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任的华夏公司董事长刘建中
本报记者单金良、姜薇摄影报道 6月3日,中国电影史上又增添了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中国第二家进口电影发行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公司(简称“华夏公司”)终于拿到北京市工商局的营业执照,将于本月中旬正式挂牌。
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局规划统计处谷国庆处长的话讲,华夏公司的诞生打破
了中影公司50年来对进口买断影片的垄断和对近10年分账大片的垄断,形成了中国进口电影发行的新格局。宣传发行处处长毛羽则认为华夏公司是中国于去年6月成立院线以来,电影产业化发展迈出的第二步,也是重要一步。
6月3日下午3点,原电影局局长刘建中作为公司的董事长主持召开了华影公司成立前的第一次正式筹备会议,办公室和财务部主要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昨天,华夏公司的主要筹备部门已经开始办公,到本月中旬之前公司的一切筹备工作将结束。在这家注册资本高达6000万元的公司里,将设有30个正式工作人员。华夏公司即将投入使用的四层红色小楼正在装修,一楼将成为一个放映厅,三楼、四楼是办公区。
刘建中董事长介绍,华夏公司总经理和负责发行的副总经理还没有确定人选,但公司现在有一个总体的发展基调:不干违法的事,不求暴富、稳步发展。公司将从7月中下旬开始发行进口买断影片,8月份发行第一部进口分账影片。
进口大片的部分票房将用来补贴国产公益影片
华夏电影发行公司属于股份制企业,有19家企事业单位共同投资,中国广播电影集团作为最大股东持有20%的股份,中影集团和上海电影集团各持11%,长春电影集团持10%,剩下的是国内电影系统有影响的制片厂和院线公司。
电影局宣发处毛羽处长说,从2001年国家广电总局与文化部出台成立两家进口影片发行公司以来,华夏的酝酿成立过程已经有两年左右的时间,去年6月份成立的电影的院线制是电影业发展的第一步,而十六大报告正式确认的电影产业的地位预示着电影业的进一步开放。
在谈到成立新公司的意义时,电影局规划统计处谷国庆处长认为,华夏的成立丰富了节目源;改善了服务态度;促进了电影业的繁荣;还将有利于国产影片的发行。以前虽然每年有20部大片进口,可是老百姓并没有感受到这么多,因为中影作为唯一的发行商没有竞争,不少大片的宣传做得不够,华夏的成立显然会让各家公司尽量宣传自己的大片以进入更多的院线和影院。
谷国庆还介绍说,进口大片的票房收入将按规定的比例上缴国家,以补贴目前亏损的一些国产公益类的影片,如科教类、儿童类等。另外,从华夏成立的第二年即明年开始,两家发行公司获得的进口影片将按它们发行国产影片的票房进行分配,国产影片发行得越好,拿到的进口影片数量越多。
两家公司的竞争还将间接促进票价下调,各院线和影院可选择不同的发行公司,也就是说可以选择低价格的影片,这样有可能带动票价的下降。
就华夏和中影的实力比较,谷国庆说:“有这么多的制片厂和院线公司与华影有资产连接,虽然中影有星美院线,有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但是新公司是19家公司的、有实力的老的电影制片和发行的资本联合,远大于它们的院线。另外,作为一家股份制公司,华影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机制上比中影灵活。总之,与中影相比是各有优势。”
华夏公司的成立有利于发行部门服务意识的转变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公司的成立对现有的中影公司以及北京的院线有何影响和意义呢?记者昨日采访了中影发行公司和新影联院线的有关人员。
中影集团发行公司副总经理翁立认为:华夏公司的成立是电影机制改革深化的体现。1993年以前,都是中影统购包销;1993年以后,电影发行打破中影垄断;去年,院线的成立又打破地域发行的垄断,这样电影发行又迈出一大步。进口分账影片被媒体称为“大片”,现在两家进行竞争比一家好,它推进了电影的产业化运作,促进了大营销观念。中国内地的电影市场潜力非常大。仅以香港地区为例,2001年香港电影票房10亿;2002年8.16亿。中国内地这么多人,电影的市场潜力还有待开发,能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化向市场迈进是最大的好处。华夏公司的成立,就要求我们中影改变过去的发行方式,现在电影市场正在细分、细化,我们就得根据不同的观众层和不同的地域要求对影片的发行进行细化,华夏公司的成立在带动竞争的同时,也可以让我们互相学习借鉴,还可以两家公司一起联手合作。
新影联院线宣传策划负责人高军表示:进口影片的引进和发行早就应该有一种新的制度。华夏的成立打破了中影多年的垄断局面,最有利于发行部门服务意识上的改变。华夏的成立仅仅迈出了第一步,仅有两家公司仍然是不够的,今后应有更多的专业电影发行公司一起竞争。华夏公司的成立不仅对我们,对每一条院线和每一家影院都是一个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