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正文

中国电影百年回顾 世纪情愁将何去何从?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4月04日17:53 观察与思考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用一架法国制造的木壳手摇摄影机和14卷胶片,拍摄了京剧著名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中“请缨”、“舞刀”、“交锋”等场面。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正式诞生。历史变幻,潮起潮落,几度风雨,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一百个年头。在这风起云涌的一百年中,中国电影凝聚了太多的故事和回忆、曲折和磨难、焦虑和希冀。中国电影的过去丝毫不逊色于同时期的任何一个电影文化发达的民族国家,而她今天的苍白和平庸让任何有良知的中国人都感到心痛和悲愤。中国电影今天
真的只能落在别人的后面蹒跚而行吗?究竟是什么压抑着中国电影的生机活力和汹涌澎湃的创造激情?中国电影究竟该何去何从? 这些令人揪心的问题会借着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的契机重新叩问国人的心头。

  100年,不只是个时间概念

  一百年意味着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即将跨入另一个新世纪。在这个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无数电影人在关注着中国电影的前世今生和前途命运。今年全国大大小小的和电影相关的机构、组织、媒体都在围绕着“百年诞辰”这个主题开展各种各样的庆典活动,迎接中国电影新世纪的到来。2005年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将在海南的三亚市举办,三亚市长明确表示第十四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将密切围绕“百年电影”的主题展开,剔除一切与电影无关的活动。许多网站和媒体及时推出了“百年中国百部经典影片”、“百年中国电影歌曲”、“百年百位优秀演员”、“百年百位优秀导演”的评选活动。中国导演家协会、各大电影制片厂将联合两岸三地的优秀导演监制和投拍一系列影片为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献礼。其中上海电影集团2005年重点献礼影片《鲁迅》已经投拍,了却了几代电影人的心愿。中国电影集团投资重拍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故事片《定军山》,让中国电影百年头接上了百年尾,更是意义重大值得期待。

  其实,100年不只是个时间概念,不是一个巧合的数字。中国电影几番沉浮,几度风雨,发展至今,恰恰到了选择立场、是进是退的关键时刻了。可以说世纪之交的中国电影正处在一个重要而关键的发展和调整时期,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如果把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中国电影的80年比作历史风云变幻、和社会政治一起波动大起大落的80年,那么上世纪80年代后的20年就可以比作暗流涌动、内力纠葛、多方磨合、寻求突破的20年。刚刚过去的20年的中国电影是自觉的、醒悟的、奋起直追时不我待的,中国电影追随着世界电影发展的潮流和步伐,从体制结构、艺术创作到产业状况各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不可否认中国电影距离跻身世界电影强国之林仍有较大的差距。当今世界影坛总的格局正在朝多极化的趋势发展,好莱坞一统天下的时代不曾到来,各国民族电影蓬勃兴起,中国电影在经历了辉煌、徘徊、低落之后,各方面力量正在谋合着改革的出路,承受着改革的艰难蜕变。未来中国电影是以骄傲的姿态登上世界影坛的高峰,还是继续做一只在泥泞里爬行的虫子,全倚仗于中国电影的生生不息的内在驱动力和外部宽广滋润的良性环境。

  十面埋伏,怎样突围

  今天环顾中国电影的生存和发展的现状依然让人觉得危机重重。电影产业体制的改革还在艰难摸索,电影产业化的观念和制度还没有真正确立;观众的欣赏口味和欣赏层次在日益提高,而国产电影的数量和质量与观众的消费要求仍不相适应,国产电影继续面临着国人的信誉危机;电影市场现状与市场潜力之间存在明显差距,进口影片与国产影片、好莱坞大片与普通国产影片的市场份额、票房份额严重失衡,国产电影之间的票房收入差距也在拉大;发行业、放映业与制片业利益冲突日益激化,屡禁不止到处泛滥的盗版影碟仍在残酷地吞噬着国产电影有限的电影市场;数字技术革命颠覆了传统的电影本体论,彻底改变了传统电影的传播和接收方式,数字时代的到来给今天的电影制作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和更新的美学观念。

  然而换个角度看危机也意味着机遇,压力也可以转化为动力。中国电影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目标就是解放生产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电影从业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建立一种公平的、开放的、竞争的产业环境和产业体制,使中国影坛成为各种人才和民间资本自由发挥才华和效能的舞台。此外,中国电影的管理机制也应该适应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将电影首先看作一种文化产业而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工具。党的文艺方针多次指出,电影应该实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但在实际的电影立项和审查的过程中,有关人员仍然过分强调了电影的思想性而忽略了电影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一些艺术质量低、观赏性差而题材和主题比较主旋律化的影片仍在享受着国家优惠条件的支持,而一些艺术质量和观赏性都比较强但思想主题不够主旋律化的影片的拍摄和发行却仍然可能面临种种阻力。结果叫好的不叫座,叫座的不叫好,使电影产业的市场规律“悬置”,严重浪费了国家有限的电影资源。

  立足本土,走向世界

  21世纪的前四个年头中关于中国电影的生存话语谈论得最多的当属市场运作、分级制度、中外合资、国际策略和数字技术等问题。这种舆论腔调迎合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的呼声,为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发挥了促进作用。但过分的外倾也让中国电影面临失重忘本的危险。在一片浮躁而喧嚣的声音中,多头资本运作的、瞄准国际路线的大片制作一夜间占据了中国电影风景线的最前沿。在华美的画面和炫耀的伎俩的包装下,以张艺谋为首的中国“殿堂”导演们把“中国电影”带进了国际卖场。然而这些脱离了中国社会现实的、歪曲和拼贴了中国文化的电影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空洞虚伪、矫揉造作的气质。不经意间中国电影在他们四处做秀的表演中正渐渐抽空灵魂,丧失自身。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优秀的文艺作品首先是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创造了票房神话的内容空洞的“声光秀”无法拯救中国电影的精神沉沦。 

  中国电影究竟靠什么来生存?纵观中国电影史,哪怕是历史最动荡、电影政策最压抑、受外来电影冲击最猛烈的时代,中国电影秉承其“立足当下、观照现实”的现实主义精神依然生生不息。好莱坞的光环无论多么灿烂,多么眩目,都无法代替国产电影给中国观众带来的观影体验。本土观众对本土文化的亲缘性和亲切感赋予了民族电影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正是广大的中国观众和宽厚的民族文化土壤在支撑着国产电影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电影人的成长。未来中国电影的繁荣必定首先要植根于原汁原味的现实生活和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生产出本土观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才能走出家门走向世界。很难想象一部连本国观众都无法感动的作品,是否能够打动全世界观众的心。尽管当下有些电影导演不顾艺术的真诚和良知,投机取巧地博取了一点西方的承认和好感,但这种媚俗和哗众取宠的行径掩饰不了其空洞无物贪慕虚荣的内心,必将遭受历史的嘲笑和淘汰。(徐红/文)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