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讲,以前主旋律影片对我的吸引力小于等于零。只要冠上“主旋律”的帽子,无非都是些说教,政治性说教、爱国主义说教。不是说政治无聊、爱国主义无味,但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这种单调的说教方式未免令年轻人较难接受。所以,看《惊涛骇浪》是带着完成任务的心理前往的。
结果我竟然带着兴奋而期待的情绪采访了该片的导演翟俊杰。“主旋律影片也应该是
三性合一。”翟导演是对观众这样说的,他也基本做到了艺术性、市场性、观赏性合一。
最值得一提的是该片的特技效果,逼真而不造作。整部影片耗资2600万,这在主旋律影片中并非最多,却是迄今为止最令人认可的一部。坐在影院中,看到洪水奔涌而出,马匹、家畜、房屋、村民都脆弱得不堪一击时,心立即随之提到了嗓子眼儿。但这样的场面并不因其特技逼真就一味泛滥,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不久前公映过的另一部耗巨资拍摄、表现雪崩的国产影片,相比之下,导演炫耀特技的偏好明显有些幼稚。《惊涛骇浪》的特技镜头数量恰到好处,无论是要展现自然灾难的威力,还是突出我军官兵迎洪而上,以身挡水的品格,都已经足够了。
当然它也有灾难片一贯的缺点,故事性较差。影片取材自1998年抗洪抢险,据说剧本创作和整个筹备过程只有一个多月,所以没有太多跌宕起伏的情节,影片在抗洪的主线外,是由一些细节串联起来的。细节难免琐碎,幸而这些细节的视角并不生硬,相反非常人性,演员的表演更是可圈可点。
其中在表现巫刚扮演的团长和妻子(宁静扮演)之间的感情生活时,隐约有好莱坞灾难片大难前的温情的影子,宁静甜美的笑脸成了这部男人戏里润口的甜点。而片中抗洪英雄也摆脱了过去高大全的模式,用身体堵住管涌的战士魏长胜(黄海波扮演)总显得有些吊儿郎当;以抗洪英雄李向群为原形的林为群(高天扮演)幽默洒脱还有点儿二百五的劲头,脱口而出一句“Thanks a lot”,顿时生动鲜活起来,这些不但没有削弱英雄的分量,反而使他们的牺牲让观众更沉痛。
其实,不论是什么主旋律影片,还是什么贺岁片,观众想看的都一样,无非是好故事、好画面、好表演,《惊涛骇浪》之所以能够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也许恰恰是因为以往的主旋律影片都没有把自己和其他类型影片摆在相同的市场里的原因。观众一次次的失望带来的不是某一个导演的失败,而是整个主旋律影片在散票市场的瘫痪,所以《惊涛骇浪》成了异数。希望它只是个开始。本报记者刘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