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文坛创造销量奇迹的王朔已经有7年没有文学作品问世了,蛰伏多年的王朔此次以编剧的身份重新出发,直接创作的电影剧本与其以前的小说有什么区别,为何会选择徐静蕾的新片《梦想照进现实》作为新的出发点,相信很多人都和记者一样,头顶无数问号。昨日本报记者通过影片的发行方采访到了王朔,他的回答尖锐如从前。
两个角色、一个场景是《梦想照进现实》最鲜明的特点,可该片无论从电影类型还
是从制作规模上,与同样由王朔操刀却没有顺利开机的电影《宫里的日子》有巨大的差异,同样是原创剧本,为什么在一年之间,王朔选择如此大相径庭的两部电影呢?在对记者采访的笔答中,王朔表示:“其实我创作这个剧本的初衷很简单,就是省钱,现在拍电影都要拍商业片,大成本大投资,可那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我觉得中国没有那么多有钱人,中国电影市场本身也没有那么大容量。而且我觉得电影好坏和成本高低没关系。”王朔的观点是,“大成本电影反倒受各方面的制约,反倒一般来说都是类型片”,他认为类型片对他没有任何吸引力,“因为它们全都一个表达方式”。
但是两个人、一个房间,并且还是一个晚上能发生怎样的故事呢?选择如此简单同时局限性又非常强的元素,王朔是否在挑战自己的极限呢?面对这样的疑惑,王朔显现出他惯有的自信:“我靠写字为生,但是我并不是每个字儿都是为了要讨人家喜欢。我个人认为没有大众这么一说,谁是大众?你说要讨大众喜欢,只能说是望洋兴叹,你说大众喜欢什么?谁都不能代表大众来回答。你别看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可是电影市场还非常的小,每年只有十亿的票房,跟香港那么小一地儿差不多。所以我写这个剧本也没什么准备,既不用采访谁,也不需要别人帮忙,就是把我很多的看法感想都写进去,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根本不用事先设计,自然流露就可以了。” 高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