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一:拒绝媚雅冒险从众
《大腕》
投票者:李宏宇、余韶文、朱靖江、李多钰、张栋
支持者:徐鸢
推选陈述
李宏宇:
选出这部电影如同国产片目前的状况一样困难。尽管我在今年的确看过了比以往哪年都多的国产电影,在候选电影中我还有如下影片未曾目睹:《永远十九岁》、《无声的河》、《横竖横》、《押解的故事》和《一百个》。好几部电影我是不小心错过的,多数国产片的档期实在太短。
在前三部贺岁片的观众口碑呈下滑趋势的时机诞生,《大腕》显示了冯小刚寻求突破的努力。调侃目标从小人物的小生活中脱出,转向泡沫经济和广告,营造笑料时甚至大胆地“擦边”政治偶像,并且借角色之口自我解嘲或者自我鼓励地宣布了自己的原则:“特立独行,哗众取宠。”影片在演员、视觉、台词乃至精心埋伏的广告上仍然深深烙有冯氏印记,冯老师的电影技巧日臻精到却是明摆着的。总结我的选择原因有二:一、尽管我不认为今年的国产电影有突出之作,我仍然必须选出一部;二、冯老师的坚持和敬业(电影不只是创作,还包括经营)我很钦佩,并认为值得发扬。
我比较乐观的事情是:明年的评选,我很可能真正会为最喜欢哪一部国产片而辗转反侧,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
余韶文:
想推选《大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出这种选择需要克服那种怀疑自己是否重商业性、轻艺术性的心理障碍。的确,这几年中国电影之怪现状使“艺术电影”几乎沦落为低票房电影的同义词,而高票房电影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似乎生来就是为了流俗的。
但是面对这份候选名单,我无法为了媚雅而把票投给某些标榜“艺术”在自己脸上的影片,宁愿冒着被嘲笑为“从众”的风险投《大腕》一票。因为这部影片至少代表着2001年在中国内地正式公映影片的三个最高标准:
一是《大腕》代表着2001年中国电影最高的制作水准,这种效果观众是一目了然的。在2001年上映的国产影片中,只有《刮痧》接近这一水准。
二是《大腕》代表着2001年中国电影最高的票房水准,这种结果观众是可以预期的。虽然《大腕》这两天才陆续在全国上映,但从试映的效果、舆论的反映和冯小刚电影一贯的票房强势来推测,该片必将创造2001年国产电影的最高票房纪录。三是《大腕》代表着2001年中国电影最高的创新水准,这种成果观众是心明眼亮的。正如影片中所说:这是一个上帝赐予的奇异的故事。《大腕》的情节的确堪称神来之笔,这种出人意料创造性正是冯小刚贺岁片长盛不衰的的原动力。
因此,我推选《大腕》。
张栋:
虽然小刚导演并不是我最喜爱的中国导演,虽然《大腕》远远不是小刚导演最好的影片,我还是要投《大腕》一票。在小刚导演这部新作中,抖机灵卖乖的京味调侃“进步”为中港美三国杂乱的文化背景下“大腕”们的聚会。像几乎所有试图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华语导演一样,这种世界化的结果必将导致本土文化在影片中的流失。这是个代价。但是在中国,电影市场是一个最大的问题,没有市场就失去了电影(非政府行为的电影)存在的前提。在这种危机之下,冯小刚能够抓住市场,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虽然也许是令人沮丧的奇迹。商业电影不发展,艺术电影很难有更为广阔的前景。从这一点来说,在众多备选影片中,在没有影片艺术水准突出的情况下,《大腕》这部意识鲜明的商业电影就是唯一的选择。
