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里这场水面上对决的武打戏,更胜《卧虎藏龙》里竹林打斗一幕
李连杰与甄子丹的棋馆对决,是《英雄》全片中武打动作最为精彩的一场戏
配合《英雄》的四色剧情,影片中的很多场景设计也匠心独具。本版所例举的这些场景中,都凝聚着创作者的无尽想象和精巧构思,从中我们不难想像《英雄》将会呈现一种什么样的视觉效果。
英雄用武之地三起舞九寨沟
如果说老外喜欢《卧虎藏龙》竹林间那段武戏是因为清淡的意境与武侠的飘逸感,那《英雄》里两个男人彬彬有礼地在平静如镜的水面飞走自如同样将成为最经典一幕。“这最初在张艺谋的想象中效果是排在最差一位的,没想到又成了惊喜。”张震燕对这段戏无比夸赞。
“是气候帮了大忙”,张震燕这样总结成功的原因。据悉,剧组十月进入九寨沟,正是一年中空气通透、草木变色之际,于是大家在影片中看到的九寨沟之彩林、绿水绝不亚于一部对外旅游宣传片。宽阔的水面再次为程小东的武术设计提供了施展空间,而他提出用全景与特写结合的拍摄方法使武戏与美景融为了一体。“这场戏我们不需要表现两个男人的拼命,所以武打只要点到即止,再加上风景那么美,就拍成国画一样。像九寨沟这次的拍法都是没有过的,有一两个镜头我们找跳水冠军来拍,是很新的尝试。”程小东毫不讳言自己对这段戏的极度满意。
这段场景的拍摄对摄影部门来说很难。因为湖面没有支点,摄影师只能在岸边的吊车臂里拍摄,“这段场景的拍摄几乎用尽了剧组里最好的摄影机,包括高速运动的ARIF LIX 435,低噪音的ARIF LIX 535等。”赵小丁说。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镜头从水底往水面拍摄,大家如何也想象不出这个镜头是如何做成的。“是电脑做的三维角度”,赵小丁一句话有点让大家兴味索然,“不过电脑也是在拍摄的镜头基础上加工的,当时大家只是想拍一个水下镜头,但发现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太大,于是定做了一个1.5米高的玻璃箱,刚好能容两人与一台机器,用吊车吊着放入水下1米处拍摄,先拍到玻璃箱周围的水再加上后期电脑加工制作就像现在看到的V形角度了。”而考虑到水面摄影的难度,“观众感觉从水底往空中拍的镜头其实都是在陆地上补拍的。”全景中两人吊着钢丝踩水和空中比武的镜头都是在岸上的吊车中拍的。这段摄影是全片最有创意的部分,能让观众体会到实拍与电脑特效结合的天衣无缝。
这段外景在色彩上虽不如胡杨林亮丽,却又是另一种意境与风格。摄影、美术及武指部门的工作在这段戏里都有了各自的创意。为了使演员在湖面有个落脚点,必须建一个古亭,这个湖心亭的制作就煞费了心思。因为九寨沟不允许在湖水里有任何污染,所以当时剧组打消了从湖底建一个古亭的想法,讨论下来的结果是决定做一个湖心亭直接竖到水中,拍摄完毕再撤走。“为探清水底情况,我们当时专门从北京请来了潜水队,发现原来看上去清澈见底的水也有七米之深,而且光淤泥就有近两米深。”制片主任张震燕一声令下运来了上百根铁管,易振洲和霍廷霄领着工作人员花了一个多月搭成了一个铁架,再在架子上搭一平台,平台上才建了一个古亭,为了显出亭子的古旧程度,美工又从山里找了很多青苔用胶水粘到亭子上。这样一座漂在水上的亭子就完成了。
这段最经典的武打场面与九寨沟的美景融为了一体,这正是程小东希望看到的效果。
英雄用武之地四大殿刺秦王
