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明格拉被徐静蕾吓到 给陆川支招千万别省胶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10:38  都市快报

  坐到安东尼·明格拉身旁时,陆川(blog)的姿态十足谦逊,徐静蕾(blog)却昂起高傲的头———这种姿态上的差别,也使两场对话有了不同的基调———陆川始终仰视着矮他一头的明格拉;徐静蕾却明明白白亮出论点,才不理会谁更高明一些。昨天上午,一场名为“安东尼·明格拉对话中国年轻导演”的论坛在银星酒店展开。

  明格拉VS陆川

  明格拉和陆川,有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是自编自导的电影人———明格拉已完成的全部20余部电影都是出自他的手笔,陆川迄今拍摄的两部电影也是自己编剧。

  有钱的和没钱的

  自己做编剧,陆川认为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节省胶片:“因为在编剧时,每一个镜头的画面都会出现在脑子里,这样拍摄时就会很有数。自己不写本子的导演,肯定会更耗费胶片。”

  这样的论点,在明格拉看来不可思议:“我拍片时完全不是这样,越到后来耗费胶片的现象越严重。对我来说,真正便宜的资源就是胶片。所以,每次拍片我一大早就会打开摄像机,然后24小时连轴拍。拍电影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每个情景都要记录下来,演员的每一次表演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电影,所以千万不要省胶片。”

  这样的铺张对于陆川来说难以想像,显然他目前做不到:“我拍《可可西里》时,制片方的预算是给我270盘胶片,最后部分胶片实在不够了,片方才匀给我5盘,再不多给。”目前,这是中国导演面临的普遍现状,安东尼·明格拉却从未体验过。

  老实的和老练的

  做导演,最重要的一点是顽固,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该妥协就绝不妥协。陆川的类似经验发生在拍《可可西里》时,经过与片方数十次的谈判,他才终于争取到现在的这个悲剧结尾:“每剪一版都有一屋子的领导看着,而且面无表情,那种场景总令我胆战心惊”。

  明格拉又给陆川支招了:“导演一方面要有好耳力,另一方面也要有装糊涂的本事,有些人讲话我们听,有些人讲话千万不要听。通常我很顽固,比如拍《英国病人》时,很多人反对把拉尔夫·范恩斯的脸烧伤,认为人们更喜欢看他帅气的脸,可结果却是,观众很接受拉尔夫的形象。任何反对艺术创作的行径,在我这里都行不通。”

  镜头后的和镜头前的

  话题从徐静蕾大热的博客开始,只不过明格拉的反应让徐静蕾失望了。很明显,明格拉是坚决的个人隐私守护者。

  明格拉说他这辈子都不会写博客:“我更愿意躲在摄像机后面,这样才可以留下一点隐私。关于我自己,已经有太多的内容让别人知道,如果再把别人不知道的东西放到博客上,那就太可怕了。”

  用“可怕”来形容博客,徐静蕾还是第一次听说,在交锋的第一轮,她险些乱了方寸:“我说过很多次,博客上不会是我100%的生活,只是很小一部分。至于为什么写博客,我想因为它是最简单的表达方式,不像拍电影时环境那么嘈杂。”现在新浪的明星博客(blog)里,徐静蕾是少数每天都更新的艺人之一,与其说自曝隐私,不如用自我宣传更委婉一些。

  低调的和自恋的

  从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开始,徐静蕾做了一个决定:以后的每一部电影,她都要同步拍摄纪录片:“镜头外的剧组太有意思了,有人在谈恋爱,有人在做游戏,还有人在外面哭了,我从来没想过在我工作时,身边发生了这么多事。”

  安东尼·明格拉第二次被吓到:“对我来说,拍纪录片的想法太恐怖了。我很怕其他人看着我干活,我更喜欢一个人工作。看来,我和徐静蕾小姐今后不能合作拍片,我会被你吓到的。”

  感性的和理性的

  第三次交锋,仍然没有交集。问题是:“电影中的爱情观是否代表着导演个人的爱情观?”

  徐静蕾重复着说过多次的话:“爱情本身是绝望的。如果一个人一生中只爱一个人,看似枯燥,其实却很美好。我拍《来信》,基本上是抱着这样的观点,这也是十年间我爱情观的转变。”

  明格拉的回答充满了男人味:“这跟电影制度本身的严格规定有关。很简单的例子,如果两个女人同时爱着一个男人相安无事,那称不上电影;只有当她们互相残杀,观众才认为这是电影。电影的原则是导演无法破坏的,所以电影中的爱情观与导演个人也没多大关系。我能做的只是,每天早晨醒来,对着空气说一声,‘爱情真美好’。”徐静蕾终于被逗乐了。

  (记者梅春艳 都市快报)

徐静蕾吧】 【陆川吧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