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04年,对于低迷的中国电影市场是一剂强心针还是暂时的兴奋剂呢?张艺谋再次通过《十面埋伏》创造了票房神话,而冯小刚年底《天下无贼》也为这一年的兴奋画上了一个句号。比起张曼玉在戛纳获得的影后,马龙.白兰度的去世是否意味着美国老一代影星已经开始逝去,中国影星开始进入国际化呢?
一部《十面埋伏》尽管招致了不少批评,但这部电影的存在意义比起电影本身的内容
价值要多出几倍。从一开始《十面埋伏》把首映式作为一场演唱会来“玩”,就可以看出这场以电影为背景的全民娱乐游戏焕发的不仅是电影,也是人们对娱乐的一种向往。
在物质基本保证温饱的前提下,有更多的人愿意参与全民娱乐活动,而电影正是一种最为适合的载体。而《十面埋伏》在国内创造的票房神话则成为中国电影不能抹去的一笔,或许是一个具有里程碑一样的数据。而张艺谋携带两部武侠片进军好莱坞的象征意义也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标志。
虽然,还有大量的国产电影不能跻身国际电影市场,但是毕竟有中国电影进入了美国主流院线,在数千亿的大蛋糕面前,中国人是晚来者,但绝不一定是永远迟到者。
在2004年,中国的电影市场并没有被好莱坞所左右,虽然《特洛伊》、《亚瑟王》、《加菲猫》等十几部大片相继在国内上映,但是票房成绩并不像发行方所希望的,赚他个盆满钵满。这种大片被冷落的现状,已经表明了观众越来越成熟,这对于中国电影应该是一件好事。而面对2005年的电影市场将仍然是一个未知数,明年引进大片的数量将突破到36部之多,考验中国影人的难题还在后面。
马兰-白兰度的去世正在表明一个时代的过去,就如同在悲哀的2003年,张国荣和梅艳芳的去世一样,他们的时代已经落幕。但我们因为马龙-白兰度的去世,才发现那个苍老、衰老的脸旁的时候,当年那个英俊的小生已经不复存在了。时代在变迁,世界也在变化,有一天我们也会和马龙一样变老,在无奈的落幕与挣扎之中,一切还是周而复始地循环。当泪水浸湿了我们眼睛的时候,也许希望在新的2005年诞生。(子卿)
《十面埋伏》再创票房奇迹,角逐明年奥斯卡
《十面埋伏》的票房神话证明了中国人也能,商业大片不只是好莱坞的专利。看待《十面埋伏》不能从电影本身来看待,因为它特殊。批评《十面埋伏》也不能人云亦云,要有善意。
毕竟这是2004年的一个娱乐圈的“奇迹”。《十面埋伏》作为明年角逐奥斯卡的力作,将成为张艺谋夺取“小金人”的独门暗器。《十面埋伏》在美国上映时改叫《飞刀门》,但愿这次张艺谋不再失手。
《天下无贼》出手不凡
《天下无贼》在年底创造的神话,结束了中国电影在2004年的强势地位。但是只有张艺谋和冯小刚的繁荣,只是虚假的繁荣,中国电影需要更多的导演。而以刘德华为代表的港台艺人应该为中国电影的振兴做出更多的贡献。
马龙-白兰度去世
马龙-白兰度的去世是2004年最悲哀的事情之一,他是中国观众比较熟悉的美国演员之一。
进口大片票房惨败
《特落伊》和《亚瑟王》是2004年最可悲的两部进口大片,惨淡的票房不仅反映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变化苗头,也反映了中国影迷知识结构还需要完善,一个开放的民族必须从任何细小的事情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