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
从成长来说,你受到的教育里,可能坏人一定要这样,好人一定是这样的笑容。但你长大了会明白,这个世界其实不是这样的。像我们这代人,身上既有特别传统的东西也有特别叛逆的东西,都融在一起,有时候不太走得出自己。比如说我要特别狂野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放不开,传统的东西就出来了。我又是天平座,永远在找个平衡。
但这个传统你没有办法抗拒,因为你从小在这个环境教育下长大。《恋爱中的宝贝》实际上讲我们这代人的眼中社会是怎样变化的:一方面在破坏,一方面在建设。这个的速度非常快,我们这一代人大部分都有这样的经历。
我小时候生活很幸福,家里父母对我也很宠爱,就像温室里的一朵花,不知道外面会刮风会下雨。慢慢长大了,知道天会刮风还会下雨,更加可怕的时候还有风暴,但那个过程需要时间去经历,还要说服自己把这些东西融入到生活中来。我不太往后看,曾经做过什么,我觉得没有特别大的意义,因为成长让你一直往前走,那种不确定性是你没办法的,它可能会有周期,但你无法预知。
拍《恋爱中的宝贝》,让我以更快的速度看到命运里这些风暴,之后有段时间我是很排斥的,我不要这些,宁愿一个人活在幻想世界。但这是不可能的嘛,只能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保护你想要保留的东西。
拍这部戏之前,我没发现自己身上有宝贝这样的性格,后来拍着拍着发现这是我身上很大一部分性格。我觉得自己一直活在自我的世界里,只愿意去看见美好的东西,感受光亮的东西,对其他的东西我不知道是逃避还是害怕,我不愿意去碰它们。
《恋爱中的宝贝》结局我刚开始是不能接受的,我觉得两个人相爱不管怎么样都是能克服困难在一起的。但有时候现实不是这样的。我忽然想起我很小的时候说过一句话,爱情带给你快乐,你也要去接受它给你的伤害。我觉得这可能是冥冥当中的一个感觉,可能那个时候也没有那么深刻的去体会。后来慢慢长大,有一些经历之后就体会到事情就是这样的,有阴就有阳。
少红
第一次见到少红是我刚拍完《红处方》的时候。我陪一个朋友去少红公司试戏,见到少红,和她聊了几句。她真女人,穿着紧紧的衣服,小小的短裙子,戴耳环——她特别喜欢耳环,很有女人味的那种。因为试戏要留电话,后来他们就找我去试戏,当时觉得很意外。后来朋友没有选上选上我了,这就是偶然中的必然吧。
少红是个很可爱的人,她是个心理年龄很年轻的人。拍《大明宫词》的时候,演员都很怕她。我大概是脸皮厚吧,不怕她,老想跟她开玩笑,慢慢地,,我们俩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了。
导演肯定会疼演员,演员有时候是非常脆弱的,给一些压力就完全不行了。她在拍戏现场真是疼我,比如拍《大明宫词》,小太平是小公主,她任性刁蛮,少红在现场给我营造一个可以肆意的氛围,包括我们公司的人,他们都给我一个可以任性的氛围。他们一直让我保持我特有的任性,有时候我在捣蛋,他们不会把我特有的东西给破坏掉。他们的用心良苦我以前不知道,以为大家都这样。现在慢慢长大了,拍完“宝贝”再来看,就明白了。
少红不是个不听意见的人,她觉得我说的有道理的时候会按照我的来,有时候她觉得我完全没道理就跟我犟着,我也跟她犟着,到最后实在没办法了,演员总得听导演的,我就听她的。
少红和我合作了三部戏,她在每部戏里循序渐进地教我成长,这种感觉比她说很多东西来得快要好,很多东西你想象的和你自己经历过的完全不一样的。
不管什么角色,少红会拿着锄头那样一直挖啊挖,一直挖掘那个角色性格特色:你给我出来。
我觉得演员就是这样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比如你演戏很早十几二十岁的时候是一个阶段,那时候可能你比较聪明啊,就这样把一个戏给演过去了,但是越往后,你以前的东西就没有用了,完全靠你眼睛里的丰富。就像我拍“宝贝”之后演的《买办之家》,拍我的定妆照的时候,我一看吓了一跳,我说少红你看我眼睛变了,眼睛里的东西完全变了。
眼睛就是那样的,小的时候就是透明单纯那样的,随着成长就会有变化,像我现在演完《恋爱中的宝贝》,可能也有我的一些生活经历,一下子就成了这样。对于我来讲这都是挺好的,所以你经历过的感受到的,对任何人来讲都是宝贵的。如果有人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快乐真正的痛啊什么的也挺好,没有什么不好的,但所有给你的东西你去把它看到把它消化了那真是挺好,以后你会有更多的平凡的快乐。
少红拍完“宝贝”这部戏,觉得把我带到那个里面,自己很残忍,她觉得内疚。她疼爱我,看我有那么一段时间处在那种状态里,完全不能想东西,脑子全是空的。少红会觉得内疚。但我觉得这是我们共同去做的一件事情。能演这样一个角色对我来讲是件很幸福的事情,这个你在生活里面要多久才能碰到这种事情。这部戏之后我和她的感情又会深很多很多。
所以我会一直和少红合作,我们有五年的基础,双方一直这么了解。我是觉得不管怎么样,不怕一个东西不完整就怕一个东西不成长,我觉得很多东西大家都非常积极地在成长,互相碰撞出火花。我觉得再往后的合作,更加较劲,更加能碰撞吧。
演员
作为演员,我没想过一部戏的结果会怎么样。在拍戏的过程中你付出体力,还有你的情感在里面。所以你希望电影会有人看。其实演员跟观众最好的交流就是角色。