朱靖江:
电子游戏《金庸群侠传》里有一路武功叫“野球拳”,初练时粗笨无用,愈到后来威力越大,最终乃至天下无敌,冯小刚拍电影就有点这个路数。我们指着后脊梁骂了他整整五年,结果把美国鬼子骂过来给他扔钱。在无数小资的讴歌下,“第六代”们还是一副气息奄奄的样子,但工农起家的冯小刚却渐渐接上了国际正轨,和好莱坞资本家们勾肩搭背,算帐分钱。坦白地说,《大腕》是不是年度最佳电影并不重要,葛优、英达们新瓶旧酒也无可厚非,他们的历史功绩在于为中国电影创造了类型,并且越来越将这种类型发挥到极致。他们的另一个功绩在于打通了国际资金投入国产电影的任督二脉,而且是一种喜气洋洋的大团圆结局,比起同样花洋人银子却难在本土得见天日的贾樟柯、王小帅等大导,我甘愿捧冯小刚先生《大腕》的场。
李多钰:
我从《大腕》中看出了冯小刚的实力,令人欣慰的是,中国导演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傻B,虽然有时候他们显然在装疯卖傻。
徐鸢:
《大腕》可惜看晚了,否则真是好过《家在树德坊》,而且它比《家》重要的地方是能够做出跨文本的东西,确实是不容易。
态度二:新主流的尝试与尴尬
《家在树德坊》
投票者:平辉、徐鸢
推选陈述
平辉:
影片是为响应政府关于发展居民小区建设的号召而拍,如果要归类,一定属于所谓的“主旋律电影”,但与大多数所谓的“主旋律电影”相比,《家在树德坊》则又显得有些另类。影片中那位被当作先进居委会干部典型来处理的女主角,不仅对电脑一窍不通(说明对新知识学习不够),还对上级的视察工作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说明政治觉悟不高),但相对于今年另一部同题材影片《月圆今宵》中的女主角,前者无疑更具人性也更真实,而后者则过于概念化,让人难以接受。另外影片也对政府机构的一些官僚形式主义作风作了不留情的讽刺批判,这在其它“主旋律电影”中是难得一见的,创作者的胆识颇令人惊喜。
影片的最大特色是黑色幽默,这一点要归功于导演徐耿对上海地方文化和片中几个上海滑稽戏演员(他们的演出棒极了)的把握,因为黑色幽默本来就是小市民文化的精髓,单凭这一点,不是上海人的徐耿就拍出了连许多上海本地导演都没能拍出的上海感,因此尽管他有意无意地低调处理这个城市在银幕上的影像(影片从头至尾出现过的上海标志性建筑和公共场所寥寥可数),整个故事也只在新式居民区和老式里弄里兜来转去,但那种骨子里透发出来的上海风情却令那些五镜一个黄浦江、十镜一个衡山路的时髦作品成为一种庸俗的镜头陈列,这种意味,非真正的上海人不能全盘领会。这部原名《群众路线》的电影是上影厂这十年来最精彩的一部电影。
徐鸢:
1999年2月,上影厂的一群年轻电影人提出了“新主流电影”的概念,即以300万以下的成本,制作被上级认可、并为观众喜闻乐见的有票房回报的电影。作为这个提法的始作俑者——青年电影工作室的创办人马宁监制的影片《家在树德坊》应算是新主流电影的第一个成品。
片中许多场景采用了女记者手提的摄象机镜头中的黑白画面,一些镜头甚至让剧中人对着观众(摄像师)说话,似乎在伪造影片真实性的同时反复强调真实性。除此之外,几乎所有的场景都被拍摄得干净漂亮、柔光灿烂,配合片中人与人之间真诚相见之心与和睦欢乐的剧情,这一切都在试图引领观众至一个温暖欢乐的社会氛围中,甚至让人毫不怀疑90年代末期还有这样的人与人关系。这个手段与黑白的摄象机影象形成了自相矛盾的一对讽刺。。
