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首映在即,为了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该电影,日前,记者采访了《英雄》与《十面埋伏》的编剧、新锐小说家李冯,他透露了从剧本产生到电影拍摄过程中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
《英雄》还没开机,《十面埋伏》的写作已经开始
信息时报:《十面埋伏》编剧撰写及电影拍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李冯(以下简称李):《英雄》还没开机,《十面埋伏》的写作已经开始,当时还不知道前者最后的反应会怎么样,主要是凭的一种热情,对这种题材当时是意犹未尽,在去敦煌采景的途中,主要还是在谈《十面埋伏》。如果后来《英雄》票房不好,《十面埋伏》可能就会泡汤,或者变成小制作。去年剧本有了轮廓,剧组本来打算去乌克兰拍秋天,但由于是在非典时期,我们被乌克兰拒签,在当时只好修改剧本,以为电影会夭折,但也只好硬着头皮去改。当时真的很痛恨非典,把电影背景确定在唐朝就是非典时期定下的,其实这部电影的时代背景不是太严格,放在什么朝代都没问题。
信息时报:电影与剧本有什么出入吗?
李冯:电影我已经看过了,电影与剧本相比加了一场戏,就是刘德华与章子怡的一段,在牡丹坊里跳舞,刘捕头捉拿章子怡这段的武打动作设计属于完全原创,舞蹈加格斗,刘捕头手弹黄豆打鼓,这段大戏加上去之后整个电影首尾呼应,非常流畅。总的来说,剧本已经很充分,导演只需要按照剧本按部就班地做就是了。
信息时报:几位演员的戏分相比谁的更多?
李冯:刘德华、金城武和章子怡的戏分差不多,章子怡是枢纽,三人之间都有很多对手戏。
信息时报:对这几个演员有什么特别的印象?
李冯:这几个演员都很有亲和力,没有因为自己是大牌就怎么样,对章子怡的敬业精神印象比较深,有一段老师编排的舞蹈动作,章子怡已经排练了两个月,但后来因为剧情的需要那套动作被全盘否定,重新编排,她毫无怨言,令人钦佩。
张艺谋才是真正的发烧友,他非常喜欢武侠小说
信息时报:无论是在好莱坞,还是在港台、大陆的影视界,好剧本都属于稀缺资源,而你的两部剧本都非常成功,你会从此走上编剧的道路吗?
李冯:不会,虽然编剧与纯文学的收入差距很大,做编剧也很好玩,但电影是一种团队的工作,我在里面作为编剧纯粹是一种工作,而纯文学才是我的爱好,我从写小说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做编剧得不到的快乐。
信息时报:偏爱古装武侠题材吗?
李冯:普通发烧而已,金庸、古龙和温瑞安的小说基本看遍了,张艺谋才是真正的发烧友,他非常喜欢武侠小说。
信息时报:还会与张艺谋继续合作吗?或者其他人?
与张艺谋合作下一部的电影暂时没有谈,但和其他人的戏在谈,还没最终确定。
《十面埋伏》剧情会比较充分,也希望遗憾会少一些
信息时报:你是《英雄》《十面埋伏》的编剧,应该说对这两部电影都有发言权,你能不能对这两部电影作个比较?
李冯:《英雄》是个主题型的电影,而《十面埋伏》不同,它讲的是情感戏,很多人性的因素在里面,两部电影结构不同,走向也不同,如金捕头追小妹三天等等。
信息时报:有人说《英雄》情节太过简单,并且模仿《罗生门》,而《十面埋伏》可看作《英雄2》,你对此有何回应?
李冯:其实故事编出来之后才发现和《罗生门》有些像,但从故事结构来讲,你很难对前人有什么超越,关键是内容与结构能否相容,我觉得我们的故事结构与内容结合得比较好。由于没有经验,《英雄》的剧本开始设计了两小时的故事,最后因为各种原因删减后变成90分钟多一点,就因为这个,《十面埋伏》的剧本充分考虑了这一点,所以剧情会比较充分,也希望遗憾会少一些。
信息时报:此前有报道说你认为剧本比电影好,有这么回事吗?
李冯:我不是这么说的,因为当时和记者谈得比较多,他可能记不下来那么多,结果就概括出了这样一句话,其实我的原话是说:最开始有了一个母版,然后剧本出来了,最后是电影小说,剧本的台词是很精练的,因为必须给演员发挥的空间,不可能写得太详细,那些都是很好的演员,要给他们空间,而电影小说就比较细致,心里描写的东西比较多。见习记者 梅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