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正文

“石头”疯狂票房也疯狂 小成本电影异军突起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7月07日10:05 大连晚报

  7月以来的影视圈,电影《疯狂的石头》(blog)是最热的话题。这部投资据说不到300万元的小成本影片,短短三天,各地票房就取下200万元,稳居新映影片榜的前列。在成都,太平洋院线所属的太平洋电影城的单日场次竟达到了19场。

  ◎小成本影片东山再起

  这些年来,影片投入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精,宣传也越来越卖力,已是不争的事实——这里边尤以好莱坞商业片和国内某些大导演的影片为甚。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今年奥斯卡颁奖晚会上,《断背山》《撞车》《黑帮暴徒》《一往无前》等小成本电影风头渐起,据说《撞车》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后,印制DVD碟片的人忙昏了头;《黑帮暴徒》的制作成本只有区区的350万美元,后期宣传费用则花了150万美元。这些影片不靠大场面,不靠大特技,只以那些发生在人们周围的普通事来打动观众和评委。

  国内也是一样,在今年的上海电影节上,《天狗》(blog)《光荣的愤怒》《疯狂的石头》,三部国产小投入影片几乎成为记者们除了明星以外谈论最多的话题,而前两部影片的斩获也颇丰厚。记者预计,《光荣的愤怒》今年9月从威尼斯电影节回来后,也将在票房上大有动作。

  ◎投资不是惟一的

  在经济学里,大投资收获大利润,小投资收获小利润,最后大家赚取的是市场平均利润,这几乎是一个铁律。但电影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它似乎要挣脱这个铁律。因为电影作为一个商品的同时,还是一种艺术品,人的因素在其中占有很大比重。剧本的艺术含金量,导演的才华、艺术积淀,演员的选择及表演水准,以及制作发行的技术含量,都将大大影响一部影片的最终票房价值。说到底,人力资本价值无限。

  所以,在电影票房这件事上,投资多少不是赢利多少的惟一因素,甚至不是最主要因素。好莱坞亿万元投资的大片遭遇票房惨败的比比皆是,投资几百万的艺术影片全世界争睹的例子也俯拾皆是。

  在上海电影节的“点映”活动中,宁浩导演看起来有点虎头虎脑,似乎不像个导演,而更像个恶搞别人影片的网络青年。一个现象令人印象深刻,就是他在影片放映前后的姿态和关注度。放映前,他很谦逊,记者也几乎不把目光投向他;放映后,他几乎带着这样一种表情出现——“怎么样?服我了吧”?而记者们的焦点也频频地投向了他。他可正是以作品说话的最好的典型。电影比的不是投资,而是艺术水准。《疯狂的石头》的票房飘红,已经给国内的小导演们打了一针强心剂。

  ◎宣传真的很重要

  电影是需要宣传的,小导演、小演员的影片尤其需要宣传。此前不见声息的《疯狂的石头》,突然在前不久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高调亮相,不仅导演宁浩和主演郭涛、刘桦、黄渤等到场,投资人刘德华也拨冗出席,当天抢尽了赴沪采访的记者的眼球。在电影节上宣传影片,向来是多快好省的手段,而刘德华的出场,无疑又让这效果强烈了许多。加上影片确实不错,借全国各媒体记者的口,这片子就在各地名声大振了。所以,影片的好看固然是《疯狂的石头》赢得开门红的首要元素,而记者们的免费吆喝,也是关键性因素之一。

  对于那些小导演的小成本影片来说,许多时候真的不是影片不好看,而是观众们根本不可能去看他们的影片。在许多院线那里,就掐断了这些影片与观众见面的机会。所以,小成本影片更应该好好宣传。在上海,记者曾与《光荣的愤怒》的导演曹保平先生有过较深入的交流。他对记者的这个观点非常认同,他还举了一位欧洲导演的例子,那位导演拍了部100万美元的片子,却拿出了500万美元来做宣传。

  不做宣传,或者没有能力和资金做宣传,是许多小成本影片出炉之后就进库房的根本原因。多给小导演的作品一些关注,多给小成本影片一些宣传,似乎不仅是投资和发行方的事,也是有眼光的媒体的事。愿成本不高而有艺术水准的影片的春天早些到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2,900篇。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