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伤害。李玩身处于再婚家庭,更加复杂的家庭关系,让她看到了过多区别对待,让她必须满脸陪笑,委曲求全,这哪里是一个十三岁少女应该经历的青春年少啊,而这一切却正在发生,希望更多的即将成为父母的人观看此片,好好思考一下,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将为他们营造如何的世界。

相关专题 新浪观影团专题
新浪娱乐公众号
新浪娱乐公众号

更多娱乐八卦、明星独家视频、音频,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entertainment)

娱乐看点

热门搜索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