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同寻常的独家对话
张艺谋事业、感情、生活全说了
对话双方:张艺谋导演 VS 《明星.BIGSTAR》记者 张海颖
专访次数:6次(其中群访2次)
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审视张艺谋,这个人和他的作品给中国电影带来了非同寻常的冲击和影响。对于名人,人们总是对他身上的一切都感兴趣,张艺谋身上有太多的话题。
3天时间里,记者总共见到张艺谋6次,其中有2次是独家专访,2次是和全国媒体群访,1次是在《十面埋伏》首映庆典的舞台上,1次是在首映庆典后的庆功宴上。在记者采访张艺谋两年多的时间里,发现张艺谋这次的变化很大,这次的他更加在乎自己的形象(在记者见到的这6次张艺谋时,他都换了不同的服装,这是前所未有的)、更加商业化了(凡是《十面埋伏》的宣传活动都参加外,还参加了一场和其他商家联合推广电影的活动)、更加聪明了(不论面对记者提出什么刁钻的问题,他总能解答自如)……他的这些变化的背后,是因时度势,还是真的改变了自己?
.电影篇.
国内记者对于老谋子拍《十面埋伏》的好奇集中在他为什么要重复自己?
很清楚地记得在戛纳电影节时,一位外国记者在问张艺谋之前先讲了一个故事:汤姆克鲁斯在日本拍《武士》时为了体验生活练“剑道”,但看了《英雄》后很失落地说“咱还在这儿干嘛呢,人家都把东方的功夫、艺术拍成这样了,我们还在这儿耽误什么功夫呢?”。于是他问张艺谋“通常外国导演在拍了一部大片后再想要拍一部大片,中间也得隔上几年,你怎么第二年就又来一部”?为什么这么快就要再拍一部大片这是国外记者的好奇之处,而好奇的背后是一个质疑,你这样一年一部能够保证质量吗?
《明星》:《埋伏》能够保证质量吗?它的剧情足够吸引人吗?
张艺谋:看《十面埋伏》,你直到最后一分钟都不知道飞刀要杀谁!它始终有这么一个情节链条在里面,这是我少有的一部情节复杂的电影,我以前的影片情节都比这简单。
因为《十面埋伏》没有上映,而真正看过完整《十面埋伏》的人只有曾经参加戛纳电影节的极少数人而已,但是此片自从在戛纳首映之后,关于它的各种评论都来了,《十面埋伏》是否就像某些媒体所报的那样,它的内容空洞,并不完美?对于敏感问题,张艺谋回答得很是巧妙,“我不同意有些媒体的这种评价,我老开玩笑说,有两句话是永远可以成立的:一个是说‘这个故事有点空’,一个是说‘这个人物还需要加强’--这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说法,而这样的评价本身就很空。我从来不针对这种评价去进行反思。当然他说不说是他的自由。影片中不满意的地方在每个环节都有。电影真的不是在100%满意的情况下完成的,它受到许许多多的制约,这就是电影的创作规律,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每个导演都会说:他可以或原本还可以做得更好。”
《明星》:为什么在所拍的电影中两次用到盲女?有何意义?
张艺谋:这就是一种巧合,没有别的意义。
张艺谋一直再说不会重复自己的影片,但是他重复了题材还重复了角色:盲女,《幸福时光》和《埋伏》中的女主人公都是盲女。为什么张艺谋在拍戏时对盲女如此钟爱?“这算是一种巧合,我从来没有想过拍《十面埋伏》要用《幸福时光》套路来拍。在许多武侠小说中,盲人和一些有残疾的人,都是身怀绝技的高手,我觉得这种人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我完全是出于这种思路来拍的。”
.生活篇.
张艺谋曾经这样评价过电影中的自己,“我不能说自己是中国最出色的导演,但我要说自己是中国最勤奋的导演。”所有的人都知道张艺谋的敬业精神,生活中他还有别的爱好吗?针对世面上各种评论他的声音,他是否感到有压力,毕竟当人难,当名人更难,最难的就是面对媒体上的各种声音。
《明星》:媒体的评论声音是否关注?
张艺谋:我很关注各种新闻,但我尽量不被别的声音所影响,创作要坚持自己的个性。
没有一个人不喜欢听奉承的话,相信不管是谁,即使做错了,被人骂上几句心里都会不舒服的,更何况是名人了。每次张艺谋在制作大片期间,媒体上关于他的报道也就多了起来,客观不客观的都有,人老是听着各种评论,他的思想会跟着改变吗?
