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77号,在北京城区地图上,只被标记成一个红点。然而在众多的中国电影从业者的心中,那个红点几乎可以被放大成一座圣殿——这里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所在地。199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和其它七个广电部直属单位被合并整组为中国电影集团,曾经代表着辉煌与荣耀的工农兵厂标从此消失在大银幕上,取而代之的是中国电影集团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汉字。但是今天,当记者再次走进北影厂,探询它广为人知又充满神秘的历史的时候,从那些头发花白、话音颤抖的老北影人的眼中依然能读出曾经属于他们的光荣与梦想,“北影厂不在了,但是它的精神不会也不可能消失,它是中国电影的金字招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硬道理。”
在中国电影集团的规划中,通过置换土地的方式将在京郊怀柔建起一座规模巨大、设施先进、技术一流的影视基地,年内即可破土动工。北影厂现址的生产区则要在不久的将来进行大规模拆迁,取而代之的是中国电影集团的制片大楼、电影广场、星光大道和功能完整的电影大厅,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厂牌将从这里永远地消失……
历史上的辉煌
在北影厂的传达室门前,挂着一个小黑板,上面是领取挂号信和邮件包裹的姓名通知。陈强、葛存壮、于蓝、谢铁骊……总有一些熟悉的电影人的名字在上面出现。穿过北影厂的生产区,就是附近小有名气的北影宿舍所在地——“北影小区”,当年叱咤风云的老一辈北影人大都在这里居住。小区的主体建筑就是几栋外墙已经有些斑驳的塔楼。和今天那些明星大腕的豪宅别墅相比,北影的老艺术家们却安得其所地在这里度过了几十个春秋。“孩子们常说这里的条件不好,要接我们出去住,可是我们习惯了,每天吃完饭到前边的生产区遛遛,心里觉得踏实。这些年身边的老伙伴一个接一个地走了,转眼北影也要拆了……”电话那边,80岁的原北影厂副厂长朱德熊传来几声轻轻的叹息。
回忆是美好的,尤其在这些经历了北影辉煌岁月的老人心中,他们的思绪总是不能自己地回到半个世纪之前,回到1956年到1966年由他们亲手创造的“镏金岁月”中去。
然而,走过十年辉煌的脚步之后,接踵而至的便是十年的荒芜。记者试图去了解那段让人无法忘怀的历史,却没有人愿意回忆。当年的小关厂址如今已经变成了对外经贸大学的校址,新的北影厂则搬到了现在的所在地,北三环中路的蓟门桥畔。原副厂长张尔瓒告诉记者,“‘文革’期间,江青以保证所谓的‘样板戏’拍摄为名,将北影干部职工全部驱逐出厂,下放干校,同时将苏联专家帮助选址设计的厂区废弃,并于1973年重新建起了新厂。新厂的规模和设备看上去并不逊色,但是北影人的艺术激情已经被当时的文艺政策消磨殆尽。”
北影是如何二度崛起的?在记者的采访中,被大家反复提及的是一个时间——1979年和一个名字——厂长汪洋。
厂长汪洋对于重新启动闲置了将近十年的艺术队伍起到了重要作用。张尔瓒回忆说,“‘北影是一块金字招牌’最早就是汪洋提出来的,那段时间他一直住在厂里的,北影生产的每一部影片的样片他都要亲自审看,并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北影厂的历任厂长都做不到这一点。除了狠抓影片质量,他还特别重视人才,刘晓庆等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都是当时被他召入北影的。”
刘晓庆到北影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是张铮导演的《小花》。当时她的关系还在成都军区话剧团,汪洋在看过《小花》的第一批样片后,就给副导演黄建中下了命令,“把这个人留下来,调进北影,小黄,你想办法!”刘晓庆在她的回忆录中这样描写汪洋,“汪洋识才,爱才,善于用才。谁都知道,他思贤若渴。只要是人才,他会费尽一切心思,用尽所有手段把他们挖到北影来。他不停地建设、壮大北影的创作队伍。他好比是一个狡黠的厨师,永远拿着一把漏勺在沸腾的锅边上等着,只要有饺子或是汤圆熟了浮起来,他立即眼疾手快地把它们舀到自己的碗里。”
