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本集结了部分中国影评人对《英雄》观感的影评集《“无名”斗“英雄”》出笼。虽然该书号称是中国第一部“影评书籍”有些夸张的嫌疑,但从该书的书名和作者群的构成倒是折射出国内影评目前“卡拉OK,自娱自乐”的尴尬现象:影碟青年和DV青年增多,通过网络和一些平面专业杂志,民间影评力量也开始增强(光是有关《英雄》的影评就数以千计,书中收录仅是少数),但是一个具有公信力的职业影评人队伍始终无法浮出水面。为此,晨报记者专门采访了参与该书写作的部分民间影评人。
国内影评人不专业
顾小白(国内知名的民间影评人,曾在《看电影》杂志上开专栏)
人物:借助着新锐的《看电影》杂志的专栏,在一些电影发烧友中间,顾小白已经可以算一个闻人了。但是顾小白不是很认同自己是影评人的说法,认为自己的影评很大程度上只是电影随笔。从顾小白的文章可以看出来,他也是那种从文学投向电影阵营的青年。目前,顾小白已经结束了写专栏的短暂影评事业,下一站是准备投身电影创作。
说法:他目前所谓的民间影评往往都只是凭兴趣,对于电影从业者没有影响力,而且大家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写影评。他说目前很多正在从事影评的人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很多人都有志做导演———包括他们以前的网友陆川,虽然他是电影学院毕业,目前也已经因为《寻枪》声名在外,但是当初他也只是电影发烧友。“其实,我对于影评人的要求没有停留在学院派,我认为即使是理工科出身的人也可以做影评,他们的感觉不一定比做电影的人弱,甚至从本质上讲更加贴近,但是目前的影评不够专业,从文学角度阐述过多,从片子制作、音乐、剧本上来进行解析的不多,民间影评人的综合修养还有待加强。”
话说多了,等于没有
L iar(影评人士,曾在网易开专栏)人物:也许因为是从比利时学电影回来,他多少有些“海归”的味道,举例的过程中,他讲了一句蛮有诗意的话:源头是水,水流就比较湍急,到了河床部分,平坦了,水流就变得缓了。这是目前中国影评的趋势。他也已经结束了“影评写手”的生涯,目前到一电影工作室担任文学策划。
说法:他比较推崇国外的影评:“人家的拍摄、发行和传媒宣传都有一个体系,有时候电影拍好,会请专业影评人士过去,这些影评人士具有公众威信,很主观,绝对不会掩饰自己的好恶。”他指出目前一些网络或者杂志上出现的影评有一个好的趋势———坚持自己的口味,不貌似公正。但是他也指出了目前网络上和杂志上一些轰轰烈烈的民间影评的不足:人们表达畅通,很疯狂,但是说多了,却发现自己是空的,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
不能强求个别权威
顾晓鸣(复旦大学教授,电影评论协会副会长)人物:他的专业不是电影或者影视评论,但是他酷爱电影,从60年代开始就收集电影方面的理论书籍。他认为,因为没有好的影评渠道,很多好片子都被淹没了,比如最近的国产片《草屋子》和《天上草原》。
说法:他将中国的影评分解成了三个时代:50年代是有组织的群众影评小组,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媒体和记者成为了影评的主要力量。第三阶段是开创者的阶段,网络作家、DV青年、文学青年开始通过一些新媒体将自己的感觉表露出来,“千千万万的‘无名’开始工作”。他虽然对像艾波特这样的国外电影评论大家非常推崇,但是他认为:英雄也是从无名中出来的。按照他的原话就是:“电影在开放社会,应该有多种意义。不能强求个别权威。”顾晓鸣认为《英雄》是一个好的开始,从《英雄》前前后后,可以看到民间有了不同的观点,有了多种意义,“开始是混沌的,是无名,然后就有一些人在圈内形成权威。”晨报记者李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