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报举办的“新片实验场”活动中,记者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有部分观众表示,他们已经5年、10年没有走进电影院了,现在的大影城,整套服务就如同星级宾馆一样,环境音响等效果让人感觉不仅仅是在观看电影,也是在享受一种娱乐。
但在我省的大多数影院中,我们看到的仍然是这样一种状况:影院是那种四五百人的大剧场,冬天冷、夏天热,很多场次只有三五个观众;因为没有观众,“放不起来”的情况
差不多每天都在发生。
接受采访的我省电影界人士这样描述了我省影院目前的生存状况:大部分地级市老影院举步维艰,县级影院仍在坚持放电影的寥寥无几,部分与商场配套的新影城的成立,标志着看电影由单纯的看电影本身发展到享受时尚娱乐阶段。
老式影院举步维艰,有些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
一场电影三四个人看,连续两三天卖不出一张票,年轻人一年多不看场电影,中年人四五年没进过影院,这是当地媒体这样评价2005年年初烟台市区的电影市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十多年前的鼎盛时期颓败到现在的冰河时代,电影市场走到如此尴尬的境地,不仅仅是在烟台,其他地级市的情况也大同小异。济南新世纪电影城经理刘芝保透露,现在全省地级市除了少数新成立的现代化影城外,绝大多数老式影院在电影经营上基本处于“候鸟状态”:不能保证全年放电影,在部分大片二轮放映的时候,勉强能够维持一段时间,其他时间或者没生意,或者出租。而县级影院的状况更为糟糕,全省100多个县级影院,能够保证经常放电影的,有十个八个就不错了。现在大多数老式影院,仍然是上世纪80年代建立的,大厅破败,由于经营状况太差,不少影院甚至无法保证夏天空调、冬天暖气。刘芝保说,由于硬件环境太差,在不少地方,老式影院甚至成为脏乱差的代名词,“以前青年男女谈对象,比较喜欢看场电影,现在,谁再到老式影院谈对象,准黄!”
硬件不行能否靠软件弥补?根据烟台当地记者的调查,现在电影院的经营,仍旧一副卖方市场高高在上的姿态,服务态度与观众要求的有差距。狭小的卖票窗口、散漫的工作人员、简陋的配套设施,哪里有一点服务行业的模样?“影院员工的平均年龄都在40岁以上,你指望他们学礼仪变勤快露笑脸?大家干好干坏一个样,服务态度和经济利益不挂钩,奖金也不多拿,都拖拉惯了,不好改啊。”
商场影院崛起,要人气,要舒适
山东新世纪电影院线经理郭凤玉认为,现在我省影院破败的确实比较多,但同时也宣告了一个触底反弹阶段的到来,一批商场影院的崛起,就是最为明显的例子。三年前,潍坊泰华影院的建立,第一次为我省带来了商场影院的概念:建在商场的顶层,而不是单独的一座楼;场地是租用的,而不是投资建一座新楼;多厅、小厅,每个厅最多150个座位,而不是像老式影院的大厅那样一下子能装好几百人。
郭凤玉这样解释商场影院的崛起:影院要的是人气,观众要的是舒适,商场影院让这两点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商场影院,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影院选址形式,因为商场是一个城市人气比较集中的地方,影院实际是在借力。另外,进过新式影城的人,都会发现现在看电影和以前很不一样了,音响效果、座椅等硬件,都在向“星级”方面要求。有一个细节,以往观众进影院大多吃瓜子,而我省新建的几个影城,都只卖爆米花和饮料,不让带壳食品出现,影院越来越注重自己的档次。
从单纯看电影,到成为时尚娱乐场所
几年前,济南的电影观众看场电影,无非是有数的几个影院,影院的条件大同小异。现在在济南的年轻电影观众里打听打听,大多数人说他去看电影的时候,能很自然地说出“新世纪”三个字,新兴的济南新世纪电影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济南人看电影的习惯。而在我省的青岛、济宁、烟台、淄博、潍坊,这两三年内新建起来的电影城,也很快成为当地时尚文化的重要坐标之一。
济南新世纪电影城经理刘芝保解释说,诸多新影城的崛起,让观众很快感受到现在看电影和以前看电影的概念不一样了。以前看电影纯粹是为了看电影的内容,看电影处于“内容阶段”。现在电视、电脑的普及,让电影在内容上不再那么重要,观众能够走进影院,除了看电影之外,他要求的是一种时尚的娱乐方式。这种情况下的影院,硬件要按星级标准建,服务也要上星级。“不客气地说,影院的软硬件赶不上咖啡厅、星级酒店,对于年轻人来说吸引力就不大。”本报记者 倪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