70年代末80年代初北影经历了它最后的黄金时期。这时电视业尚处于大发展的前期,电影仍然是第一大众娱乐媒体。经济改革在社会其他领域(农业、工业、和商业等领域)刚刚开始,电影工业还没有感受到市场经济的压力。1979年,全国电影市场创下了全民平均观看电影达28次,全国观众达293亿人次的空前记录。
1984年,电影业被定性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开始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国家每年给予各厂一定的流动资金辅助生产。其中北影获得的国家补助为380万,虽然电影每年的平均制片成本不断跃升,但是这笔金额始终没有增加过,到80年代末,每部电影的平均成本已经接近100万,北影所需拍摄资金与下拨流动资金的差额将近千万。由于电影业利润分配存在倒挂,制片厂年年亏损、还贷无力,银行态度消极,使“贷款制片制”也遭遇瓶颈。
一面是靠上级拨款和依靠制片利润投入再生产难以为继,依靠银行借贷制片也困难重重,一面是制片厂要完成上级以行政命令下达的拍摄计划,这种矛盾下,寻找系统外资金成为制片厂的唯一的出路。
北影的最后十年
1992年12月下旬,广播电影电视部召开了“全国电影工作会议”,公布了“中央三号文件”,名称为《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其核心精神是给企业放权。1993年1月5日,这份文件正式下发,国内的电影体制改革随即展开。从此,中影公司只保留“国外影片进口”的独家权利,各制片厂出品的影片可以自行处理国内外的发行销售事宜。各省市纷纷成立电影股份集团公司,原有的“出售拷贝”制度被打破,可以采取代理发行或收入分成等方式进行影片交易。
在电影改革进入关键时期的1994年,北京电影制片厂迎来了它的第六任厂长韩三平。上任伊始,韩三平便开始对北影厂的创作、生产、管理、发展方向等各个方面进行系列的调整和改革,成立负责管理厂内编、导、演、摄、录、美等创作人员的艺术创作中心,负责电视剧、电视片录制经营的制作公司,负责协助厂长指挥生产调度和对外合作拍摄事宜的生产办公室,负责对外宣传的《电影刊物》和《北影画报》两个刊物和宣传策划部。
对内部机制进行调整的同时,北影厂区也进行了改造和翻新,厂内四大摄影棚安装了配备现代化的照明设备和搭景条件,录音楼内引进了当时先进的SR-D数字立体声设备,拍摄《骆驼祥子》时的“西四一条街”改成了“明清一条街”,成为国内拍摄旧时代题材影视作品的基地。
“向市场要钱!”这是韩三平厂长在上任之后最常说的一句话——“北影要想继续发展,必须努力争取社会投资、融资。”与此同时,中国的民营影视公司开始崛起,但是电影制片市场准入的门槛相当高。传统16家制片厂以外的制片机构只有同这16家片厂合作才能涉足电影拍摄。于是电影厂的拍摄指标成了“奇货”,民营资本只能以“暗渡陈仓”的方式参与电影制片。所有16家片厂以外的投资方是没有“出品署名权”的,而是打“协助拍摄”、“联合拍摄”或“监制”字样。北影厂借助与他们的合作使其资金实力和生产成本的来源慢慢发生改变。1997年,冯小刚导演的电影《甲方乙方》“横空出世”,以3300万的票房成为1998年全国票房冠军,也成为北影历史最后十年的中的最大亮点之一。
然而中国只有一个冯小刚,《甲方乙方》并未能从整体改变中国电影整体滑坡的现状。就在同一年,李少红导演获得了华表奖“最佳影片奖”的作品《红西服》遭遇了市场惨败,全国票房还不足百万。李少红回忆当年的情况时说:“那段时间正赶上电影发行体制改革转型的时候,中影不再发行国产片子,地方的电影发行机构又在组建当中,所以当时的电影发行一片混乱,北影厂有8个戏都发不出,不知道怎么发,也发不动,受影响的不只是我一个,弄得措手不及,宣传和推广根本就没有,票房就受损失了。我觉得《红西服》票房不好,不是我电影本身的问题,而是它出现在了不该出现的时候。”
1997年后,电影改革进一步深化,民营影视企业走向成熟与壮大。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公司董事长王中军说:“现在我们和北影厂最大的区别只是没它那块地,没有50年的积累,其他都一样。”还在制片体系改革中徘徊的老牌电影厂的处境更加风雨飘摇。
