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正文

张艺谋+张伟平:“二张牌印钞机”诞生的秘密(3)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1月28日14:38 南方都市报

  谁能想到,就在这个拍卖会前几分钟,影片的导演张艺谋和香港投资人江志强还战战兢兢地坐在张伟平身边直嘀咕:“行不行啊,这要流拍就没法发行了!”是啊,就连张伟平给自己成功的标准也只是500万而已!因为此前可参考的标准还是《我的父亲母亲》,25万。那一刻,谁也不能告诉张艺谋一个准确答案,成功还是失败。

  “事实证明如果不冒这险就没了那1780万!”张伟平至今回忆起当时的拍卖情形仍
然志得意满。更重要的是,他与张艺谋合作五部电影,从这次拍卖才真正迈出了电影营销有意识的第一步。“我当时就是一个目的,跟艺谋说《英雄》票房能达到1个亿,他目瞪口呆,说《卧虎藏龙》才1千多万,咱两千多万就行了……“

  《英雄》投资3000多万美金,这是史无前例的大投资,不论对导演还是制片人都有着莫大的压力,当时制片人除了张伟平,还加入了《卧虎藏龙》的江志强。此前,获奥斯卡多项大奖的《卧虎藏龙》在国内仅收获1400万的票房,这让两位投资人有点信心不足,“如果能有2000万票房就是我们的胜利,再加上海外版权费一起,估计能收回成本打平就行了。”但奇迹发生了。

  张艺谋在这部影片的拍摄中动用了最可能吸引观众进影院的视听资源,从影片四色讲述的方式和动作场面的设计等方面,尽一切可能为一部影片吸引观众准备好了前提条件。“多少年后,观众可能不记得这部影片讲的是什么故事,但他还能记起其中的几幅画面,这就够了。”张艺谋导演后来在《缘起》的纪录片中一再表述了他拍这部电影最大的理想。他与投资人空前地统一了电影的目标人群,那就是普通观众。

  《英雄》的成功是个案,因为它是张艺谋第一部武侠巨制,是一部空前注重形式的大片,是一部主题颇具争议的话题之作……正是这一切,为制片人张伟平之后展开一系列的电影营销宣传提供了极大的媒体关注。为了参加奥斯卡评选,《英雄》于2001年10月底选择在深圳南国影城(江志强投资)100人的小厅上映,最先出于防盗版的原因,张伟平采用了登飞机做安检等一些极致的手段,甚至查验身份证、每场只售50张票等,于是每天出现了排队还买不到票的情况,加上部分媒体看完后对影片质量与形式的判断成就了张伟平营销的第一步,而这一步完全是他当时的计划手册中找不到的。“防盗版取得空前成功后,也引起了社会对这部影片的高度关注,为我之后的宣传做了得天独厚的铺垫,从这之后我开始主动策划,才敢想到要拍卖音像版权。”

  张艺谋的保守注定他不能成为商人。他原以为张伟平的一句玩笑话最后变成了现实。张伟平是东北人,平日里爱与朋友“吹吹牛侃大山”,但他认定的事没有谁拦得住,在他认定《英雄》票房可能过亿后,又接二连三地推出包机、邮票首发式、人民大会堂首映等一系列宣传活动,最大可能地吸引了全国人民对一部电影的关注,营销费用也从国产片区区一二百万甚至为零,一下飞跃了几个台阶提高到1500万。它让中国电影人看到电影大投入、大营销、大回报的模式。

  西影华谊发行公司副总经理耿跃进这样形容:“将电影宣传变成电影营销,最突出的便是《英雄》。从行业来说,它的积极意义还是大的,它树立了一个模式。”

  3 “埋伏”之路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事实上,《十面埋伏》在国内的遭遇充分显示出二张效应——被媒体批评,相当于张艺谋这张牌倒了,但票房仍有1.5亿,因为还有另一张牌撑着——张伟平,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十面埋伏》为张伟平在“二张”品牌中奠定半壁江山地位绝对不假,正因为成功不完全是张艺谋的功劳所致,亦说明张伟平已具备担当得起批评的实力。“二张”组合有点牢不可破了。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十面埋伏》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