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正文

洋精英为咱打工 中国动画对世界说:我们来了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11:04 兰州日报

  今年是中国动画电影诞生80周年。动画片曾是中国电影第一个走向世界的片种,也是中国电影在国际上得奖最多的片种,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顶峰,曾一度风靡海内外。

  近年来,有一大批制作精良的国产动画片陆续亮相,引起热烈反响。令人惊喜的是,这股国产动画新生力量不仅刷新了传统动画制作观念、运用了先进的技术和设计,更雄心勃勃地走出国门,向国际动画片市场发起强有力地冲击。

  洋精英为咱打工

  这次国产动画的崛起,原创作品占绝对主力,而且首次出现“中国人出钱雇洋精英打工,版权百分百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可喜现象。比如由环球数码400余员工全力投入,历时5年、耗资1.3亿元制作的动画大戏《魔比斯环》就是典型代表。该片幕后云集了世界电影魔幻之父让·纪劳,29岁即成为奥斯卡评委的国际名导格兰·柴卡等一批国际电影精英,其强大的制作阵容让《魔戒》、《金刚》的导演彼得·杰克逊都啧啧惊叹“值得期待”。早在影片初步完成时,《纽约时报》就以《中国快速进军动画电影产业》为题进行了大篇幅报道:“这部片子几近完美的画面,仿佛在告诉美国迪斯尼、皮克桑等动画公司——他们来了!”

  “拍动画片别说赚钱,就连保本也很难,因为买家不愿出高价!”这是过去经常能听到的抱怨,但上海一家动画影视公司却刷新了销售模式:在一集都没有制作的情况下,仅靠样片便获得4000万元的预收资金,完全收回了成本,这在国产动画历史上也是破天荒头一遭。与外国动画企业合作,除了能让更多的外国观众看懂中国故事外,还能借助合作方的有利条件,更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

  制作具备国际“大视野”

  《精灵世纪》、《魔比斯环》、《中华小子》是这拨国产动画片“复苏”的优秀代表,它们成功的背后有个共同点:在制作班底、运作思路上都具备了“大视野”,或多或少引入了“外援”,按国际商业操作规则进行运作。尝到“中外合作”甜头的张天晓说:“他们去年与法国进行了一次动画片合作,题材取自埃及。中国的动画产品要打入世界市场,就要大胆走出去,寻找符合国际市场的东西,同时依靠国际资金消化制作投入和支持可持续发展。”

  在学习先进市场推广理念方面,这3部国产动画片也进行了有益尝试。西方动画片往往还未开拍就已开始市场推广,影片的电影后产品往往与电影同步甚至在影片放映前上市。

  传统故事是主流

  在此番国产动画片“蜂拥上市”的大潮中,据有关方面保守估计,在今年内至少有100部左右的动画片将与观众见面。在这些动画片中,中华传统故事仍然是国产动画片的主打内容。

  央视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可谓国产动画片的“国家队”。继《哪吒传奇》之后,央视又力推另一部神话题材动画连续剧《东方神娃》,该剧故事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描述传说中女娲创造出的龙娃、凤娃,勇斗黑怪的曲折过程。以生动的形象,演绎神话故事,展现母爱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可贵

  20年前,改编自民间神话“沉香劈山救母”的经典影院木偶片《西岳奇童》(上集)引起全国轰动。此番上美厂导演胡兆洪耗时两年,在原有影片的基础上重新制作了《西岳奇童》。据悉,该片的创作班底拥有老道的动画片创作经验,在业内首屈一指。而《西岳奇童》的故事情节比《宝莲灯》更曲折和成熟,是一部带有励志内涵的动画电影。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7,000篇。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