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是2005年国产电影的一个惊喜,当顾长卫以胜利者的姿势手捧银熊,站在柏林电影节的颁奖台上时,我们忘了,这只是他的首部电影作品。与张艺谋、陈凯歌同属“第五代”的顾长卫,曾获得美国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提名以及“世纪百位杰出摄影师”等荣誉,但从《孔雀》开始,他以导演的全新身份出现在众人面前,以轻描淡写的姿态在各大电影节“兴风作浪”。《立春》是他的第二部电影,正如许多人所说,第二部作品也许是所有导演创作生涯中最艰难的一部,顾长卫对此直认不讳……
《立春》自3月中开拍以来,一直保持高度神秘感。现在,影片还有20天即完成拍摄,顾长卫终于首次开口谈论电影的种种——依然是小人物的生活百态,依然是对梦想的坚持和追逐,然而,身为第一女主角的顾太太蒋雯丽却不幸被丑化为体形肥胖的女歌唱家,“徒弟”张静初(blog)则“偷偷”客串了一个神秘角色。
解读1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六个小人物的大理想——“改革开放以后的商品经济,人的价值观也不同了,整个社会迅速地发展变迁,对小人物来说是有很多可能性的,每个人都经历了很多风雨,有很多意外的收获,也有很多永远找不回来的东西。”
九十年代 有最多的可能性,也最险恶
信息时报:上周末,你的第二部电影《立春》在包头召开了首次发布会,影片的进度怎么样了?
顾长卫:还要在包头拍10天,然后回北京拍10天,就全部完成了。不过这次的景点主要在包头。
信息时报:故事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顾长卫:是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的故事,10年的跨度,结束的时候就是2000年了。与《孔雀》一样,这也是发生在北方中小城市的故事,但不是以一个家庭为背景,只是因为一些故事把人物联系在一起。《孔雀》有两三段式的,这个没有,就是一口气说了10年的事。
信息时报:到目前我们只知道你的夫人蒋雯丽是影片的女主角之一,其他角色是怎样的呢?
顾长卫:《立春》一共有六位主角,是一个群像的戏。几位主角包括吴国华、焦刚、李光洁、董旋、张瑶(blog)和蒋雯丽。蒋雯丽扮演王彩玲,是这个城市师范学校的老师,一个心头很高,长相却非常平常——比平常还平常的人,但歌唱得好听。影片里会出现意大利歌剧、咏叹调和通俗流行的歌曲,例如《坏女孩》、《红日》等,属于那个年代的大众歌曲。她还为电影长了三十多斤肉,现在是剧组里“份量”最重的人之一。董旋演的小张老师住在王彩玲的隔壁,是一个幸福甜蜜的小少妇,每天春心荡漾。吴国华演周瑜,是一个老大不小的待业青年,三十多岁还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什么都喜欢,心眼挺多的,但最终还是依靠接父亲的班才得到一个算不错的工作。李光洁演的黄四宝是影片里的帅哥,看起来最像艺术家,从18岁开始考美院,到28岁还没考上。再就是焦刚老师出演一个文化馆里的舞蹈老师;最后是张遥演的高贝贝,是一个有点新人类的类型,非常年轻,20岁左右。
这些人物的审美、价值观、生活方式跟传统的社会大众观念是不同的,往往会受到社会偏见,但里面的人物常常为了理想和自己的愿望不择手段,虽然他们的愿望也是挺美好的。
信息时报:算是一群艺术家的故事吗?
顾长卫:他们不都是艺术家,嗯……我觉得主要说的还是人年轻的时候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吧。画画、唱歌啊只是符号,还是有关平民小人物的故事。那10年中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和膨胀,有最多的可能性,也最险恶。
《孔雀》的年代是很沉闷的,那是一个计划经济的年代,每个人的思想都是被计划的,大众的行为也是被规划的。后来是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以后的商品经济,在这样的情况下,人的价值观也不同了,整个的社会迅速地发展变迁,对小人物来说是有很多可能性的。每个人都经历了很多风雨,有很多意外的收获,也有很多永远找不回来的东西。
解读2
两部电影,两种情怀——“《孔雀》可能更有一种无奈和悲悯的东西,更有那种小人物伟大的生命力。《立春》则更多快的节奏,更多悲喜交集。”
张静初 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兴趣点
信息时报:《孔雀》里的“姐姐”和《立春》里的角色都特别理想主义,在两个不同的时代里,他们会有什么不同的发展和结果?
