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真是聪明,聪明得和他的名字一样,对待一件艺术品就如同筹划一次战争,在枪声大作前一切缜密的运筹已经决定了战争的胜利走向。张艺谋并不喜欢媒体,从张艺谋一系列的电影在媒体亮相的遭遇来看,可以说媒体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是张艺谋这次还是没有丢弃这些蜂拥而至的棋子,作为自己的工具权切用之。当然,张艺谋相信观众,他知道观众对一件作品也好一场战争也好所能做出的品评能力丝毫不会逊色于自己。于是张艺谋从不会用任何语言暗示是否对自己的作品满意,他知道这要留给观众自己回答。他一直都是在告
诉别人“我在做什么”,而从不告诉别人“我做得如何”。当然,张艺谋也相信自己,他敢于留出充裕的时间让观众酝酿对《英雄》的期待。张艺谋肯定知道自己在冒“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的风险,但是没有风险就没有高效的回报,况且以他近乎狡诘的精明和冷静使他选择了“超越期望”的赌注,这样的成功会更加完美。不管结局如何,也许成也《英雄》,败也《英雄》,但是象英雄般的搏杀一次,不也荡气回肠吗?
究竟什么是《英雄》?大多数人象我一样不得而知,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用已知的英雄去揣测《英雄》,随《英雄》映期的逼近,各自对英雄的刻画也日益深入。此时,我已隐隐听到远处的马啸雷鸣,战车隆隆驰骋在大漠的旷野;看到划过夜空的利剑寒光和星光勾勒出的英雄坚毅的背影。我想那大幕拉开的一刹那,惊天霹雳一声,铁甲的兵马,如林的长矛,雨点般的箭矢定会如潮水汹涌而来。英雄回首间,那警惕而冷俊的双眼向我逼视,在冷俊目光的背后分明流露出喷涨的热血和一丝温存。
我只能这样想象英雄,多少年来在心中已形成了对英雄模式的认可。或许《英雄》中的英雄并不象我想象中的英雄那样率千军万马决战疆场,或许英雄是仗剑行侠,或许他以失败谢幕,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心目中的英雄和《英雄》中的英雄是冲突的,决定是否是英雄的根本不是在于战场是否腥烈,也不在于结局的胜负,而是那冲天的豪情,英雄或许会失败,但是他从不会被打垮。
当今不是一个英雄主义的时代,社会滋养不出英雄,甚至没有呼唤英雄的声音,但是谁也抹不去心灵深处对英雄的仰慕之情。英雄尽管已成为历史,但是作为一座座丰碑依然高高耸立在每个人的心中。或许可以这样说,英雄主义时代过去了,英雄主义已经换成另外一种形式继续存在。英雄不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已成为一种精神一种情结。英雄情结的存在虽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做出仗义行侠的举动,但是英雄精神已渗透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之中。从对行为的仰慕到对精神的追求,说明英雄主义正成为普遍的人类崇高道德情操的目标。“路人皆圣人”,在每个平凡的外表下,英雄就活在每个人的心中,每个人都有英雄的一面。正因为如此,英雄才会不死。
艺术表现与意识之间存在同构关系,这也是艺术具有生命力的原因。《英雄》中的英雄肯定是有具体的形象,也肯定是那种横刀立马威风八面的英雄,但是我知道,聪明的张艺谋不会让他的《英雄》只停留在表面。说他的电影是叙事不如说是立意,张氏的每一部电影都给我们留下无穷的回味就在于他不会仅仅驻足于叙事,借英雄形象呼唤英雄精神才是《英雄》的要旨。其实张氏是用《英雄》搭建了一座山谷,让我们听到自己心灵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声,我们必然会感受到声音的亲切。
明天《英雄》就要公开上映了,我不能肯定结果会在期望值以上还是以下。不管怎么说,《英雄》已为我们引燃了关于英雄的话题,虽然不是英雄主义的时代,但是需要英雄精神的发扬。(新浪网友乔迁)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