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正文

回顾中国电影百年:第一声啼哭(1905--1929)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17:13 现代快报

  到本周三,中国电影就要过一百岁生日了。人活一百岁值得喜庆,树长一百年,枝繁叶茂。一百年前,中国人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拍成了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从那时到现在,中国已经拍摄了近7000部电影。让我们仔细端详一下中国这棵电影百年大树:它从幼苗到成材再到硕果累累,每一年轮的生长,每一季的搏动,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代代相传的中国电影人的热血和信念。正是他们的赤诚、智慧和创造,才使中国电影毫无愧色地融进了中华民族不屈不饶、顽强奋进的奔涌之河,绘就了波澜壮阔、撼人心弦的史诗,令我们每一个
中国人都有充分的理由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定军山》中国第一部电影

  1905年,适逢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鑫培60寿辰。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忽然获得了拍摄中国人自己的电影的灵感。对于当时的拍摄过程,当年丰泰照相馆的学徒刘仲明回忆:

  那时,在东交民巷,有个德国商人,开了个祈罗孚洋行,专卖照相器材。“我先在那里买来了一个大木箱,我们都管它叫‘活动木箱’,前面有个照相机镜头,还有个手摇把,一摇里面还吱嘎吱嘎地响,底下还带四条腿,像个板凳,把那木箱放在腿上,再安装上胶卷,就可用了。”

  《定军山》就是丰泰照相馆的中院里拍的,廊子下借着两根大红圆柱,挂上一块白色布幔。屋内成了谭老板临时起居的地方。那架号称“活动箱子”的摄影机,摆在了靠前院后墙边。由照相技师刘仲伦拍摄。虽然前几天练过几回,但真的上阵,仍显得有些紧张。一通锣鼓过后,布幔后闪出一个戴髯口、持大刀的古代武将来,这就是谭鑫培最拿手的《定军山》里的老黄忠,只见他配合着锣鼓点儿,一甩髯口,把刀一横,立成……就听见旁边有人喊:“快摇”,刘仲伦便使劲摇了起来,那时的胶片只有200尺一卷,很快就摇完了,算告一个段落。那时拍影戏,受限制很大,因是利用太阳光拍的,一早一晚、刮风下雨都不能拍。所以每天只能拍很短一段时间;就这样断断续续拍了3天。

  《定军山》是无声片,只用几个舞蹈武功动作场面,拍成电影。不过,当这部影片在北京的前门大观楼放映时,万人空巷。遗憾的是,《定军山》的胶片早已丢失,最流行的说法是在大火中被烧毁。丰泰照相馆和大观楼都着过火,《定军山》胶片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被烧的,是个谜。

  1926年,最早的四大花旦诞生

  早在1926年,上海滩上的一次评选就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四大花旦:张织云、杨耐梅、王汉伦、宣景琳。但她们的身世更引人唏嘘。

  张织云贫困而死

  张织云1923年考入上海大中华影片公司,主演无声片《人心》、《战功》。1925年转入明星影片公司,主演《可怜的闺女》、《空谷兰》等。被选为四大花旦之一后,张织云陷入了富商巨贾阔少的物质陷阱中,于1935年前后移居香港,后来生活潦倒,曾沿街乞讨,20世纪70年代在香港去世。

  王汉伦婚姻不幸

  16岁那年,王汉伦在哥哥的哄骗下,嫁给了东北奉天煤矿的张督办。婚后,她不得不放弃学业,随丈夫去当她的督办太太。使王汉伦不能忍受的是,她发现丈夫竟与日本妓女厮混,失望之余,她离开东北,重返上海。不久,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汉伦被郑正秋发现,请她担任《孤儿救祖记》的女主角余蔚如,一举成名。

  宣景琳艺龄最长

  被生计逼迫当过舞女的宣景琳是无声片时代另一位才华横溢的女演员。她出生于1907年,母亲家靠绣花为生,父亲是个报贩,在她出生才4个月就病死了。1925年,经人介绍她进入了明星影业公司做演员,拍摄《最后之良心》。影片放映后,宣景琳拿到酬金,就赎了身再也不做舞女。

  杨耐梅最放浪

  杨耐梅以表演妖冶放荡闻名,代表作有《玉梨魂》、《空谷兰》等。她曾创办“耐梅电影公司”,是中国第一位在公众场合暴露玉腿提袜子的女人。为了演戏杨耐梅不惜和父亲断绝父女关系。

