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王全安:文艺片也可以左右逢源 只要能有感染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5日02:37 新闻晨报

  《白鹿原》成全《图雅的婚事》

  从2002年就开始筹备的《白鹿原》,由于原著的巨大影响,从筹备伊始,就受到外界极大的关注。然而也正因如此,《白鹿原》也成为了一个烫手山芋,无人敢接。

  王全安说,《白鹿原》可能是中国最难拍的电影之一。这个小说涉及的不只是洋洋洒洒几百年的历史,还涉及政治和性。导演吴天明(blog)陈凯歌张艺谋都曾经想拍它,但始终没有获得电影局的剧本立项。“这次经过一番努力,电影局终于给我们立项了,但是却与制片方发生了分歧。我认为,不能把它作为一个商业大片去炒作,而是应该用严谨的态度去对待,也反对把港台、日韩的偶像明星放进去,在我看来,拍《白鹿原》是一个交代,我是陕西人,必须要坚守一些东西,否则不做也罢。”

  目前《白鹿原》还是没有最终定下导演人选,但王全安表示,通过筹备《白鹿原》,让他意识到要从小众走出来,将原来简单的个人表达,重新设定在一个更大的受众范围内,“我特别赞同张艺谋的一句话,当你做商业片的时候,你什么都别说了,票房就是硬道理。

  我意识到不能再躲在一个个人表达的‘保护伞’下当大师。走出来,这需要勇气,现在我愿意迎接这个挑战。”

  在《白鹿原》里郁闷了一年多后,王全安希望能拍摄一部电影释放压抑许久的情绪,于是有了《图雅的婚事》的诞生。他说,从《月蚀》里讲述的城市,到《惊蛰》里描绘的城乡结合部,再到《图雅的婚事》偏远的内蒙古草原,王全安对于生存环境的思考始终没有中断。当贾樟柯王小帅等第六代导演已经更多的将目光投注在城市,王全安却越行越远。问及这个问题,王全安表示,城市人未必一定要欣赏城市电影,电影先不先进与描写城市还是农村无关,电影最重要是有趣,与现实相符。

  《图雅的婚事》感动中外影人

  从《图雅的婚事》一投拍,王全安就反复地跟记者强调,影片的观赏性。他坚信,这是一部适合在影片放映给所有人看的,有趣的文艺电影。

  王全安说,《图雅的婚事》送审的那天刚好是星期天。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看完后打电话给他说,太好了,我要给你钱,给你支持。反过来说,国际电影节也一样。入围柏林电影节其实是一个意外,因为《图雅的婚事》和那些老外们以前看过的艺术片不一样,“声音、影像、幽默、情节跌宕,都是最直接的表达,是一种愉悦的感受。柏林让我们参赛,也是有新的考量。他们隐隐有一种要求,需要更加饱满,类型丰富的影片,而不再是那些体现东方特色、古典的东西。”所以《图雅的婚事》获奖让他最兴奋的是,影片获得了国际电影节和中国电影局的共同认可,“电影节和电影局代表了两个极端。电影局代表一种行政的极端,比较刻板,而电影节代表一种比较纯粹的艺术追求,但是不管是哪个极端,其实都是人,如果是有感染力的作品,就能同时感染这两类人。”

  让第六代弥补第五代

  19年前,第五代导演张艺谋凭借《红高粱》在柏林电影节上捧得了中国人的第一座“金熊”,将中国电影推向了国际。19年后,第六代导演王全安也收获了这座“金熊”,获奖的时候,他说,张艺谋的那座“金熊”开启了中国电影长达十几年的高速发展期,希望自己的这座奖杯也可以启动再一次发展。他说,他向往的中国电影,应该是多元化的,应该是海纳百川的。

  “我一般不愿评述作为中流砥柱的第五代电影,但我觉得他们做的太少了,关于对我们自己的描述,完全回避了,这很遗憾,也不太理解。”王全安说,所谓“自己的描述”就是电影要关注我们活得到底怎样,“在这样一个变荡的环境中,我觉得这是一个电影人的责任。”让王全安高兴地是,现在这些缺失让第六代导演以个人视点表达出来了。但第六代的个人表达,似乎还没有获得大众的关注,影片在票房上的弱势是毋庸质疑的。王全安表示:“个人视角在中国很脆弱,从一个群体的声音突然变成个人的声音,一定很弱,这是一个过程。在商业片挤压的窘境下,第六代导演只能寄望于国际电影节,但过分依赖电影节的支撑,又会走进了一个相对狭隘的表述范围,作品不被国际电影节牵制和变异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环境需要改变,发行制度需要改变,拍电影的人是不是应该被大多数人接受,也需要改变。这个时候我就特别怀念,曾经中国文艺片一统天下的时候,观众和导演的想法很协调,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红粉》……那时候很雄壮,都是一种饱和、霸气,现在拍艺术片的人应该看到这些,拍摄出更有作为的艺术片。”王全安对下一个文艺片顶峰时代充满期待。□徐时芬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61,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