张艺谋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详细回答:“我经常看报纸,家里定了好几份,我是个网络白痴,除了上网看新闻外,其他功能都不会了。我很关注各种新闻,包括娱乐新闻和其他新闻,我很理解记者这一行,尊重媒体的声音。有个别的人,有某种心态骂我两句也是正常的,一般情况下各种声音的存在都是合理的。自己尽量不被别的声音影响,不会因为他们说我什么,我会吃不下去饭,睡不着觉。我还是靠着自己的思想去做,只有认为自己是对的,才有激情去做,如果为某种评论来做,我一点激情都没有。如果是因为我看了一些报道或是文章,不管它是错的还是对的,让我惶惶不可终日,让我按照别的说法尝试,那我就认为这不是一个创作,这不是对别人不尊重或是忽视别人的声音,创作就是只有坚持自己才是个性,不管是对还是错,哪怕这个个性出来,大家都是一片骂声,要是没有个性,让人连骂的兴趣都没有。”
《明星》:为什么现在变得如此话多?
张艺谋:都是导戏导的,没办法!
熟悉张艺谋的人都说他以前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可是现在看他面对媒体记者还有导戏的时候,滔滔不绝的“侃大山”,让你觉得张艺谋简直就是一话唠。
他把这归结为自己当导演当的,“完全是因为导戏导的。我做摄影师的时候,不爱说话,沉默寡言,这个凯歌他们都知道。当上导演不能不说,不说就没法工作了,从人前说到人后,从开拍前说到开拍后,从制作说到发行,没办法。如果我现在不当导演、不拍戏了,我肯定还是不爱说话,我很高兴恢复过去的我。”
《明星》:小时候品学兼忧,画画非常棒,设想过自己会这样成功吗?
张艺谋:哪想过,一点也没有想过,我家庭出身不好,那时候根本就没有想过和奢望过什么,只是觉得能不错就行了。
《明星》:“你这么拼命工作,大家都很好奇,你的脑子里除了电影以外,是否还有别的东西?不工作的时候,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张艺谋:当然有别的,我和普通人一样,不工作的时候第一个爱好就是睡觉,我觉得自己永远都缺觉,然后就是在家里看碟,看新闻,找朋友聊天。
.情感篇.
许多年前,张艺谋和演员巩俐的爱情故事成为一时佳话,他们不单单是在电影创作上大放异彩。而当张艺谋和前妻肖华、巩俐的情感都画上句号以后,人们的目光便盯在了张艺谋第“三春”上,谁能让他“梅开三度”成了众人翘首以盼的焦点?但还是个迷,于是大家只有从他的口中了解一下他的情感世界。
《明星》:《埋伏》中有你的爱情观?
张艺谋:30年的爱情比不了3天的情感!
张艺谋和媒体曾说过《十面埋伏》不是战争性质的埋伏,而是情感上的纠葛,在影片中,金城武与章子怡相识三天就爱得死去活来,有人评价他们的感情发展得太快。张艺谋的回答表明,他在这部始终贯穿爱情的大片中渗透的其实是他的爱情观:“我不认为他们的爱情发展的速度不合常情。爱情有时候是非常理性的,但也是没有办法控制的。有时候,可能两个人在一起生活30年,也抵不过3天感情带来的撕心裂肺的感觉……”
《明星》:你的爱情观是什么?
张艺谋:我的选择和大家都差不多,平实普通就可以了。
在首映式庆典之前的媒体见面会上,有记者抛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来为难张艺谋,就是关于他的情感是否渗透在《埋伏》中,希望他能解释的详细一点。这个原本含蓄的问题被张艺谋直截了当地挑明:“你问我的爱情观是吧?这种类型的电影突然的人物是很极致的,我们俗话讲爱的很极致,可能是这种极致会产生很强烈的戏剧效果。我个人嘛,觉得跟在座都一样,还是普通,选择平实一点的。谁想要这么极致的?动作又拼命,一辈子受得了吗?”
《明星》:你选的演员都很像,你的审美角度都是一样的?
张艺谋:选演员都是出于电影镜头的需要。
从巩俐到章子怡,到董洁,再到徐筠。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她们长得很像,这是张艺谋拍戏用演员的审美观点吗?“我不觉得她们相似,都是大家往一块传的这事,要说相似,我认为只有一点相似,就是她们的脸盘很小,但这都是所有人知道的事情呀,脸盘小的人上镜头才能好看,我选择她们都是出于电影的需要。”
张艺谋自曝国外糗事:四碗汤的故事
三句话里看张艺谋
张艺谋惟一一次网络交流
披露成功之前的秘密--张艺谋母亲讲述过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