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号是《英雄》的首次公映,我这个武侠迷兼电影迷怎能错过?提前一个星期就买好了票,早就盼着这顿"大餐"了。
自问到得不算晚,可还是差点就没了座位。人多极了,还有在走道里摆上板凳看电影的,真夸张!怪不得张艺谋说此片尚未发行就已经捞回了成本,这下一公映,更是赚得盆满钵满。
看完电影,混混沉沉从场里出来,看见大家的眼睛都红红的,想来自己也不例外。既然是心有所感,就少不得提笔写下自己的一点"个人情绪",趁着这个热乎劲儿,权当是赶时髦来一回"戏说"。
首先,我得承认,这是我所看到过的,最美丽的武侠片--它更象是一步艺术片呢,做得极其精美、华丽。但有人说它"完全摆脱了大陆武侠片的老套",也未必,有的地方武打动作设计得不够讲究--比如无名跟长空对打的戏,报纸评论都说是最好看的一幕,可是李连杰的空中翻身等一些动作,明显是用钢丝吊起来的效果,迟钝而呆滞,看起来极不舒服,像是牵线木头人一样,完全失去了李往常在武戏里的灵气,倒是张曼玉跟章子怡在树林里追飞那场戏,大家都夸张到极点,反而自然了。
还有无名跟秦王对峙那场戏,很是突出了烛光的效果。第一次当我注意到烛光倒向秦王时,不禁心中暗暗喝彩:杀气出来了,妙!第二次烛光又动,还劳动秦王大驾,亲自解释了一下这烛光的"妙用"(怕是张导怕没有受过武侠教育的群众们看不懂),我就有点不以为然。到第三次又出现烛光反复闪烁的镜头(秦王说:你的心已乱……晕~~~~~~~~)时,我已经倒足了胃口--又不是在教育白痴,为什么不能含蓄点儿?真受不了!
与此类似的愚蠢重复还有不少,比如残剑、无名、秦王都曾提到"从书法中悟出剑法"的道理,叫人听得直肉麻。本片中的许多武侠知识都借鉴自古龙,但古龙的叙述就让人舒服得多,多半在于他不拿人当傻子看。不过也难怪,张导可能是为了给国外那些没有接触过中国武侠小说的观众们开个速成班,让他们能够迅速地理解中国功夫的玄妙。
片中最最肉麻的部分莫过于秦王的那一声大喊:"我悟到了!……"当时我吃惊的差点从椅子上跌下来--如此肤浅而直露的叙述,真不知张导从何想来!若说还是抄自古龙,古大侠可不会让他的英雄把这种肉麻兮兮的道理直接从他们那从不轻启的嘴里说出来--的确,张艺谋的"英雄"们,说的话未免也太多了。
也许是我自己受武侠小说的熏陶太深,不免苛刻而要求完美,但总的来说,我还是很喜欢这部片子的--起码它比国内的其他武侠片要好得太多了:首先,它言之有物,将"侠之大者"的道理阐述的非常深刻;其次,本片的恢宏大气与精良的制作,也是国内其他片子所不能比的。可以说,张艺谋首先是个艺术家,其次才是个导演,对于他首次执导武侠片所造成的疏漏,我表示理解;最后,这部电影对其他优秀影片的借鉴也是成功的,比如它采用了《罗生门》的故事叙述方式,分别从无名和秦王的叙述中渐渐使观众接近真相,也逐渐把英雄们推向人格的光辉顶点,这种效果是非常好的。有人认为张艺谋的模仿是拙劣的,我不敢苟同。
至于演员的表现,片中的几位大腕都很出色,李连杰所塑造的"无名",人物形象稍嫌平淡,不够突出;陈道明很棒,但秦王的表现稍微有点夸张了,也就是激情太过;甄子丹虽然戏份不多,可是个性很突出,给人印象深刻;章子怡的表演使我改变了以往对她的成见,我认为她演得很好;最后,透漏一点个人情绪:我非常喜欢片中张曼玉与梁朝伟的表演,真正的一对神仙眷侣,真正的英雄,美极了的人物形象。
不管怎么说,这顿大餐"吃"得还算满意。(新浪网友行剑波)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