《英雄》里的秦王大殿与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中的大殿其实都是横店拍摄基地的同一座大殿。为了区别于《荆》片,张艺谋从一开始就要求曾参与过《荆》片拍摄的几位美术师,“一定要漂亮,不要像《刺秦》那样写实。”“张艺谋当时明确这么说过”,易振洲、霍廷霄、黄宝荣这几位《刺秦》的老将至今还记得清楚。“所以这也给了我们美术师很大发挥空间。我们做出来的兵器道具甚至不需考证图案花纹,只要把握住秦朝尚黑的原则就行。”在《荆》片中的秦王大殿,秦王李雪健一拍手,水池中的木桥就会浮出,在《英雄》里木桥却全然不见了踪影,水池也夷为平地,变成了庄严肃穆的大殿石板。剧组先在水池上铺上水泥和黑色花岗岩,表面再打蜡。整个大殿不仅地面几乎全进行了大规模改造:殿内殿外34根龙柱都用定做的玻璃钢包住雕上花纹,十几道梁重新加工雕刻,大殿全部粉刷成黑色,然后挂上几万米的绿色幔帐,七档幔帐间用8个滑轮连接,幔帐飘落那场戏就是通过控制工作人员手上的绳让万米幔帐飘落,为刺秦一幕平添诗意。“幔帐飘落这场戏是我们讨论出来的,我用的是高速镜头,迎着幔帐拍,这样可以强化,推到极致。”赵小丁说出当时的创意,“这是一场戏的结束,从视觉造型上要完成一个顶点,得是一个有力的休止符,就像红叶落下来变红那场戏一样。”不过幸好这场戏没有重拍太多,因为要将这些幔帐全挂上去都得花一天时间。“大殿外的300米长甬道为了体现色泽的质感,全涂上了灰油,再盖上50 x 50 CM大的图案,使服装与地面的色彩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易振洲对自己的创意十分满意。
秦王陈道明的表演区域主要在大殿上,为了拍出气势,美术师易振洲设计了102个跪俑,每个跪俑端着一秉烛,有一幕镜头为了表现无名胸中不平之气,火苗齐齐倒向秦王一边。易振洲告诉记者火苗的倒向是由电脑做的,但火苗的长短却是由他绞尽脑汁想出来的。“油灯易控制火势,但烟较大,而煤油、石蜡试过发现都不能达到要求,最后我买了200多个给打火机灌气的小煤气瓶,1罐气可燃8个小时,且火势可以控制大小,这样才算完成了张艺谋导演这个要求。我都快成发明师了!”易振洲对自己的这个小设计颇感自豪。而秦王大殿经改造后,剧组为防止有人抄袭,紧锣密鼓地拍完立即拆景恢复原貌,这样又花了十万元。
-视觉英雄
摄影组:
杜可风为摄影指导,负责所有镜头的曝光控制,最早由他提供四色拍摄具体方案,掌镜部分主要以文戏为主;赵小丁负责大场面、空镜及大部分武戏掌机。整组工作人员最多时有30人。
赵小丁为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故事片摄影专业85级毕业生,代表作主要在广告界,如中国银行周年广告等。此人的口碑是摄影基本功特别过硬,不愧为科班出身,连杜可风在这点上都不得不服;影视作品有《离婚大战》、《花季雨季》、《开往春天的地铁》等。
视效组:
《英雄》的视觉效果由澳大利亚ANIM AL LOGIC工作室完成,该工作室曾为《黑客帝国》等著名好莱坞大片做过后期,是一间相当著名的后期工作室。
英雄用武之地五对阵黑棋馆
片中的一场素色大戏是在黑色棋馆展开的,这段戏的制景工作主要落在了易振洲身上。原剧本里棋馆这场戏只有长空与无名交锋的一段描写,并没有确定地点。编剧王斌说:“原来我们设计的刺客是来铁匠铺求剑的,不是来棋馆求字的。艺谋就认为铁匠铺和求剑这一套跟《红高粱》那个造型太像,所以他改成了书法馆,我们原来走原始的生命感,但他喜欢那样子,所以就把整个倒过来了,把求剑变成求字。”
