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陈国星坦言不会炒作,就连到网上聊天,也尽说些大实话。但他对中国电影的一番剖白,却相当有见地。关于电影改革,最近公布了一系列方案。从本月一号开始,民营企业不再需要购买电影厂的厂标,就可以独立拍摄电影了。对此,陈国星认为,这是电影体制改革的一个过程,“以前民营企业拍摄电影必须跟国家认定的一个制片厂合作,这里就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而且需要花钱,说白了就是购买一个厂标,比如说电影制片厂的厂标,以前最贵的时候是三十万、五十万,便宜一些,做一个人情,也要三五万。现在放开了,是改革 中的一件好事。”
谈起引进大片的火爆,陈国星直言这是大投资、高成本带来的效应。但他认为,“美国以及欧洲很多国家,都有中小规模的制作,而且这样的影片,从数量来说,比大制作要多很多,但我们引进的少,所以给人的感觉是,引进的片子都是大片。我们也多次呼吁,不要误导观众,其实有很多不同种类的电影。我们希望有低成本、平实风格的好片子,也能够提供给国内观众,让我们借鉴。”
陈国星这一代人,有很强的使命感。他认为今天的电影人应该有责任拍出一些更有生命力的电影。面对日渐功利的电影市场,他说,“今天的电影,太功利了,太为商业,为某一种东西来服务,而并不出自于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现在全世界的电影市场都是为了钱。得奖也是希望能够卖好的价钱。时代就是这样,谁也不能改变它。”
但这并不意味着陈国星不需要票房。对于电影改革中“发行”这一重要环节,他有自己的见解:“中国电影界有一个一直没有被媒介所关注的事情,就是我们的发行体制和国际不接轨。一部电影产生的票房价值,到底有多少会给制片人,有多少落在影院,或者是浇水……我想这样的市场要改,越早,越有利于民族电影的发展。”
关于民族电影的未来,陈国星提出了“先死而后生”的观点:“先死而后生,彻底的烧死,重新诞生。有一些新的思想的人、有一些好的机制能够被引进,包括中国电影观众也要重新培养。应该说,我们这个民族喜欢看电影、电视,这个民族喜欢流泪,也喜欢轻松的东西,没有中国电影为他们服务,我认为肯定不行。我们出去过的都知道,你要天天吃西餐,你是一定受不了的,这是基因里的问题,不可能改变的。”可以看出,陈国星的话中充满希望,也充满期待和悲壮。记者白俊峰
千首明星金曲铃声任你挑选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