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先来算一笔账,全国有两亿三千四百五十万少年儿童(不包括学龄前的孩子们),他们平均一个月看一场电影,一年就有12场,一场按1元钱算,一年下来就可以有近30亿的票房收入,制片厂回收三分之一,就是近10亿!平均每部影片回收近7千万,就算全做成国产大片,每部2千万的投资,也有4千多万元一部的利润,这还不包括成人看儿童片所得的收入和后电影(比如VCD、DVD)以及相关产品(比如形象转让、儿童读物)的开发所带来的利润。
可现实是,一般电影厂和有成就有名气的导演及电影从业人员正常情况下都不愿意拍摄儿童片,原因是投资低,目前一般低成本小制作的成人片是250万左右,而一部高投入的儿童片是180万左右;而且一部儿童片拍出来后,即使不蹲仓库,一般也只能卖回二三十万,投得多亏得多。这就是市场,现实是很残酷的。一些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管理模式使得创新很困难
目前我国影片审查体制中对儿童片创作的基本定位是寓教于乐,一部儿童片题材在开拍前首先要向教育部门报批。教育部门要求儿童片中的教师形象要合乎中小学教师的行为规范,有损教师形象的不能拍,比如类似日本电视剧中的“麻辣教师”就不可能通过审查;而对于学生形象的表现,也要求在中小学学生守则的范围之内。对于儿童生活其中的现实世界,也要求表现积极的、正面的,消极的、负面的要尽量减少,甚至连离异家庭都不愿触及。在这样的选题制约下,来自生活大量的选题就被过滤掉了,生活中人们特别关心的问题,比如校园暴力、早恋等等中小学生成长中真正困惑的事情,都不可能涉及。而诸如美国的《小鬼当家》等电影所形成的反差则加大了人们对国产儿童片的排斥和反感。
●创作力量的老化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追星”和“哈韩”是他们在课余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他们最向往的是外面世界的精彩和拥有自由的空间。他们大都是在日本、美国的卡通片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对影视作品的潜在的欣赏力已经远远超过了成人的想象。而儿童片的创作者基本上是他们的父辈,创作者和受众必然产生隔膜。
当然也有例外,近期在北京上映的儿童片《TV小子》就很受中学生的欢迎。这部片子的导演郦虹曾经是张艺谋《一个都不能少》的副导演,她拍片之初就发誓要拍成一部真正给中学生看的片子,因此这部片子运用的电影语言很活跃,完全以今天青少年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自然受到儿童观众的欢迎。
●发行市场的缺失
抛开创作者的问题不说,一部儿童片拍出来了,却进不了电影院,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目前国产儿童的发行也就是“六一”期间应景式地放几场,而且基本都是学校包场,然后就进了仓库。缺乏发行公司的商业操作,发行市场基本没有。最近国内有一部频频参加国际影展的儿童片《王首先的夏天》,这是一部讲述农村儿童演电影的故事,假如发行的话,农村的中小学肯定爱看,但现在的发行体制,农村的儿童根本就看不到。
在国外有专门的暑期档,就是指暑假期间专门为中小学生组织发行放映电影,国内现在有了贺岁片,却还没有开发暑期档这个市场,商业公司也不可能针对中小学生这类特殊的受众制作影片,产出不好,就没有投入,不可能有良性循环,形成儿童影片生产的另一种困境。前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第一任厂长于蓝用“电影发行肠梗阻”来概括这种令电影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感到万分尴尬和无奈的现象,她这几年致力于开拓儿童电影市场,大声疾呼要开辟儿童电影“直通车”,也就是电影厂家直接把影片发到电影院。经过政府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配合,教育、文化和广电三部局共同组成“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协调工作委员会”,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由电影生产厂家直接把被推荐的影片供给需要的教育部门。由于不是纯商业运作,不经过电影发行系统而是直接面对教育系统发行,减少了中间环节,生产消费道路畅通,我们有理由相信,发行渠道很快就会开通“直通车”。本报驻京记者成立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短信世界杯站:新闻、游戏、动感图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