在这段影片中观众最要留心的就是作为背景的棋馆和为表现无名的剑出手之快穿过面颊的水珠这段电脑特效,其想像力与逼真度令人想起《黑客帝国》中奇洛.李维斯那个360度弯身避弹画面。棋馆是一段既文又武的戏,两位英雄的比武与牺牲在黑色深沉的背景衬托下更有点悲壮。“这个布景小易是吃了苦”,张震燕事后对易振洲的这个设计一再表扬。这个在横店摄影棚内搭建的棋馆花了100多万元,易振洲带领美工们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才建成。张艺谋要求非常严格,为了拍出前中后景的纵深感,美工们不得不建起了前后相连的16个亭;而为了拍出导演要求的雨景,每个亭檐都要能滴水,而且可以控制水势。易振洲为此花了大功夫:他先在摄影棚内搭起一米高的平台,平台上建亭,在亭檐上每条瓦槽里都布下细水管,总开关设在棚外。当导演一声令下让哪个亭“下雨”时,他就通过抽水机抽来的湖水输到哪根水管里,而且按照导演的要求可控制水势:这样就有了银幕上亭檐滴水的空镜。水落在地上如何回到湖中去又是一道功夫。原来光这个棋馆的地面之下就有三层地基———木头、水泥、石板,这样通过防水下水槽让滴落地面的水流到石板下,再顺水管回到湖中去。“我感觉得出导演对这个景是满意的。但他之前跟我们说,你们千万别做出来感觉这就是美术活啊!”过去那么多个月了,易振洲脸上还有幸福的表情。
这一场戏除了看颇费心思的置景外,甄子丹与李连杰两位高手的对打也是武戏中的重头。没有了钢丝飞来飞去,两位英雄的刀剑之声就显得惊心动魄了许多,在老者的琴声中,在对飞雪的牵挂中,长空成为第一个侠义的牺牲者,精神自此流传下去,连无名天下无敌的快剑也只能是停留在特效中。“这段戏只有一点吊威也,我们就是要向大家证明中国武术不仅是飞来飞去,也有很多实打的东西,是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表达中国武术的。”程小东补充说,“李连杰是中国武术冠军,肯定是最好、难度最高的动作都给他,甄子丹也是,全是实打。”
英雄用武之地六论剑藏书阁
《英雄》中最值得一看的还有李连杰在不同色彩的藏书阁里的三场打戏。为表现李连杰的剑法之快,只见剑一脱手便直击那一片书简,虽是只碰到一块,但所有的书简跟着像马其诺骨牌一样全部倒塌,有种破坏的快感。这些书简当时花费了18万元制作,第一排书简为了突出质感采用从安徽运来的竹子制作,后排书简则用3万多只泡沫板制成。为了特写镜头漂亮,他们还在每片书简上雕上花纹。另一个镜头是为表现李连杰的剑法之准,在空中将一支细长的毛笔从中间劈成两半,剑势从上到下都有变化。(要知道张艺谋是如何通过声音变化来表现这一细节,请看明天本报“《英雄》赞歌之听《英雄》”专题。)
整个藏书阁以圆为主,以圆见方。在这里拍摄的红蓝白三色剧情,都需要工作人员在相同的书简上不断刷上新色,“最难的就是改色调,于是我们按照颜色由浅至深的顺序改,白、蓝、红,资金有限,我们买了一卡车鞋油,在原有的色调上涂刷。”霍廷霄是负责这场戏的美术师,可是他自己对这场戏却不是太满意,“我只能给自己的工作打80分。我们当时没将书简刷成白色,而是让它保持本色,结果出来后发现白色调不明显,与整个布景的颜色没搭配上。但当时我们心想哪有白书简呢?那岂不是太不自然了?”(本报记者谢晓、实习生伍洁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