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的委屈
从《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美工出身的冯小刚神话般地凭着自己敏锐的商业理念和独特的影片风格在残酷的电影市场浪潮中搏杀而出,演绎了一出真正意义上的“票房神话”,以至于在一次电影颁奖晚会上,当冯小刚为自己的电影得不到评委的认同而愤愤不平时,一位资深导演不无揶揄地说,原来中国有两个导演是有票房号召力的, 每部片子基本都能做到不赔钱,一个是冯小刚,一个是张艺谋。但张艺谋的《幸福时光》受到观众的冷落以后,名单上就剩下冯小刚一人。
平心而论,冯小刚傲人的“票房成绩”在一定程度上遮掩了人们对其电影品质的评价。人们往往会忽略一点,那就是冯小刚其实并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导演,在他的早期的作品中,像《月亮背面》、《一地鸡毛》等电视剧中,冯小刚的艺术才华表现得同样非常出色,只是这些冯小刚自己刻意雕琢的文艺片并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甲方乙方》一片在一定程度上是他在无奈情况下的一种市场行为,没想到一炮走红。从这个角度来说,拍商业片是冯小刚的一种迫不得已的行为,他是在一种“无心插柳”中发现了严酷市场下的一片天空,并从中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市场的法则永远是:胜者为王。冯小刚从一开始就按照商业片的思路来操作。他说:“贺岁片有两性,一是传奇性、一是人民性。”他对人民性的解释是:“我要拍的东西是普通人能够看得懂的,愿意接受的东西,传奇性就是,我们总是能够找到一些独特的故事,在电影中加入一些假定性,这两点非常吸引人。”
我们很难从影片的风格和导演手法去分析一部影片的成败,这显然不是可以量化的概念。事实是,大部分所谓的“贺岁片”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已经到了没有一点“艺术性”可言的地步。相比而言,冯小刚的几部片子还是触及到了当前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相比一些“弱智”的影片而言,在戏谑、调侃的外表下面,冯小刚的几部片子反而流露出一种难能可贵的温馨和悲悯。
在冯小刚一枝独秀的贺岁片风潮中的背后,其实暴露出了我国目前严重的电影市场危机,在韩国音乐、日本动画片、香港商业片的夹击下,作为文化产业的中国娱乐业越来越面临着一种经济上的困境。
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冯小刚的这种国际化运作就尤其显得难能可贵。据了解,在未来的几年中,外国大片的数量将由10部增加到20部,并进而每年增加到30部;另一个威胁因素是,由于香港电影、日本电影、特别是韩国电影的复兴,在某种程度上也威胁着国内电影市场的成长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寻求国际资本的介入,拓展影片的发行渠道和观众的覆盖面,无疑是一次走出困境的有益尝试。
委屈的贺岁片
所谓的“贺岁片”概念,其实最早的是来自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电影市场的一种操作理念,是为了提高影片的票房成绩而专门为观众量身制作的影片。
一般来说,好莱坞电影的旺季主要集中在每年的暑假和元旦这两个档期,好莱坞从来都把青少年作为影片票房的主要目标,而暑假和寒假这两个假期就是最好的时间,相对于暑假而言,由于圣诞节在西方社会节日中的重要地位而尤其被好莱坞的制片商们视为争取巨额票房利润的大好时机,因此在每年的元旦前后,都会专门针对广大观众的口味制作一些轻松、娱乐性强的影片来吸引观众进入电影院。正因为如此,制片商们往往绞尽脑汁,专门研究广大观众的爱好,加上巨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以及一些大牌明星的加盟,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的眼球,赚取巨额利润。就像即将上映的《指环王》一样,赢利早在意料之中。
中国贺岁片的概念最早的出现应该是在1993年,那时,由于中国第一次引进好莱坞10部大片,曾经一度刺激起当时已经每况愈下的国内电影市场。特别是成龙的影片《红番区》的引进,成了“贺岁电影”在内地市场的滥觞之作。在香港,由于成龙巨大的票房号召力,成龙当时所在的嘉禾电影公司每年都会在元旦左右为成龙的影片让路,成龙的影片也顺理成章地成了每年元旦期间的压轴大戏,以此来刺激票房的增长。在内地引进成龙影片的同时,也相应地引进了“贺岁片”的概念。
另一个促使“贺岁片”炒作的原因是1994年、1995年中国电影体制的两次改革,国有的制片厂逐渐从国家的投资变成了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在发行渠道、资金运作模式等进行相应改革的同时,也把影片的票房收入这一原来许多人想都没有想过的话题摆在了电影人的面前。在90年代每况愈下的电影市场面前,电影的“商品”属性开始真正地凸显出来。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贺岁片”的产生其实是从一开始就带有一种浓重的市场行为。尽管从1995年开始,陆续地,各电影公司开始进行“贺岁片”概念的炒作,但其实由于这些影片并没有得到观众的认可,也使得这些商业上的炒作变得有些“空洞”。尽管如此,“贺岁片”市场争夺战还是一年比一年激烈,光在去年,以“贺岁片”命名的影片就有5部,其中就包括张艺谋的《幸福时光》。但可惜的是,尽管电影公司、媒体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但在市场上,5部贺岁片还是无一例外地遭到“全军覆没”。(王金跃)
 短信节日传情奖中奖:数码相机、CD/VCD……大奖总值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