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电影市场又进入了红红火火的电影贺岁档,而贺岁片的“扎堆儿”现象和比拼大投资、大制作的现象引起了专家和电影人的关注,动辄上千万、甚至过亿的大制作给中国电影到底带来了什么呢?在日前举行的“发展天津电影产业暨创作研讨会”上专家和电影人,对这一现象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大制作影响电影产业链循环
著名影评家倪震说,鉴于中国电影业的现状,我们的电影不能鼓励大投资,像陈凯歌、张艺谋、冯小刚这样可以动辄投资上千万、上亿元一年拍一部电影的情况只能是特例。大投入、大制作在影片进入院线时必然造成高门槛,其后果是大多数中小成本的影片进不了院线,使电影的产业链不能实现良性循环。
谈到电影创作面临的低谷,谢飞导演认为,这还是体制上的问题,中国电影必须要走产业化的道路,实现股份化和企业化管理。“拍作品是重要的,但不是最主要的。去年中国电影的产量是二百多部,但真正赚钱的也就两三部,很多影片如果不是大制作、大投入,根本就进不了院线,观众也看不到。所以我们不仅要能种菜,还要学会卖菜。”谢飞说,对于好莱坞大片等大制作影片的挤压,中小投资的影片只能在发行上多想出路。目前,国内一些城市出现的一些数字化院线就是一个很好的发行渠道。
谈到当下正热的陈凯歌的《无极》,倪震直言,感觉有点像《十面埋伏》,人物和故事都有些弱。“毕竟电影还是‘叙事经济’。我们应该从‘韩流’中学习经验。举个例子:去年春节,中央台播《汉武大帝》,今年可能播《贞观盛世》,一个朝代、一代帝王是否有《大长今》那样的亲和力和冲击力?”言下之意,我们的电影还是应该多在故事和人物上下功夫。
电影局电影剧本中心的副主任苏小卫说:“中国电影一百年回头看,剧本是电影的灵魂与核心。”
创造本土电影赢利模式
在研讨会上,专家们除了在影片的创作、产业化发展道路等问题上发表各自的真知灼见之外,对电影的发行更加关注,毕竟电影具有商品的特性,最终是要走入市场的。中国电影研究所所长贾磊磊的“如何创作本土电影赢利的模式”一席发言给电影业界人士很大启发。“这个月四部国产大片都挤在了一个档期,我相信这四部没有一部能超过前年的《英雄》。有哪个观众能在一个月里连续看四场电影呢?”
贾磊磊认为,中国的电影工作者缺乏营销意识,而在好莱坞,一部电影在确定剧本的思路时就开始锁定放映档期。从近两年的电影市场来分析,目前我国的电影市场有四个档期———岁末年初的“贺岁档期”、二月中旬的“情人节”档期、“五一”、“十一”的黄金周档期和夏季的“暑期档”。冯小刚的“贺岁片”就是档期操作的很好的范例。“每年中影集团引进的大片有20部至25部,电影院一年有146天都必须放这些大片。而我们本土的电影又缺乏娱乐性,虽然我国的电影年产量很高,这两年都是二百多部,但能真正走入院线的只有不到20%,留给我们自己电影的时间非常少,而我们自己又缺乏营销意识。举个例子,去年‘五一’黄金周的档期竟然没有一部像样的国产大片,只好拿美国的《冷山》来支撑。”贾磊磊说。
“有人以为,国内的电影市场不景气,可以拓展海外市场,这是一个非常天真的想法。美国的电影市场对进口影片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可以说是壁垒森严,如果没有一千万是休想进入美国院线的。”贾磊磊如是说。
电影产业的基础是本土观众
与会的专家一致认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对于当前的中国电影是一句警语。尽管很多的国产大片在包装上都极其中国化,但骨子里和精神上却丧失了民族精神,这不能不说明我们的电影创作思路出了问题。我们的电影市场在哪儿?我们拍的电影到底给谁看?这是值得中国电影人好好思考的问题。
《电影艺术》副主编吴冠平认为,电影产业的基础是本土观众,“这涉及一个‘文化力’的问题,为什么美国的电影工业以及现在‘韩流’被称为‘无烟经济’,给这两个国家带来大量的收入,就是他们注重了文化力的辐射功能。而文化力是建立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释放文化活力的力量,其核心概念是服务于消费者,重中之重是本土观众。”吴冠平以周星驰的《功夫》举例,在拍《功夫》之前的十几年中,周星驰拍了大量的“无厘头”式电影。这些电影具有非常鲜明的本土特色,他的表演和电影语言在从香港到内地乃至华语区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更融入了很多年轻人的生活。哥伦比亚公司正是看到了这个文化的辐射力才决定投资《功夫》,而《功夫》也确实创造了票房神话,冯小刚的电影也是如此。
吴冠平说:“只有国产电影吸引我们自己,我们的电影才能真正走向世界。”徐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