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七届华语电影传媒大赏首轮评审内幕曝光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9日17:46 南方都市报
Why 为什么?为什么要记住这些名字?因为他们才是2006年华语电影真正的精彩。在一整年喧嚣之后,让我们安静地看一看那些权威客观的眼光,为我们打捞起多少精彩。 专题撰文:本报记者 虞晓毅 录音整理:实习生 丁玲 袁力彦 What 华语电影传媒大赏是什么 华语电影传媒大赏,是由《南方都市报》于2000年发起、主办的电影评选活动,联合中国多家有影响力的媒体,是国内唯一将内地、香港、台湾三地公映的华语片进行共同评选的活动。它以“深度开掘、锐意进取”作为评选宗旨,目的在于为华语电影文化架筑一个独立健康、视野开阔的平台。该活动由来自港台和内地的知名电影文化工作者共同参与评审,香港资深电影文化工作者舒琪多年担任该奖评审团主席,贾樟柯担任过第三届内地评审团主席,香港资深电影人、金像奖现任主席文隽先生曾担任该奖顾问。华语电影传媒大赏坚持走专业路线和民间路线相结合的评选模式,以评委的独立性、权威性和优质媒体独到的专业眼光,正逐渐在华语电影界确立广泛的影响力。 这里刊登的是第7届华语电影传媒大赏的初审过程,评审的是2006年的华语电影。 Who 初审讨论会出席评委(按姓名音序排列) 内地 广州 钭江明(华语电影传媒大赏发起人、总策划,《南方都市报》编委) 甘小二(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任教于华南师范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导演作品《山清水秀》获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龙虎奖”单元评审团特别奖,最新作品《举自尘土》入选香港国际电影节) 郭江涛(《南方都市报》编辑,专栏作者,影评人) 李云波(广州电视台综艺中心节目编导,影评人) 虞晓毅(《南方都市报》资深编辑,影评人) 上海 戴乐(《上海一周》记者,影评人) 毛尖(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知名学者、影评人) 王晓光(《外滩画报》编辑,影评人) 卫西谛(自由影评人,图书策划人,主编《后窗看电影》、《电影+》系列等电影图书) 吴淳(专业影迷,影评人) 小昆(DVD288网站站长,影评人) 妖灵妖(《DVD导刊》主编,知名影评人) 叶航(媒体工作者,影评人) 尹大为(上海东方电视台综艺部副主任,影评人) 张一谋(专业影迷,影评人) 北京 表江(《新京报》编辑,知名影评人) 程青松(电影编剧,编有《电影往事》、《沉默的远山》等作品,著名影评人) 关雅荻(电影发行工作者,2005年新浪网站最佳电影博客得主) 胡续冬(央视电影频道《爱说电影》节目主持人,诗人、批评家,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副教授) 贾超二(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硕士,现供职于出版机构) 李宏宇(《南方周末》文化记者,影评人) 张栋(从事媒体工作多年,现为电影频道节目编导) 张勇(从事媒体写作与各类影视制作工作多年,影评人) 香港 何思颖(香港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 林奕华(著名编剧、作家、戏剧导演,“进念二十面体”创始人之一) 罗卡(资深电影文化工作者,曾任十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专题策划) 舒琪(香港电影导演及编剧,创办“创造社”发行艺术电影200余部,现任香港演艺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院长) 单志民(笔名登徒,著名影评人,并为香港电台主持影评节目) 台湾 蔡国荣(台湾编剧学会监事,作品包括电影《卧虎藏龙》剧本,曾任台湾电影金马奖评委) 黄香瑶(台湾著名影评人,从事电影相关自由撰稿工作多年) 老嘉华(专职影评人,曾担任舞台剧编剧、导演及演员,并参与电影工作) 梁良(资深影评人,积极推动两岸三地电影文化交流工作,30年来均从事影视创作、评论、教学及出版工作) 林文淇(台湾著名文化学者,资深影评人) 贫穷男(影评人,《中国时报》Blog“贫穷男Cable电影精选”博主) 王玮(影评人、编剧、作家,曾任传讯电视监制、三届金马奖评审) 王晓祥(资深电影文化工作者,创办著名电影杂志《影响》,曾经是焦雄屏、罗维明等资深影评人的老师,数届金马奖主席) 张文雄(资深电影文化工作者,长期从事电影评论、教学工作,著名影评人) How 评审流程怎么走 华语电影传媒大赏是国内惟一将内地和港台电影作品同时纳入视野的电影评选活动,它不采取一般通用的报名参选方式,而是规定凡当年公映的所有华语电影作品均自动成为当届候选作品。 