留下一个“北影精神”
1999年2月12日,经国家经贸委批准,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直属的中国电影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器材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华韵影视光盘公司、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8家电影企事业单位组建的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在北京举行挂牌成立。
“中影集团成立以后,北影厂的建制和法人体系都不存在了,北影成为中影集团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所有的资源都融入了中影,进行了同类项合并。”韩三平这样解释北影和中影集团的关系。在集团整合之初,按照序列,中影第一制片分公司就代表北影厂,从1999年中国电影集团成立至今,每年依然有十部左右的影片是以中国电影集团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名义出品的。但是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按照序列编排的全资子公司正在逐渐变为股份合作公司,“引入不同资本,采用股份合作,和境外资本、民营资本和个体资本合作,是中影集团改革的方向。”按照“因业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先后成立了中影元申(偏重于电视剧的制作)、中影横店华纳(偏重于与外资合作)、华索(偏重于高新技术制作)等合资公司。
2004年初,一条发自新华社的消息在老北影人当中引起了震动,该篇报道称“北京电影制片厂在新的一年面临着乔迁之喜。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下属的这个有着50多年历史的老电影厂的制作部门,将一举迁往怀柔一个设备更先进的大型影视制作基地,那里能容纳更多影视题材拍摄。”有关北影要迁址的消息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虽然传了有两年多的时间,但始终没见有什么动静,可如今第一次有主流媒体对它进行了公开报道,所谓的“乔迁之喜”在很多人心中竟然变得“无比恐怖”。不少老北影人感叹,“拆了北影,我们不知道喜从何来,一块挂了50年的金字招牌,就这么随着推土机烟消云散了,我们心疼啊。”
将北京电影制片厂并入中影集团,让很多离退休的老北影人在感情上很难接受,“北影改革是历史的必然,我们都很支持,但是不能因为合并到中影集团就扔掉了这块牌子,这毕竟是一块‘金字招牌’啊,和国内其他电影厂相比,北影的品牌价值是最高的,如今厂子拆了,再过十年二十年,北影真的要变成中国电影史里的名词了。”
对此韩三平解释,北京电影制片厂作为一个企业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作为一种制片资源或者说一种精神还是存在的。中影集团不会丢掉这块金字招牌。
他还向记者强调,北影迁址迁走的只是制作部分,制片还在这儿,这个出发点是经济依据。北影现在的位置做摄影基地不适合了,也不划算,场地被限制死了。但是这块地儿可值钱了,通过置换之后他们将在郊区建设更新更大的基地。现在很多单位都在搬家,带来的是巨大的发展机遇,中间的差价是上百倍的,可以买厂房、买设备、买高新技术。
据悉,位于京郊怀柔的生产基地今年就会开工。比现在的北影生产区要大十几倍。韩三平介绍说,“现在北影只有四个棚,未来是20个摄影棚,每个专业棚都大的多,还可以吸引外国的制片商来拍片。所有资金都是通过置换产生的,没要国家一分钱。目前的厂址上会建中国电影制片大楼,建一个电影广场,有一条星光大道,有一个设备先进、功能完整的电影大厅,进行首映活动、新闻发布,再吸引外资公司到这里,形成一个“电影城”的概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