我是演完《橘子红了》才确定演戏是我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像我每天要吃饭一样。《橘子红了》有一场戏,我一直到拍《巴尔扎克和小裁缝》的时候才真正领会。那时我们每天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车到山上去拍,那是夏天吧,我每天看那些田野啊山啊,有天我看到那个禾苗被太阳照着泛着光,我觉得生命真是美丽……当时我一下子想到《橘子红了》寻找就是这个东西。
(上接第25版)
我会挑戏,有时看了剧本你也不知道它在说什么,那就不要接了;有时你看剧本看到有个闪光点,就会再看一遍。
林徽音是我比较遗憾的一个角色,如果现在来演的话会更丰富一点。因为林徽音是个知性的人,又理智,其实离我是很远的。那时,我也没有读那么多书,有些时候你看书少可以用生活经历去替代,你又没看那么多书,又没那么多生活经历的时候,演出来的角色是单一的。虽然看着这个女孩挺好看的,演得也还可以,但在我心里不那么饱满。
黄蓉我是尽了力的,我不看武打小说,也不喜欢打来打去的那种,我也属于小时候看黄蓉的,你那时觉得黄蓉真是聪明,你会很喜欢那个女孩。我那个时候还偷家里的钱去买她的画册。她是种敢爱敢恨的性格,跟我有一点点像,我没她那么聪明。
每次演完一个角色,结束一部电影,你得回到平常生活当中,但是每次你会找不着你自己,因为一个角色留在你身上的东西太多了,长年累月下来,你本身的性格会随着你演的角色的性格去增加或者去改变。
唱歌
我觉得唱歌相对于演戏来讲是更加个人化的东西,唱歌和演戏对我来讲是一个道理,就是去表达,我又是属于在平常生活中不太会去表达的,我所有表达都在角色里和歌里,其实在生活里我挺无趣的,也不太能跟人交流得那么好。
“宝贝”在重庆第一天放的时候,下面就有个观众对我说:周迅你还是跟以前一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这句话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想起来了,从去年开始。去年对我来讲非常特别,有很多东西在我记忆里面已经放在那里了,那一天晚上我就说,对啊,我小时候就是这样的,我怎么样把这句话给忘了呢。我觉得以后我还是会这样吧,就请大家原谅原谅吧,就让我把唱歌当作我的兴趣来做吧。
在唱歌上我还是会坚持自己的原则吧,不会因为签了唱片公司,他们给了我不喜欢的东西我就会去唱。原则就是唱我自己喜欢的,你不要逼我,不能因为这首歌有市场啊,就要我去唱。
生活
前几年一直在工作,我现在特别希望把自己的速度放慢。我喜欢工作,能够在工作中找到乐趣。但我也是一个无规划的人,喜欢那种不确定性的东西。就像出去旅游那样,有些人是安排得满满的,今天我们要到哪里,明天要到哪里,我比较随性,首先要睡到自然醒,醒了之后再想要干嘛。
拍完“宝贝”后,我去了一次云南,呆在那里整天不动,晒晒太阳、胡思乱想,我觉得这样很快乐。我有个习惯,喜欢到处乱看,也不是看什么,就这样看看。以前我会坐在马路上看人,现在也会,就坐在那里看。
现在我慢慢看一些书,会看得很慢,这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会慢慢看,然后去听听音乐。小的时候你会觉得看书很烦,现在有一天,你自己在床上躺着,觉得洗个热水澡看本好书是多幸福的一件事啊。
音乐现在听得比较软,爵士啊,听以前很老的卡朋特啊,六七十年代的。现在还喜欢旅游,喜欢到一个新的地方去,以前不愿意走,现在喜欢到处去看看。
春节是和一家人在北京过的。我特别希望我爸妈能出去旅游,希望他们有个愉快的晚年。他们现在已经不要求我一定要结婚要有孩子,已经不太要求这个了,现在他们惟一要求我的是要健康快乐。不结婚不生孩子,对父母来讲,当然会觉得有些不完整,但是对于现在社会来讲,这个不是最重要的。我在想象,我特别老的时候,我有幸有孙子,跟他说:你看你奶奶的照片,年轻的时候有多美丽。那个画面是特别温馨的。
感情
如果有不开心我会和朋友在一起,我的朋友也都是比较自我的,大家在一起没什么负担,想走就走想来就来,想干嘛就干嘛。我们前段时间聊天还说到,自己快乐不是很重要的,只要身边的人快乐就会给你很多感动。
去年对我来讲是比较特别的,那不是伤害,我刚才也讲,人在最痛的时候是最好的时候,你能看到很多东西。两个人不在合适的时间碰到不行,两个人在合适的时间碰到但不是同路的那也不行,必须是一句老话说的,天时地利人和,碰到了,好了,你们两个就在一起了,一辈子了。这必须是顺其自然的。我和亚鹏现在也会打电话,我觉得两个人曾经在一起过,分开也不要互相为敌,这是个过程,两个人也是曾经快乐过。这就够了。
有时候一些事情对于我来讲是无所谓的,但我会顾及到我身边的人,比如说喜欢你的影迷啊,你给他们肯定要一个正面的影响,不管怎么样。因为我们小时候也有偶像,小朋友总会学点什么,所以有时候我会为他们收敛一点。但是基本上,我还是比较自我的。
我今年没有把自己排得让我喘不过气来,我现在需要的是呼吸,需要看一些东西,3月份要拍的少红《绝对隐私》里的一个戏,拍完之后没有让我怦然心动的那种,那我就走了。我不想让自己永远在跑步永远在前进,我希望自己可以缓一缓。(本报驻沪记者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