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原名王日祥,浙江绍兴人,1955年出生于香港。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父亲为著名导演王天林。王晶1977年编写了第一部电影剧本《鬼马狂潮》,此后十余年,编过40多部电影剧本。1981年首次执导电影《千王斗千霸》。他编导及监制的电影包括《精装追女仔》、《最佳损友》、《至尊无上》、《赌神》等等。1997年,他联同文隽等成立最佳拍档电影公司。近作有《赌侠大战拉斯维加斯》、《千王之王2000》、《百分百感觉》。
父亲的影响
记者:香港有这么多种风格的导演,你为何会选择拍商业片这条路呢?
王晶:并非我要走什么路,而是过去这些年我这样走过来,人家给了我一个评价,这是我无法改变的,枪战片、文艺片我都拍过,不过我是看市场的需要去拍,而不是我要言志要靠拍电影。人言志有很多方法,不一定要拍电影,电影是我的世界,对于有人说我是个商人,我绝对不否认,我根本就是个电影商人!在最初时我要编剧要导演,事业最初几年里我对自己的导演水平是抱怀疑态度的,可是差不多踏入80年代最后几年,我发现原来自己不算是个100分的导演但还算是个80分的,因为在我旁边太多50、60分的了。只会用嘴巴讲却从来没有成功过的人很多,所以我的自信强了很多,可到了1996年左右,我感觉到应该开始少拍一点,应该朝监制、制作人、制片人的方向去走,甚至在这家公司(邵氏电影公司)我是担任行政的工作,因为老实说香港导演很多,监制也很多,但我认为他们很多都不专业,所以这一两年我基本上是把自己的角色转换到电影行政主管位置上,而对于导演的工作反而变成次要的。
记者:你父亲前不久获了金紫荆奖的终身成就奖,他对你事业影响大吗?
王晶:他对我来说是一面很好的镜子,使我看到这一行的嫉妒、阴谋、人家不想你好。就我自己来说,无论在电视电影都一直保持在一个相当高的地位,很多人在很多场仗中都被我打败了,所以那么多年来被我打败的人,他们的嫉妒、他们的仇恨、他们的不喜欢我可以理解。所以有人对我有什么评价我也不会有意见,人总要为自己交待,你输了,你输给谁?你对你的敌人总不会有好的评价。
同行的嫉妒
记者:你是说很多对你不好的评价其实出于嫉妒。
王晶:对,也有很多同行对我来说也有一定程度的尊重,老实说那么多年来不好的评价通常都来自同一批人而已。常败还能讲什么?
记者:那一部电影的成功在你眼里意味着什么,是票房还是拿奖?
王晶:主要是能在不同的媒体包括戏院、VCD、电视、不同地区得到最多观众喜爱,那就是成功,至于拿什么奖是另一个游戏,你要拿很多奖也不困难,你放钱下去针对一些评审来拍戏自然会拿奖,但我不愿花这样的时间,不介意有人要去拿,也不介意有时制作这样的电影找人家去拍,但我个人不愿去做那些人。
记者:那你认为这两者有没可能兼顾呢?
王晶:有,但会很累,请你告诉我谁做到了?(王家卫)。他不算,(是不是他的票房不高?)不是,他的电影有票房,在韩国、在日本、法国,在亚洲则一般,他在我心中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电影人,他一样有商业计算,不过是在艺术片的范畴里,他每部片都有大卡士,他是一个很灵活的商业艺术片导演,我个人是蛮佩服的。
我们的身份
我无论在电视电影都一直保持在一个相当高的地位,很多人在很多场仗中都被我打败了,所以那么多年来被我打败的人,他们的嫉妒、他们的仇恨、他们的不喜欢我可以理解。
王晶:我是OPEN的,我什么都会做,动作片我拍过李连杰,也拍过成龙,喜剧片也拍过很多,在香港也很卖座,我现在退后做行政人员,什么电影都会尝试去做,王家卫式的电影,关锦鹏的都可以,我现在变成了一个辅助人家拍片的人,把我的经验我的看法带给人家,让他们完成他们心目中的电影而又更有效果,更节省,老板多赚一点,他也可拍到他心目中的电影,观众也高兴一点,我是担当了这个中介人的工作。
记者:会不会也觉得自己做导演很难超越了?
王晶:也不是,我随时可以再当导演,也可拍突破以前的片子,可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做那个事情,不可以把机会留给年轻人呢?
记者:你认为非要老一辈退下才能让年轻人上位吗?
