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然销魂
王家卫数年如一日精心打造的《2046》在戛纳放了一记哑炮,志不在此的陪客《大事件》,反而出人意料获得所有人的赞誉之词,世事当真奇妙!
《大事件》“批评”王家卫
《大事件》在戛纳放映后,一向挑剔的西方影评人竟找不出什么碴,更有甚者惊叹曰:“这是我看过的香港最好的类型电影。”
究竟《大事件》倚靠什么征服了观众?创新,毫无疑问,正是创新。
《大事件》中,传媒是非常关键的侧重面,亦是贯穿全片的主线,通过传媒对一次警匪交战的现场直播,把传媒力量与电影故事如此密切联系,《大事件》或许不是绝后的,却绝对是浩瀚港片里空前的。
而王家卫却埋首沉溺在自己的宇宙里(张曼玉所言),喃喃自语的人物,扭曲变形的镜头,弥漫颓废凄绝气息的画面,一成不变的旁白,恍惚飘渺和神经质的强烈到无法抑制的个人风格。就好像白鸽,教堂、双枪、喷泻的子弹是吴宇森最真切的写照一样,这些极具风格的特征,都是王家卫赖以成名,令人沉醉的东西。遗憾的是,吴宇森在新作《致命报酬》里没能摆脱过去的阴影,王家卫也只能在《2046》里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自己,一次次心血努力沦落为一次次的克隆复制。比较而言,张艺谋转身投入商业路线其实未尝不是好事,至少他正在改变,这也是另一种方式的创新。
史无前例的长镜头
从新意而言,《大事件》仅只是剧情就已做到十成十新颖。试问曾有几个电影想过像《大事件》这样,让警匪对峙成为电视台的直播节目?
片中警匪对峙的场景集中在一栋大楼的狭窄背景里,走廊楼梯皆尽都成为暗藏凶险杀机的场所。杜琪峰沿袭一贯的拍摄手法,把电影故事压缩得紧紧的。两帮匪徒的狭路相逢,故事从开始到结束也在一天之内,隐隐传递出宿命论调。固然,这一切都给人熟悉的,也是杜琪峰原汁原味的执导手法,表面上似乎毫无新意可言。
但是,犹如片中匪徒和警察不期而遇的遭遇战,该片史无前例地租用全港共160尺的拍摄轨道,加上高达25尺的重型吊臂以适应拍摄角度的需要。如此的拍摄办法即便是在全球恐怕也是难以做到,为此杜琪峰曾专程请来《指环王》的摄影师,对方却因难度太大而打了退堂鼓,最终由本土摄影师齐心协力完成。而这个长达七分钟的长镜头创下了香港电影史上单镜头运用长度的记录。倘若缺少对艺术极限的追求,杜琪峰怎会冒着惨败的危险做出如此极具风险和难度的决定。最终,这个匠心独具的长镜头获得了极其震撼的影象效果。
长镜头一向是导演们不敢轻易尝试的拍摄手法,极容易出现干涩枯燥的副作用,画面之沉闷会直接导致观众昏昏欲睡。当然,历史上运用长镜头成功的例子也不在少数,譬如吴宇森《辣手神探》开场的茶楼枪战中,周润发飞身滚上桌子再直扑而下逼到匪徒身前的镜头就是成功范例。但那个长镜头费时尚不到一分钟,而胆敢像杜琪峰这样拍摄七分钟长镜头的恐怕绝无仅有。
杜琪峰自身就是香港最顶尖的导演,《阿郎的故事》,《枪火》和《PTU》等无数经典作品均出自他手,如今能站在这些难以逾越的经典之上继续求变,锐意求新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
拒绝不思进取
一名不思进取的导演是不称职的。没人能把一道菜吃上一辈子,一位导演也不能单靠一手绝活纵横一生。除了杜琪峰,徐克亦是香港最有创新意识的导演,从十多年前香港电影新浪潮的佼佼者,到现在颇见英雄气短的尴尬局面;从十多年前的《蜀山剑侠》到两年前的《新蜀山剑侠》,我们看得出这位“鬼才”导演从未舍弃创新的念头。尽管《新蜀山剑侠》惨遭滑铁卢,但“百变”徐克对创新的执着却让人心生敬意。王晶同样也是红极一时的娱乐片大导演,可是当他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后,譬如《2004精装追女仔》等影片一再重复过去,结果就是观众大量流失。
任何顶尖电影人,只消裹足不前,时代潮流会自然将其淘汰,《大事件》从积极意义上证明了这一点,从这个意义说,它的上映亦是香港电影界的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