此片的娱乐性充分,导演徐耿掌控节奏之高远超他的前作《草房子》。但“新主流电影”的前提是上级认可,究竟要如何整合上级与观众,这是“新主流电影”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新主流电影”究竟如何继续,通过本片,青年电影工作室可能会有更好的答案。
此片最令人喜爱的是它把握住了平民电影的精髓,去除片中一些中规中矩的主旋律帽子,此片应是所谓海派电影的代表作,它在体恤平民意识上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电影产生了某种共鸣。
态度三:向好莱坞学习
《刮痧》
投票者:杨璐、王小山
推选陈述
杨璐:
选这部影片的理由有二,一是国产片太缺乏商业作品了,而振兴中国电影市场的前提是商业片的繁荣,本片正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成功的商业片;二是影片确实有不少感人之处。
郑晓龙的名字从某种意义上讲,代表了整个中国电视剧由弱转强的发展史,他的电视剧好看,是因为他对中国观众的了解,这一次,他把这种了解放到了电影里,从选角到剧本到丝丝入扣的剧情推进,充分展现了导演作为一个说故事者的技巧,而且郑导明显借鉴了好莱坞商业片的叙事模式,仅从这点上来说,也是为国产片做了一种有益的尝试,透过《刮痧》,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一部票房成功的电影是怎样诞生的。
这部影片唯一比较失败的地方是在分析中美文化差异、社会差异而导致的冲突和对抗时,具有明显的亲美倾向,虽然梁家辉给美国的法律几乎弄到家破人亡,但从没有一天他放弃过自己加入美国主流社会的愿望,这使得比较中美差异在这部影片里失去了意义,因为答案已经设定好了。
王小山:
《刮痧》试图表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在细节设计上反映了编导良苦的用心,用两种文化有代表性的东西做引,成功地将矛盾、冲突纠结在一起,集中而且深刻。但是影片并不是仅仅表现冲突,而是试图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提供了可能性。梁家辉、蒋雯丽、朱旭的表演尤其可圈可点。当然,《刮痧》的编剧整体结构有着不小的缺陷,但是并不妨碍它成为我眼中的佳片。
态度四:改变叙事规则《昨天》
投票者:解玺璋、蒋明
推选陈述
解玺璋:
以我个人的观影经验而言,2001年的中国电影(仅限内地)仍然沿着一条下行线继续下滑,至少在目前我们还没看到可以遏止这种下滑的力量。所以,在我看来,2001年的中国电影乏善可陈。这样说也许有些夸张,但几乎每部作品都有不能被原谅的缺点,应是事实。这样说不是要全盘否定中国电影的成就,就个别影片而言,也有很好的一些段落或方面,比如《谁说我不在乎》、《刮痧》、《月蚀》、《大腕》,都有比较突出的个性特点,但是,也有比较明显的缺憾。因此,我们的评选,只能是矮子里拔将军的办法,从不可能中找一点可能性。在这个前提下,我愿意推选《昨天》,其理由如下:
《昨天》不是一部十全十美的作品,我甚至觉得,贾宏声住进精神病院,使影片在它的高潮部分突然下跌,从而失去了成为一部更有艺术震撼力的作品的可能。但从主体上说,这部影片却是十分难得的、比较符合我的艺术理想的电影。它的直面现实没有停留在为现实生活做图解的层面,而是直逼人心,直逼我们的最日常也是最深刻的现实性危机。贾宏声对生活的怀疑以及他的自我救赎,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越来越平庸的时代,就是一种空谷足音,振聋发聩。而且,《昨天》的叙事特点也是十分鲜明的,是更加电影化的,电影叙事给了它时空变化方面的更大自由,他没有浪费这种自由,而是充分利用了这种自由。这和许多电影在时空观上的落后和倒退相比,是一种贡献。电影的时空不应该是现实的时空的简单复制,而是一种创造。《昨天》写的是真人真事,最容易受到现实时空的束缚,但导演恰恰能突破这种约束,显示了他的创造能力。