顾长卫:电影主要传达了小人物的故事,我还是不要说得太具体了,这样对观众也不公平。但我想说,这个故事也许发生在《孔雀》同一个城市,然而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物。《孔雀》里的张静初也在片子里出演了一个重要人物,虽然戏份不多,但是一个很有意思很重要的角色。她的戏份已经拍完了,不是六个主角之一,但也非常重要,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兴趣点,是值得期待的。(张静初的角色会颠覆还是延续“姐姐”的特质?)嗯……都有吧。 (与蒋雯丽有对手戏吗?)有的。
信息时报:观众对《孔雀》里几位演员的演技赞誉有加,会不会使这次找演员的过程更困难?
顾长卫:对。其实每次都会困难,即使熟练了,知道怎么做了,但下次再做的时候,也不要想着上次是怎么做的,这样一定会有问题。因为哪个作品都是独立的、有自己个性的。(怎么评价张静初?)她会很好的,她是一个很有灵气,非常用功的一个人。我觉得她会越来越好。
信息时报:《孔雀》结尾的字幕上出现了“立春”这个词,许多人因而猜测《立春》是它的续集,两部电影是完全独立的还是有某种关联的呢?
顾长卫:无论别人怎么说,如果我说就不这样认为了。有联系可能是因为它们是发生在同一个城市,而且都是关于平民小人物的奋斗和命运的故事。(编剧李樯曾经说《立春》是与《孔雀》同时构思的,会不会因此有某种关联?)《孔雀》拍完了,再拍一个与它相同时代同样环境同样家庭,就没什么意义了。任何一个作品都不能如真正现实的生活那么丰富,它肯定会有不足和缺憾,《孔雀》也会有,这就留给观众去丰富它。《立春》是完全不同的时代和人物。《孔雀》可能更有一种无奈和悲悯的东西,更有那种小人物伟大的生命力;《立春》则更多快的节奏,更多悲喜交集。
信息时报:有人说文学作品都是悲剧,那艺术电影是否也如此呢?
顾长卫:我觉得《立春》是悲喜交集吧。每一个人生命的过程总是悲喜交集的,总是有许多得到的东西,有的比理想的更好,有的跟理想的不同,但同时一定会失去。
解读3
有人认为,《孔雀》好是因为编剧好,但一部电影真的这么简单吗——“就如我过去做摄影师,有时候有人说你这个戏拍得真漂亮,我心里就明白,不是因为我拍得漂亮,是因为这个故事漂亮,片子好,你就会觉得这里有味道那里有情绪。每个人工作的侧重点不同。”
剧本与导演 有时候导演不干什么正事
信息时报:《孔雀》上映后得到评论界的一致好评,也引发了一场很有意思的讨论,有人认为影片的功劳应该归于编剧,你是怎么看待导演和编剧的分工?
顾长卫:笼统地说编剧是编剧,导演是导演,大家都是在完成一部电影。导演其实比较虚,有时候导演不干什么正事,剧本有人写,拍摄有摄影师,氛围的制造有美指,导演基本上没什么具体的事,就是把大家的想法整理整理。很难说清楚到底是哪一部分更重要,就如不能说这个人物就是演员演出来的,人物好与不好与剧本很有关系,但有时候剧本写得不好,也可以通过演员、摄影、美术等最终完成得有意思。很难说清楚,我觉得导演不是具体的职能部门,他只是来组织协调和布局,把握整个影片的观点,哪里需要多一点,少一点,与编剧和其他部门商量,怎样编排才可以更有意思。
信息时报:那你认为电影里讲故事的人是编剧还是导演?
顾长卫:都有。对于这个剧本来说,最初构思是与《孔雀》前后脚进行的,但具体写出来是在《孔雀》之后。李樯写剧本之前,我跟他不断交流,从他刚开始描述构思,然后我们就这个构思进行交流,比如说他觉得哪里好,我觉得哪里更有意思,每一稿我们都会进行这样的讨论。就如我过去做摄影师,有时候有人说你这个戏拍得真漂亮,我心里就明白,不是因为我拍得漂亮,是因为这个故事漂亮,片子好,你就会觉得这里有味道那里有情绪。每个人工作的侧重点不同。
信息时报:你曾说希望拍摄一些商业化感觉的艺术片?
顾长卫:我喜欢好看的东西,但我也是一个通俗的人。有时候,我可能偏于完美主义,要不就别做,要不就做得有点意思,这还不是咋一看有意思,是希望三年五年后还有人愿意提起,愿意买碟收藏,当重新回头看的时候还是觉得它有价值。
信息时报:你的第一部作品《孔雀》拿了柏林电影节银熊奖,但很多人认为第二部电影才是导演最困难的作品,你怎么看?
顾长卫:我也觉得是,反正力争吧,涉及到的东西更多了,例如它的成败好坏等,我们就尽最大努力让它好的可能更大一点。(还打算参加电影节吗?)大概九月份可以完成电影,投资方说希望参加威尼斯。专题撰文 时报记者 谭争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