  中国电影之父郑正秋

  1913年,由亚细亚公司出资、发行,新民公司负责具体拍摄的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诞生,由于当时男女不能同台,片中的女角都由男演员充任。虽然这部电影制作简陋,拍出来的都是远景,但中国电影最重要的奠基者郑正秋,完全展露了他的才华。郑正秋一生共编导影片40余部,以情节曲折感人为特点,对中国早期电影事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编导最早故事片

  第一部无声故事短片《难夫难妻》,讲述了乾坤二家想结秦晋之好,于是不顾子女意愿,请媒人代为奔走。经媒人甜言蜜语,此欺彼诈,又经繁文缛节,择吉成亲,拜天地入洞房。一对素不相识的男女逼成夫妻。

  拍摄的时候,郑正秋负责指挥演员的表情动作,各种的表演和动作,连续不断地表演下去,直到200尺一盒的胶片拍完为止。张石川则指挥摄影角度的变动,虽然镜头位置是永不变动的,永远是一个“远景”……而剧本虽然只有1000多字,但毕竟是郑正秋专门为影片创作的,所以郑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电影编剧和导演。

  主演最早喜剧片

  1922年,张石川、郑正秋等人在上海建立明星电影公司。明星公司成立之后,把摄制滑稽短片作为最初的尝试。翌年,明星电影公司推出《滑稽大王游沪记》、《劳工之爱情》、《大闹怪剧场》等三部影片。不过,最具意义的是《劳工之爱情》,它是中国最早的喜剧片,经历了80多年的岁月风霜后,胶片保存至今。

  郑正秋在《劳工之爱情》扮演男主角,虽然影片只有22分钟,却让所有观众捧腹大笑,在当时还引起了社会大讨论。虽然也是一部无声片,但这部电影已经出现了字幕,演员所有的对话都用字幕的形式来表现,而且,这部影片有了近景、远景,开始分镜头来拍摄了。

  鸳鸯蝴蝶玩进电影

  上世纪20年代初,当时最流行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引领了当时的电影潮流。从1921年到1931年,中国各影片公司拍摄了共约650部故事片,其中绝大多数由“鸳鸯蝴蝶派”文人参与制作,或是这一派小说内容的翻版。

  鸳鸯蝴蝶派小说是当时广受欢迎的以才子佳人情节为主的市民小说,包括言情、社会、黑幕、娼门、家庭、武侠、神怪、军事、侦探、滑稽、历史、宫闱、民间、公案等各种类型。1924年,《玉梨魂》被改编成电影,它是最早一部改编成功的。后期,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人物张恨水,还引发了一件中国电影史上最早的官司。《啼笑因缘》的改编权官司发生在1932年,明星影片公司通过出版社向张恨水购得改编权,计划拍成6集,并由全部无声黑白片改为部分有声加部分彩色,准备大捞一把。谁知,南京大中华影片公司正巧也有此意,并到当时政府的内政部门注了册。于是两个公司打起了官司,据说最后不得不通过很多人协调才将事情摆平。本版撰文快报记者胡玉梅李谷

  中国电影之最

  最早的影片《定军山》(1905年)最早的影院天津法租界内的“权仙电戏园”(1905年)最早的制片公司亚细亚影戏公司(1909年)最早的电影放映管理条例《取缔影戏场条例》(1911年)最早的故事片《难夫难妻》(1913年)最早的女演员严姗姗(1913年《庄子试妻》)最早的武打短片《四杰村》(1919年)最早的长故事片《阎瑞生》(1921年)最早的动画片《大闹画室》(1926年)最早的电影插曲《寻兄词》(1930年)最早的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1931年)最早的电影长系列片《火烧红莲寺》(1928年)最早的导演郑正秋(《难夫难妻》1913年)最早的电影学校“明星影戏学校”(1922年)最早的电影皇后胡蝶(1933年)最早的电影皇帝金焰(1932年)最早的电影理论专著《影戏学》(1924年由徐卓呆译著)。最早的女电影编剧濮舜卿(1925年创作《爱神的玩偶》)最早的女电影导演谢采真(1925年自导自演《孤雏悲声》)最早的彩色影片《啼笑因缘》(1932年)最早的以抗战为主题的故事片《共赴国难》(1932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13,000篇。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