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的尴尬局面不是导演、演员、或者是发行方能够解决的问题,用曾经炮轰中国内地电影审查制度的香港电影导演协会终身荣誉会长吴思远的话说:“这不是可以一时谈得清楚的,因为它涉及的方方面面实在是太广了。”
本报记者连月来采访了各地电影导演、制片人、发行人等多方人士,他们各抒己见,为国产电影把脉开药方。
现状:“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崔永元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某些媒体发表的有关他称“中国电影堕落了”的言论表示否认。但他仍然坚持其于2005年12月在《解放日报》举办的文化论坛上发表的观点。用他的话说:“中国电影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美国华纳电影公司亚太地区副总裁艾秋兴说:“中国影片如《英雄》等片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我也看到了很不好的趋势—除了张艺谋、冯小刚的影片以外,华语片在中国几乎没有市场。其实,中国影片的市场容量是很大的,观众并不是只想看几个大片导演的电影,也想看点新导演的新片子。”
症结:审查制度和发行渠道
香港电影导演协会终身荣誉会长吴思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国产电影的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其中关键一点就是中国的电影分级制度一直没有出台,因为电影没有分级制度,国家电影局的审查标准不合理,一刀切的做法使得许多类型电影不能拍,从而限制了中国许多类型电影的发展。“导演和演员都很被动,如果政府的有关政策不出台,电影人再努力也没有用。”他也指出了多年都得不到解决的盗版问题。正是由于盗版问题而产生了许多深远的不良影响,直接导致了电影工业的萧条、观众的流失。
艾秋兴认为,国产电影在发行环节有很多问题。“要投入拷贝就需要花钱,如果发行商保守,只做50个拷贝就会严重影响票房。可是,中国的许多发行商并不想花钱推广国产片,他们只想发行进口大片,因为进口大片几乎是只赚不赔。而国产电影却需要花很大成本去开发市场。”艾秋兴继续说:“中国电影不能只靠一部大片就活一年。市场上需要各种类型的影片去满足口味不同的观众。”
《天狗》(blog)的制片人李虹向记者大倒苦水:“许多影院对国产小成本影片并不是很积极。”她说,这也不能怪影院,因为目前消费者的心态是与其花这么多钱看一部小制作成本还不如到电影院看一部好莱坞大片。另外,一些院线则提出过高要求,一定要主创人员去影院才放映。这样也失去了不少放映的机会。李虹最后说,这还不是电影院线的问题,而是目前整个市场对国产电影都有一种排斥心理。
药方:要从根抓起
因《疯狂的石头》(blog)而成名的宁浩导演说:“大量中国青年导演都在走影展路线,无法与观众见面,这对中国电影不好。现在只有外国人看得到那些影片。拍电影是给观众看的,就要知道他们的需求。”“导演只要考虑拍好片子就足够了。如今,许多导演既是投资者,又是发行人,这样对导演并不好。”他对目前中国一些导演包揽了所有活儿的现状感到不可思议。同时,他又提醒导演们:“观众不会顺着你的喜好,不要以为观众比你傻多少。因此,考虑观众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香港导演余伟国说:“国产电影应该重视本土化。电影要同观众有沟通,它是为观众而拍,而不是为自己的理想去拍的。”
吴思远最后说:“国产电影的病症应该从根上抓起,而不是从导演、发行渠道、或者观众某一个环节来解决的。”(刘文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