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候场的秦岚像个小孩子,和助理玩着笔记本上的游戏。可一旦站在镜头面前,一身淡粉色连衣裙的秦岚便透露出那种革命者特有的青春和亮丽来。她的眼神清澈而且坚定,仿佛置身于一个波澜起伏的大时代里,很是感染人心。
张锡瑗出身于一个大家庭,早年又和邓小平一起留学莫斯科,她与生俱来一种稳重和大方的气质。在周恩来和邓颖超的撮合下,这对开始还是假结婚的同志,成了真正的革命
夫妻。可惜张锡瑗死于一次难产,在邓小平的回忆里,曾经用“难得的漂亮”来形容张锡瑗。
秦岚穿着戏里的服装,带着一顶白色的凉帽,端庄地坐在一角,眼睛里透出干练和勇敢的光芒。秦岚对自己的扮相十分满意,她没想到演这部主旋律电影的造型会这么漂亮,三十几场戏为她准备了十几套戏装。
除了在《还珠格格3》中饰演美丽的丫头知画,以前秦岚演的也多是古装戏和爱情戏、偶像剧。而第一次上大银幕,便是要扮演青年邓小平的革命伴侣,秦岚在导演的调教下,发挥出了自己青春气质里的稳重一面。
“张锡媛是大家闺秀,是有名的才女,加上1928年她回国不久,气质里还有一种很洋气的东西,非常端庄大方,但是为了不要太引人注目,她尽量让自己打扮得平民化。”秦岚谈起角色便滔滔不绝。“在今天的这场戏里,张锡媛是从武汉来的,邓小平在码头接她,他们是很熟的好友,在国外一起学习过,彼此间有一种非常微妙的默契。在上海时,他们又一起假扮夫妻,这是真正的革命浪漫主义。”
秦岚是沈阳人,以前在学校里学的是会计。她性格一向很文静,是家中的乖乖孩。可一次在电视荧屏上滚动播出的一条信息改变了她的命运,那是一条全国“首艺杯”推新人大赛的广告。那时的她连打个询问的电话都声音发抖,报名都是好朋友替她去的。虽然她曾在小时候受过一些音乐的训练,可应付这类大赛,毕竟还是缺少经验。而且当时家里人很反对,父亲甚至丢下“你根本就不行,你要是能走出沈阳,我倒立着从阳台上走下来”这样的话。秦岚的自尊心被激起来,别人越是说她不行,她越是要争一口气。经过一轮轮的淘汰,秦岚终于上了领奖台。本来以前会哭的她,在奖台上却思绪万千,她决定到外面的世界去办更多更美的事情。
《邓小平·1928》是秦岚接拍的第一部电影,秦岚说,她没有压力,只有动力,还有创作的兴奋。她刚到剧组试妆时觉得戴头套不自然,当即就把头发剪了,并把黄头发染黑。经纪人在旁直着急,这会影响她以后接戏,可性格干脆的秦岚根本不听劝,完全依照自己的设想处理头发。
在《邓小平·1928》中,张锡瑗除了配合邓小平进行革命工作外,爱情戏无疑是一个重点。虽然秦岚出身于言情派,但那些感情并不等同于这种革命中的爱情,一开始秦岚极不适应,李歇浦导演在一边急着提醒:“不要笑得太甜了,不要太嗲了,注意眼神……”秦岚渐渐悟出了那种沉重而又美丽的革命爱情。
“张锡瑗和邓小平因为工作走到一起,有感情基础,也有共同的事业、共同的语言,那种感情是很甜美的。张锡瑗国外的留学背景,让她的感情表达方式比起同时代女性更加大胆一些,却又含有女孩应该有的羞怯,总之,我要表现出‘革命者的恋爱’。”秦岚的眼睛里透露出一种清澈的坚定。(文:苏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