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10月,万众瞩目的APEC会议即将在上海召开,中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也指日可待。机遇与挑战并存,这种挑战将是全方位和严酷的。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外动画片涌入并抢占中国市场,许多有识之士开始为中国动画的未来担忧,兵临城下,中国动画界将如何应对,记者特地走访了中国动画界的“半壁江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走过“寒冬”
美影厂厂长金国平告诉记者,海外动画的挑战其实早就开始,中国动画,特别是上海动画已经捱过了最艰苦的相持阶段,现在正逐步开始“战略反攻”。金厂长说,在前几年,特别是1993至1995年,美影厂全年拍摄的动画片约500分钟左右,数量上就不能满足播放的需要,而且这500分钟的动画片并非都是精品,大好的市场白白拱手让了人。而近年,经过机制改革,特别是组建集团,与上视影视合流后,生产力得到了解放,生产数量直线上升,仅仅去年一年,就完成创历史纪录的5000分钟。而今年到7月10日为止,已经完成剧本6049分钟,分镜头4278分钟,原动画2147分钟,样片2560分钟,再创新纪录指日可待。
光有数量并不足以应对挑战,美影厂另一项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是以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做根基,在题材和故事上走民族化的道路,充分挖掘中华文化的深刻底蕴。在今年已投入生产的动画片中,这类题材的作品占了很大分量,如《白玉堂》、《隋唐演义》、《中华传统美德》等。
尝到甜头
要占领市场须先了解市场,美影厂近年来在市场化的运作上花了不少功夫。金厂长向记者一一列举了今年投拍的动画片针对的年龄群:“《雏鹰在行动》针对比较低幼的幼儿园小朋友,《白玉堂》针对的年龄层要稍高一点,而《我为歌狂》的观众群年龄层次更高,大学生都能看。”金厂长说,以前只觉得动画片就是给小孩子看的,做的片子也比较低龄化,观众群非常局限,现在每部片子在拍摄前都会经过反复细致的市场调查,并在相应的投资和规模上加以调控,力求做出适合市场需要的好片子。
照市场规律办事还表现在对动画周边产品的开发上,去年电影《宝莲灯》的周边产品使美影厂尝到了甜头:《宝莲灯》周边产品的收益与票房收益持平,而这次动画电视片《我为歌狂》的运作更为成功,从袜子、雨伞到电脑游戏,电视还未开播,这些大大小小的周边产品已经“出炉”,开播以后立刻热销。根据目前的订单来看,《我为歌狂》的周边收益将远远超过《宝莲灯》。
为了发展的需要,美影厂特别加强人才的培养,和以往不同,现在主要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有创意、有激情、有技术的创作人员,另一部分是市场的营销人才。因为只有在创作和营销这两个层面都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才能把作品做好、市场做大。
放眼世界
中国动画虽然有着不少自身的优势,可与海外优秀的动画片相比,差距也是明显的。金厂长说:“海外动画大国本身发展时间比较长,技术完善,特别是在故事的结构、画面的组织上优势明显。我们需要向他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很多,竞争的目的是发展,我们不仅要和海外动画竞争,更要取经,把好的东西学过来。然后用来表现我们的、自己的东西,想办法走出去,把中国的优秀动画片也推出去,让西方的小观众也看看中国的文化。加入世贸组织同样也给了中国动画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机会,一切的关键还是在多出精品!”(本报记者 周铭)
娱乐新闻短信 星情星事早知道
电影信息短信 新片好片别错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