蒋明:
《昨天》是2001年本土影坛最富争议性的电影。导演张杨试图用一个真实的故事来解释一代人的青春。尽管些许非议带出电影本身的瑕疵,但相对比已成弱势的同类国产电影来讲,《昨天》对电影技艺的成熟掌握,导演张杨忍耐已久的风格化突围,电影内在张力的无穷延伸都使它当之无愧为年度首选。《100个》、《花眼》中导演的失手;《大腕》中讽刺到位,可还在虚拟空间游荡;《押解的故事》毛病最少,但选题及电影的内涵则不及《昨天》。余下电影,多多少少都有致命的弱点,或者干脆玩弱智,比如《蓝色爱情》。
《昨天》以纪录片的方式把生活的空间拓展,不仅从形式上扩展了2001年中国电影的视野,更反思了一处无人能及的历史。贾宏声以生活亲历者的姿态参与创作及演出,使影片最终得到升华。
态度五:小成本的典范《我的兄弟姐妹》
投票者:黄飞珏
推选陈述
黄飞珏:
不论《大腕》如何,我们有理由确定,按照目前中国电影市场的容量,《我的兄弟姐妹》肯定是今年最赚钱的纯国产片。
影片在表现那个年代中知识分子的苦难生活上,超越了以往所有的同类产品。不仅在真实性上达到了还原的高度,而且还十分巧妙地迎合了现行电影体制的规章,同时还较好地完成了电影元素的排列组合,市场反映令人惊叹。制片和导演显示出中国电影人少有的大智慧。
影片在编、导、演、发行、宣传都是今年中国电影的典范,而且对国产片如何面对“WTO”之后好莱坞的挑战,有着强烈的启示作用。
态度六:自娱自乐潮流下的失控《横竖横》
投票者:王永午
推选陈述
王永午:
今年大多数国产影片有点像大都市正在流行的量贩式KTV。不用花太多的钱,邀三两好友,面对着盗版或正版、自己会唱或者不会唱的歌自娱自乐一番。傅彪至少参加了五场这样的聚会。哪怕他晚来或者只露上一面,大家都会喜不自胜,从《幸福时光》到《谁说我不在乎》再到《一百个》、《大腕》,只有《押解的故事》他才抢到了话筒,唱了场秦腔。电视剧那边抢手的是王志文和李幼斌,电影这边似乎只有傅彪跑来跑去。小投入、小制作的电影也许只有“人气”才能让电影人振奋,因此,敏感羞涩的崔健(《我的兄弟姐妹》)也被拉到银幕前表演父爱,而表演最好的两位父亲朱旭和梁家辉(《刮痧》)最终迷失在好莱坞式的结局里,这部在年初放映的至少说了一半外语的影片到了年底被另外一部也说了一半外语的《大腕》覆盖了。很喜欢外语的冯小刚这次在故宫和社会现实的影子里摆擂台,结构不再小品,但虚张声势借题发挥的结果还是个小品的坯子,不过比以前的作品更不成型罢了。
多数导演没钱摆阔,也不想找“人气”,于是低成本,小里小气的作品几成电影主流。这类作品善于在现实生活取材,随便哪张报纸左下角的一条社会新闻都能让他们有耐心搬上银幕。这类作品的投影中导演个人心思的比重更大些,市场不是他们的主攻目标,使他们双眼充血的是世界上每年那100多个大大小小知名或不知名的电影节,资本就是市场,年轻的电影人更着眼未来。
十四选一,仅有的一票我给《横竖横》。这部电影的纪实风格并不彻底,在非职业演员面前,王光利也有只顾自已抒情的时候,在许多失控的场面中还显得束手无策。但正是这些失控的场面构成了影片的精彩:周玉华与张宝忠若即若离恨铁不成钢的上下级及利益伙伴关系常常被演员自身的冲动搅乱,摄影机后的王光利也就聪明地随他们去了。
短信圣诞站送大奖:数码相机、CD/VCD…好机会别错过!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