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正文

铺张的表达“压缩”的人物--析《好奇害死猫》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14:43 新浪娱乐

  《好奇害死猫》看了三四遍了,对这个电影的很多情节和表演,很喜欢,但对电影的整体感觉,却比较难以概括,总觉得现在这种叙事方式,既带来一些新奇的感觉,也有颇多遗憾,勉强就用“‘铺张’的表达,‘压缩’的人物”来形容吧。

  我第一次看《好奇害死猫》是《猫》在北京的申奥点映,看完,挺喜欢,尤其对胡军的表演,很满意。但一散场,跟我同看的军临天下的朋友们叽叽呱呱的说着自己的感觉,
有说很多地方“没看懂”的,有说郑重杀人“没逻辑”的,也有说一直就想看看怎么个“悬疑”结果“悬”到最后也没什么可“疑”的,也有说胡军、刘嘉玲演得好但宋佳廖凡更抢眼的,……。公演后,又陆陆续续看到很多关于《猫》的观影感受,五花八门,大相径庭,这使我不由得对这种“五花八门”有了“好奇心”,但我天生就讨厌猫喜欢狗,“好奇心”也就是浅尝辄止,说来玩玩。

  我觉得,导致这种五花八门的观影感受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因为《猫》这个故事现实感太强,所以,五花八门的观影感受,其实也就是观众在现实中五花八门的价值标准、生活感受的真实反映;其次可能是因为影片将一个简单故事讲四遍这种“铺张”的叙事方式,同时不得不“压缩”人物的表演时间与空间带来的解读困难,造成了观众对影片人物理解上的五花八门的差异;再次,可能是制片方在宣传时“悬疑”啊“惊悚”啊“激情”啊甚至“申奥”啊等等宣传主题对观众的观影心态有一定的诱导作用,但这些宣传重点与影片的表达重点有一定的差别,造成观众观影时心理期待的“落差”或者“错位”。

  我在看《猫》之前已经看了一些对影片的介绍,虽然大多数介绍遮遮掩掩的,但也足够让我对影片的“悬疑”无啥可疑的了,电影中四个主要人物,我一个都不喜欢,对哪个人物都没投入什么感情,所以,我在看《猫》的时候,主要关注的就是演员的表演,而且,情感上的不入戏,倒叫我看出一个简单故事讲四遍这种相当“铺张”的表现手法的好玩之处来。

  四段叙述,讲了四种视野,四种对同一个事件的不同感受,期间的差异,在我来看,其实也是一种挺有意思的表现元素。比如,陌陌看郑重与梁晓霞的“重逢”,因为她当时对郑、梁的私情不知情,所以,看郑重,只是显得不那么“开放”,眼神比较“收”,有点过于将太太的意见当回事——与梁晓霞说话间,好几次回头看看太太有什么意见,对梁晓霞么,有点突然看见一个亮眼的女孩,惊了一小艳的意思,挺正常,但这个男人好像也比较无趣;这段场景到了郑重梁晓霞的叙述中,郑重眼神闪烁,意味复杂,胡军将郑重当时惊怒交集又要尽量掩饰的心理表现得恰如其分;再比如,在陌陌的叙述中,数次表现陌陌坚信针对千羽的一切,是梁晓霞所为,这既使得后来陌陌去跟保安奋斗说“绑架”的事情显得顺理成章,也为郑重怀疑一切都为梁晓霞所为提供一种旁证——所谓旁观者清,陌陌这个“旁观者”都会如此推断梁晓霞的作为,更不要说置身事内的郑重了;在陌陌的叙述里,奋斗挺阳光,挺明白,挺质朴的——可能在对奋斗颇有好感的陌陌眼中,奋斗就是这个样子的吧,在郑重和梁晓霞的叙述里,奋斗几乎就没什么“戏”,这固然有电影说“故事”的时候,为“悬疑”而做的考虑,但是,其实也暗合了在郑重梁晓霞的视野里,就几乎没关注过奋斗的这种心理状态;甚至比较一下在郑重的叙述中和千羽的叙述中,千羽的不同神态气度,都很有趣,——郑重的叙述中,千羽大概就是郑重眼中的千羽,在千羽的叙述中,千羽才是更真实的千羽。

