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中国电影论坛”其前身系中国影协在每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推出的一年一度的大型专题学术研讨会。目前已策划组织了下列专题研讨,并编辑出版了研讨会论文集,形成“中国电影论坛”丛书系列,它们是:
1991年革命历史题材1992年中国电影九十年学术研讨会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电影创作1994年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学术研讨1995年改革开放二十年的中国电影1996年新中
国电影50年学术研讨会1997年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电影学术研讨会1998年中国电影“传统文化与全球化趋势”学术研讨会1999年中国电影:创作与市场学术研讨会
“中国电影论坛”不仅在每年的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举办年会,并于1998年起,设立“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学术论文奖”,这是目前全国唯一的电影学术理论专项奖,已评选过5届了。此外,“中国电影论坛”以其独特视角对中国电影的历史、现状表示关注,不定期地策划、组织一些学术活动。例如200年,为纪念夏衍诞辰百年举办专题学术研讨会,并编辑出版《夏衍论——纪念夏衍诞辰百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举办“影片《英雄》学术研讨会”并编辑出版《笑论〈英雄〉》等。
同时,“中国电影论坛”也非常注重吸纳广大电影爱好者对电影的关注。从2000年起,本着“关注中国电影从娃娃抓起”的宗旨,我们在每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举办地推出“金鸡百花杯中小学生影评大赛活动”,从2001年起,举行“大学生与电影艺术家专题对话活动”,大、中、小学生群体的参与给“中国电影论坛”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中国电影论坛”坚持与是俱进的创新精神、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关注与中国电影现状及发展相关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倡导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宏观性、前瞻性、学科交叉式的电影理论研究。希望能为创建与时代发展同步的,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学术理论建设及推进中国电影事业、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现在,非常高兴的是,网上的“中国电影论坛”开通了,这是属于广大电影工作者和电影爱好者自己的园地,在这里我们倡导“人人论电影——论中国电影,论世界电影”。言论是你的自由,观点是你的代表,我们欢迎越来越多的朋友用对电影的关爱来耕耘这片土地,只有这样,这个我们自己的坛子——“中国电影论坛”才会名至实归。
2003中国电影论坛主题介绍:“影视产业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
为适应当的十六大确立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方针,将去年进行的“中国电影:创作与市场”研讨引向深入,将影视产业发展放在文化发展战略的背景中进行交流、研讨,我们确定今年的论坛主题为:影视产业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旨在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中探讨中国影视产业的现状、前景及与其相关的诸多问题。为了吸引更多的仁人志士关注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中国电影论坛”与“新浪网”真诚合作,采取网上征文的方式,欢迎大家就这一选题在这里展开广泛讨论。
论文选登
中国电影产业化微观策略初探(张延纪)
新中国电影是建立在行政平台上的事业型行业,在我国的其它行业已经完成了市场化、产业化的转型以后,还在旧的游戏规则下运作的电影业已经无法与其它产业进行平等对话和经济交流,尤其是无法与掌握着市场生杀大权的金融资本进行对话和交流,因此它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目前的窘境。本文认为,振兴中国电影的必由之路是向产业化转型。在此前提下,本文从微观的、方法论的层面对当前电影在具体运作中如何向产业化转型做了探讨,重点抓住了三个主要环节,即在策划阶段为产品做出准确定位,并制定从生产到营销的整体运作蓝图;在生产阶段为了精确实现策划蓝图,提出以制片人中心制取代沿袭多年的导演中心制;在营销阶段要对影片所有的显性和隐性市场潜能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实现影片的所有经济价值。本文认为在实现转型后,中国电影完全能够焕发出它作为朝阳产业的勃勃生机。
跨国传播集团在华语地区的经略脉络(李天铎)
目前,跨国媒体产业已对华语市场产生高度兴趣,许多跨国传播集团都将目标锁定中国的十三亿人口庞大商机,纷纷在华语地区设立子公司或和当地企业合作,以求对市场的经营能更深入。本文以营运范畴的界定与调整、核心资源的创造与累积以及事业网络的建构与强化为主要基本,延伸出“产品与市场”、“产业生态”、“核心资源”与“事业网络”,四个构面来检视跨国媒介的经营策略原则。并以对跨国传播集团策略与市场经略的剖析,省思华语影视产业经营的强弱势何在,以勾勒出未来可能的方向。
电影市场保护与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李怀亮)
目前在世界上普遍存在着好莱坞电影与本土电影的冲突。这场贸易战的全球性必然要把中国裹挟进来。我国政府已经向美国承诺不对美国电影的进口保持配额。电影产业转变机制过程中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中国电影产业要想在国际电影市场上求得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政府这个角色。
2002中国电影论坛回顾
1、主题2、获奖名单3、论文提要及作者简介4、学术报告会(图片影像)5、大学生对话会(图片影像)6、颁奖典礼(图片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