王晶:也不必。我们少做一点,我们担任别的角色,中国电影要靠年轻一代了,还是王晶、徐克、吴宇森?我不认为应该如此,杜琪峰跟我同年,大家都是中年的中期了,差不多50岁之后已经没什么体力拍太多戏,我认为现在是时候把我们的经验传给新一辈,尽量以一个亦师亦友的身份让他们冒出头来代表中国新一代电影人,我们就改做行政,再跑20年。
记者:那你认为自己现在处于事业发展的什么阶段?是往上走还是保持……
王晶:我是一直往上走,(到高峰了吗?)永远没有高峰,能为事业贡献,能令你的行业有更好的发展,永远没有高峰。
事业的顶峰
记者:你的商业片在90年代中期走到顶峰,那时可谓叫好又叫座,这几年虽然影片还在拍,但感觉不如以前经典。
王晶:这几年我做监制比较多,导演减少了,就是贯彻我一直的想法,45岁是导演的高峰期,过了这个时期会走下坡,你的创作力没那么旺盛,容易局限在以前的框框里,不容易突破自己,应该转为行政,这样会有大突破。今天这个社会的情况不一样了,那个年代人们喜欢的现在不一定有感觉了,每个年代观众有不一样的需要、不一样的感动。周星驰早五年出来一定不红,他刚好是那个年代出来达到了他的高峰,之后他也同我一个想法,多拍是没用的,他现在做导演、监制是把自己升华了,才有新的生命,否则周星驰不会是今天的周星驰。
自己的位置
我是很独特的,没有什么人跟我一样,很少人能拿到我这样一个形象,这就够了,很多人拍拿枪的电影、拍艺术片……但只有一个王晶,没有王晶二号。 记者:那你的电影将来有没可能也向海外市场发展?
记者:可否谈谈你怎么会爱上赌片这种类型,并分析一下那个年代赌片走红的原因。
王晶:老实说我对赌这个事情不是特爱好,也不常赌,可我对赌非常熟悉,我从来不跟朋友赌,我对赌的看法是中国人的赌性很强,用不同的形式去赌,合法的不合法的朋友间的公开的,总之爱赌,其实爱拼也是这样,所以我想如果从这个方面去发挥肯定中国人很有同感,赌片在那个年代是很流行的,可到现在反而不行,因为大家赌性不强了,反而应该勤快一点去工作去发展事业,所以不是主流不能再拍了。
记者:你如何评价自己在香港电影界的地位?
王晶:我是很独特的,没有什么人跟我一样,很少人能拿到我这样一个形象,这就够了,很多人拍拿枪的电影、拍艺术片……但只有一个王晶,没有王晶二号。
记者:很多人评价你不像导演更像商人,你会不会挺伤心?
王晶:没有。讲得非常好。我根本就是,讲中了。你说我是一个好电影商人我非常乐意接受,反而你说我是一个坏导演我就不愿接受,比我坏的多的是。我是一个还不错的导演,我认为。
记者:一直以来你的电影总是毁誉参半,但你从不改变,是否心中有种信念?
王晶:为什么要改变呢?如果连自己的立场都没有,这个人还算成功吗?
记者:是不是这个年代有个性的的人才能成功?
王晶:不一定,不过没有个性的一定失败。
本土的特色
记者:以前说起港产片,大家印象中就会认为是很商业。
王晶:那我商业不对吗?港产片就是商业,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有人认为香港的艺术片比较出色吗?(王家卫不是吗?)那只有他一个呀。
记者:你怎么理解商业片这个定义?
王晶:票房成功,老板赚钱,那就成功了。这就是商业,你买件衣服回去穿,可你也不一定很满意,但你已经买了,这就是商业成功。难道要有人穿了件衣服很满意为此作一首诗这才算商业成功?不会吧。
记者:你的影片经常会有照猫画虎的桥段,你似乎并不在意抄袭外国电影的桥段,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
王晶:香港谁不抄?我反而最少。老外不抄吗?一样抄。(导演的创意何在呢?)有抄有不抄的呀,抄得好也是一种创意,《七侠荡寇志》抄《七侠志义》抄得非常好,就是好。
记者:你的影片本土特色很深,会不会离开这片土壤就生存不好?
王晶:我相信除了吴宇森,我是在国内和全世界最多人认识的导演。
记者:为何不考虑去美国发展?
王晶:为什么要去做廉价劳工呢?我在香港比在美国赚钱还要多,我不相信吴宇森在美国赚的钱比我在香港那么多年赚的要多,我为什么要去呢?还要受气?(文/图 本报记者/谢晓)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