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关于张艺谋《英雄》拍摄历程的纪录片《缘起》面世。这部纪录片可以说是对电影《英雄》的内容以及内涵的一次丰富和延伸。无论是影片拍摄的初衷,还是老谋子对于演员的评价,《缘起》使我们对《英雄》有了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初衷:想做“英雄”好多年多年,梦想一朝圆
多年关注农村题材的张艺谋为什么突然选择了武侠题材,尤其是在《卧虎藏龙》之后,似乎有些跟风之嫌。老谋子在这部纪录片里给了我们一个解释。他说任何一个男性导演,都可能有拍一部武侠片的冲动,他也不例外。并且他承认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武侠迷,但是,直到4年前才有时间和条件开拍,剧本最初改了很多的武侠小说,总是不理想,后来就决定自己写,四易其稿,最终成就了今天的《英雄》,可以说《英雄》是老谋子梦想的一个体现。
主题:“英雄”相惜为“天下”,开创武侠新时代
故事依旧发生在战国那个动乱的时代,情节依然是刺秦。到了张艺谋手里,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按他在纪录片里的说法,就是拿刺秦这个概念来讲另外的故事,众多侠客是为了“天下”而刺秦,最后又是为了“天下”而放弃了刺秦。
在纪录片中,张艺谋同演员李连杰有过一段交流,也表现出了他的想法。他认为在他的片子里面,每一个人都是天下最高的高手,自己的这部片子也不会像以往那种武侠片里一样打群架,打得头破血流。老谋子对于以前的武侠小说中的“报私仇”的主题很不赞同,认为他的片子里应该每个人都是为了信仰和理想而打,为了做人的境界和格调而打。所以他也力求在“打”当中突出对对方的尊重和对剑术的仰慕,让西方人能看到,东方武术里除了打得美,打得身手矫健,还有一种道义。最终张艺谋希望能够开创出一个武侠片的新境界来。
意义:打打杀杀武侠片,“杀”出和平主题
《英雄》是2001年8月11日开拍的,在同年的9月11日,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11”恐怖事件。这个事件对张艺谋,对《英雄》的拍摄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张艺谋在纪录片中说,“9.11”之后他认为当今的世界充满了战争的威胁,尤其是正在拍着的《英雄》,就非常能令人感觉到这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敌意。我要消灭你,你要消灭我,不知何时才能结束。反思自己正在拍摄的《英雄》,对于一个侠客来说,是不是只要武功高强就可以了?张艺谋希望能够借着《英雄》映射出一种现实的意义,而不是仅仅留下一部美丽的古装电影。
角色:“英雄”执剑为天下“,酷侠”“文侠”一起上
对于电影中各位演员的表演,张艺谋也给了明确的定位,其中李连杰所饰演的无名就被张艺谋着重刻画成一种“冷面侠”,而“残剑”梁朝伟则被张艺谋称为“文侠”。由于“无名”是一个孤儿,从小练剑,所以“无名”就被定位为一种冷酷的侠客。不动声色,冷酷而造型感又非常强,表现出一种很强烈的侠的味道。而“残剑”则被称为是很惆怅的一种侠客,梁朝伟本身比较瘦,一看就是一种文人模样,很忧郁、很惆怅,所以“残剑”可称文侠。
目标:把针“扎”向普通观众,传递中国武侠精神
撇开进军奥斯卡、票房要达到什么数额等等很赤裸的商业目的,作为一个导演,张艺谋在纪录片中也阐述了他想要达到的目的之一——首先要好看,能够吸引住普通观众。他认为现在的观众已经越来越麻木了,越来越难触动,一部电影,只要能够有一两个地方给观众扎针,他拍此片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当然,在好看的同时,张艺谋也希望能够传递出自己的东西,就是中国传统武侠的精神。
导演:“狂野”的斯文人,剧组的主心骨
在纪录片的开头,就有演员对于张大导演的评价。李连杰称张艺谋很斯文,但是斯文中带着北方人的狂野,可能只有在黄土地上长大的人才有这种血液,这种奔腾的本质。而章子怡则认为无论剧组发生什么事情,即使是天塌下来,只要有导演在,她就会放心,所有大大小小的矛盾,她都相信张艺谋能够解决,她始终认为张艺谋是一个很有力量的人。看来,在众演员的心中张艺谋才是真正的“英雄”。(实习记者冯泽、本报记者虞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