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壮大的影视传媒产业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系统中不可忽视的构成单元。作为中国影视传媒业迅速发展壮大的基础性资源,高校影视传媒教育正逐渐显示出重要的意义。全国各大院校纷纷开设影视传媒专业,通过系统、严谨的学院训练,为社会培养具备相当水准的专业人才。但是在组织学生进行影视艺术创作与学习的同时,如何更好地让学生作品接触社会,如何更好地实现影视传媒教育工程的社会化,仍是亟待探究的课题。
为此,中央戏剧学院电视艺术系专门策划发起并举办了“中央戏剧学院2004学生影像作品展暨影视教育论坛”活动。活动于2004年10月24日至10月26日在中央戏剧学院逸夫剧场举行。整个活动共分三个部分:中国新锐电影作品邀请展、学生影像创作实践成果展和影视教育论坛。
中央戏剧学院学生影像作品展映是此次活动中颇具特色的一个单元,而在影视教育论坛中参映的香港城市大学学生作品也显示了相当的创作水平和别具特色的创作理念,开拓了内地学生的眼界,丰富了论坛的交流内容。届时顾长卫、方刚亮、杨超,刘浩四位导演亦分别携其新作《孔雀》、《上学路上》、《旅程》、《好大一对羊》与观众见面并与学生进行学术交流。
举办此次活动旨在展示中央戏剧学院的优秀学生作品,并通过邀请新锐导演及电影参映引入全新的创作观念,创造平等交流的学术氛围,同时还汇集国内影视界、教育界知名人士于一堂,以论坛形式共同探究当代中国影视教育规律,广泛联合社会力量,力促中国影视教育工程的建设,推动当代中国影视传媒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活动日程:
(1)10月24日晚(18:30——21:30,逸夫剧场):
开幕式,放映《孔雀》(顾长卫),学术交流
(2)10月25日上午(8:30——11:30,逸夫剧场):
学生短片展映(00班作品,共放映153分钟45秒)及创作研讨。
展映短片:
《夜》(巢琳,23分)
《莉莉11》(范伊丽,11分钟)
《永固牌防盗锁》(朱勇,25分)
《那一片天空》(郑挪,15分15秒)
《五十五公里》(王之,16分30秒)
《一夜间》(徐伊亮,18分)
《夏花》(桂冠,18分钟)
《少年未完工》(危笑,27分)
(3)10月25日下午(14:00——17:00,逸夫剧场):
学生短片展映(01班作品,共放映约150分钟)及创作研讨 。
展映短片:
《徐乐乐作品》(徐乐乐,18分)
《扶乩》(司达,18分)
《十分钟年华老去》(陆地,11分)
《洞天》(张冠仁,约15分)
《Beak and Claw》 (石皓天,约20分)
《分手快乐》(罗征宇,约20分)
《冷》(陈鲮,20分)
《河》(李晶,28分)
(4)10月25日晚(19:00——22:00,逸夫剧场):
放映《上学路上》(方刚亮)及学生短片(《永不消逝的电波》韩岩48分,《石榴》徐伊亮45分),学术交流。
(5)10月26日上午(8:30——11:30,逸夫剧场):
学生短片展映(02班、高职学院作品,共放映162分钟)及创作研讨。
展映短片:
《套中人》(周征宇,18分)
《眸上有心痕》(武艺文,12分)
《希望你在这里》(刘淌,29分50秒)
《夏天到北京来杀人》(蒋卓原,29分56秒)
《水中的孩子》(龙小山,28分)
《意乱情迷》(龙小山,41分55秒)
(6)10月26日下午(14:00——17:00,逸夫剧场东厅):
影视教育论坛。(期间放映香港城市大学学生短片)
(7)10月26日晚(18:30——22:30,逸夫剧场):
闭幕式,学术交流,放映《旅程》(杨超)及《好大一对羊》(刘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