  同样故事,叙述四遍,自然要侵占不同情节占用的时间,看到那些在公演的电影中没看见的“剧照”,看导演、演员谈到对被剪掉的情节的遗憾,我想,被剪掉的不仅仅是所谓“尺度太大”的激情戏,还有一些能够使得人物更为丰满、更有说服力的场景吧,这使得现在看到的四个主要人物象是被“压缩”了一下下,一个场景,一个细节,甚至一句台词,一个眼神,都希望传递出尽可能多的信息,所以,看的时候,比较累。不过,这种“压缩”,对我而言倒无所谓,习惯了胡军比较细致而有层次的表演方式,也就很容易专注于郑重内敛而含意复杂的表达,而且,正因为表述的“压缩”,倒反而觉得更有兴味:能有一个空间,将自己的猜测判断加入剧中,将似乎因缺省了一些细节而显得象是在“快进”着的故事中跳跃过去的“空白”添补连缀起来。而为了完成这种“加入”,不由自主地就会随着故事的叙述主角的变换,也变换着自己的“视野”,只不过,因为这些人物我一个都不喜欢,所以,回想起来,好像我一直在以一种理性“进入”和情感“出离”的状态看《猫》,象是在做游戏,挺好玩的游戏。

  当我按陌陌的视角看《猫》的时候,就是一个平民家小姑娘的视角,对跟自己不一样的高楼住户挺好奇,对跟自己地位相近的保安挺亲近,对郑、梁的私情想探个究竟也有点反感,对千羽倒是颇抱同情。

  在郑重梁晓霞的叙述里,我似乎主要是站在郑重的视角来看的,一开始梁晓霞的随意、率性还是蛮可爱的,码头分手,也挺明智,但是,突然出现在美甲店,说实在的,我觉得大多数人站在郑重的立场上,都会觉得这个姑娘够可厌也够可怕的:别说是用了自己给的钱买了美甲店,就是一般人,跟一个情人分了手,当时他说“没事,分就分吧”,过两天一看,他搬你家对门住着了!他再说就是为了爱啊爱的,你也不大可能信,就算信了,你也不大可能“爱”啦。在看第二遍电影以后,因为更清晰的感到了郑重在弃梁而择千羽的抉择中,“责任感”的比重,所以,倒更能感觉到郑重对梁晓霞针对千羽的“恶行”的厌恶和恐惧——在他来看,梁晓霞就是要取千羽而代之,更能感到郑重对千羽的不断“维护”和无力维护时的绝望,甚至在完全崩溃以后,也是以一种近乎残忍的方式为千羽尽了最后一次责任——干脆将可能伤害千羽的情人给杀了。

  奋斗的叙述,篇幅比较短,但也足可以看到奋斗内心的渴望之纷繁复杂。

  在千羽的叙述里,对郑重的嗔怨,对梁晓霞的厌恶表现得不温不火,对奋斗的态度感受表现得就更淋漓尽致些。在我看,千羽对奋斗的心态,很了解,所以她才不避讳在奋斗面前做戏。而奋斗对千羽,不了解。在千羽面前,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数钱,除了将千羽对不知道到底是爱了自己的人还是爱了自己的“钱”的丈夫的怨念全勾起来了以外,是不可能改变一点点千羽对他的轻蔑的,奋斗在千羽面前的种种“要求”,在奋斗看来也许只是满足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美好欲念,尽管他知道是梦总要醒的,但在千羽来看,这更迹近于乘人之危的“要挟”,她可以为了自己的目的跟奋斗做这个“买卖”,但是,爱,免谈。实际上,在我看,千羽的阴谋,虽然最后害了郑重,但她其实倒是对郑重寄予“希望”的,不管是寄希望于郑重赶走梁晓霞回到自己身边,还是寄希望于郑重干掉梁晓霞同时也毁掉自己实现“报复”,她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郑重心目中的位置远比梁晓霞“重”,这一点,意味深长。

  虽然《猫》给我带来不少的乐趣,但是,更期待中国的电影工作者们,能拍出更多具有恰如其分的表达、丰满鲜活的人物的作品,那就是我们观众的眼福了。

  (文/吴明)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