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正文

重庆电影史:枇杷山下电影魂 中国影史浓墨重彩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11:45 重庆商报

  《保家乡》、《塞上风云》、《东亚之光》、《日本间谍》、《气壮山河》……15部电影故事片,100多集新闻纪录片,作为抗战大后方,对中国历史来说,重庆是一段无法磨灭的记忆,同样,对中国电影来说,重庆也是无法抹掉的一笔浓墨重彩。

  从1905年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诞生,到上个世纪30年代的辉煌、40年代的战争与和平、80年代的百花齐放、90年代的新秀迭出,一直到现在的向国际影坛进军,中国电影在
这100年里,走过了一段相当艰辛的岁月。日前,记者从80高龄的重庆文史学家石曼处了解到,整个抗战期间,重庆本地共拍摄出品了15部电影故事片,100多集新闻纪录片。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电影,同样是中国电影史上无法抹掉的一笔浓墨重彩。

  枇杷山上的抗战电影先锋

  1938年10月,成立于武汉、简称“中制”的中国电影制片厂迁至重庆,拉开了重庆电影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制”在重庆枇杷山山腰上搭建了1000多平方米的摄影棚,枇杷山上的金刚塔也成了制片厂的标志性建筑。而当时的“中制”第一任厂长,就是

周恩来在黄埔军校时的学生郑用之。

  “中制”迁到重庆后,“顺带”吸引了当时的大批电影明星从上海来到重庆。知名电影人史东山、阳翰笙、应云卫、陶金、黎莉莉、朱铭仙、周伯勋、吴茵、周峰等,以及中国老观众非常熟悉的影剧界“四大名旦”舒绣文、白杨、张瑞芳和秦怡都曾在“中制”拍摄过电影。“1946年到1949年间,中国电影产出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电影,很大一部分得益于重庆舞台。可以这样说,《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源头在重庆。”

  “中制”迁到重庆后,在1939年至1945年的短短7年时间里,共拍摄了《保家乡》(1939)、《塞上风云》(1940-1942年)、《东亚之光》(1940年)、《日本间谍》(1943年)、《气壮山河》(1944年)等12部故事片和70多部(集)抗战实录片、军事教育纪录片、专题片、标语卡通片、歌唱片、纯新闻片等。1940年是重庆生产电影的高峰期,之后由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中国和外面的联系少了,胶片受到相当大的限制,所以在1942年至1944年间,作为抗战电影主要出产地的重庆拍摄的影片非常少。1946年上半年,“中制”迁至南京,之后又迁至上海,最终在1949年迁到台湾,成为台湾电影界的主力军。

  玄坛庙的中国电影基地

  抗战时期,与“中制”同期迁来重庆的,还有将厂址设在重庆南岸玄坛庙的中央电影摄影场(简称“中电”)。

  虽然迁到重庆后,玄坛庙“中电”基地拍摄的故事片只有《孤城喋血》(1939年)、《中华儿女》(1939年)、《长空万里》(1940年)等3部,但由于当时中国的新闻纪录片已经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关于抗日宣传和前线战事报道的国产新闻纪录片,成为全球新闻人关注的焦点,所以“中电”在拍摄电影的同时还出品了23部(集)新闻纪录片。记者 陈茜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