每年初,由内地、香港、台湾三地评委分别对上年当地公映的华语片进行投票讨论,在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新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新演员9个奖项中提出3个候选者,即初选内地、香港、台湾三地各有一份入围名单,综合即为首轮入围结果;第二轮评委在每个奖项的首轮入围者中选出3个候选者,得到终审提名名单;第三轮评委负责从二轮评审结果中选出每个奖项最终的获奖者,得到最终的获奖名单。 今年首轮评审的内地评审会于年初依次在广州、上海、北京三地举行,每个奖项在讨论之后进行现场投票,最后在北京评审会上汇总三地的投票结果,得出内地部分的入围名单;而香港和台湾的评审会都是当场投票,当场得到入围名单。 最佳电影入围名单 没大片什么事,小电影全面胜出 《疯狂的石头》和《我们俩》 最佳影片方面,《疯狂的石头》在内地和香港的评审中都进入了初审评出的入围名单。评委胡续冬的意见比较具有代表性:“这确实是年度的惊喜,而且提名最佳影片它当之无愧,因为它在各方面都表现得特别缜密,包括配乐这些边角的方面都做得特别精道”。《我们俩》也属于去年小成本电影中比较令人惊艳的作品,钭江明认为“它真的能体现出中国的美感,只有两个人,但是一点都不闷,还让人感觉很灵动。”而关于“闷”的问题,也在对《无穷动》的讨论中有所涉及。李云波认为它的“闷是一种精神状态的暗喻。它给你的视觉感受是封闭的,一堆人挤在那,不可能开放。它对空间处理得好是因为最后一段出去了,……那些对老建筑的横移镜头,是影像上的一个反思。”程青松认为“《无穷动》不管是现实性还是隐喻性都很出色”,贾超二也支持提名《无穷动》为最佳影片,认为“它当之无愧,对整个社会现实的切入和呈现都是非常犀利的。” 《三峡好人》的好与不好 《三峡好人》得到了不少赞扬,甘小二认为“很少有中国电影涉及到人的精神生活……一百年后的人要看一百年前的中国可能就是看他(贾樟柯)的影片,这就是我觉得他最伟大的地方。”钭江明认为《三峡好人》充满了贾樟柯“对中国现实的思考”,“三峡可以视为中国现实的未来,可能将来我们回头再看的时候,会发现原来中国的现实已经在《三峡好人》里预演过了。”而小昆则认为《三峡好人》“跟贾樟柯前面几部作品比,没有那么强大的感染力”,叶航则认为“贾樟柯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就是他写实的创作态度和他表达的东西,是用一种生硬的方式粘合在一起的”,卫西谛说:“《三峡好人》是贾樟柯电影里我个人最不喜欢的一部,因为没有情感。它的质感大于情感,在艺术片的质感上,每个段落、每个画面都做得非常好,但是没有情感。”李宏宇较为折衷的意见可能更具代表性“《三峡好人》……有我不喜欢的地方,也有特别喜欢的地方。不喜欢的地方就是符号过多……烟酒糖茶和影片并未有机地结合起来,有点强加的感觉。喜欢的就是韩三明这个角色。” 内地评委的讨论中提及的影片还包括《静静的嘛呢石》、《马背上的法庭》、《好奇害死猫》、《宝贝计划》、《墨攻》、《霍元甲》、《我要成名》,充分反应了评审口味的多元和视野的开放。 从《放·逐》到台湾电影 《放·逐》在香港和台湾的入围名单中都占有一席之地,罗卡“觉得《放·逐》的技术已经去到一定层次了,可以说是神采飞扬,有动感,整个美学都是我可以接受的。”而对《四大天王》的赞赏主要是因为影片本身的趣味性和它对社会现实的一个回应,这个在最佳编剧和最佳新导演项目的讨论中香港评委有比较详细和精彩的论述。 台湾评委可选的华语片并不太多,评审在讨论中提及的影片除了最终入围的那些,还有《人鱼朵朵》、《诡丝》和《一年之初》,这三部影片也都在其他项目上有所斩获:《人鱼朵朵》和《一年之初》的导演都入围了最佳新导演,《诡丝》则在最佳编剧项目上入围。而对去年台湾延续纪录片风潮的两部影片《医生》和《奇迹的夏天》,台湾评委林文淇认为“《医生》不错,它的结构、黑白打光和摄影做得很好;可能有一个争论就是它的观点问题,有点避重就轻……《奇迹的夏天》拍摄时间太短,所以处理题材不够严谨精密,后来补了一些奇怪的东西,比较枯燥。” 最佳导演入围名单 内地:贾樟柯(《三峡好人》)、宁浩(《疯狂的石头》)、马俪文(《我们俩》) 香港:杜琪峰(《放·逐》)、宁浩(《疯狂的石头》)、谭家明(《父子》) 台湾:杜琪峰(《放·逐》)、杜琪峰(《黑社会以和为贵》)、彭浩翔(《伊莎贝拉》) 没有一个导演十全十美 贾樟柯是观察中国还是利用三峡 最佳导演方面,贾樟柯、宁浩和杜琪峰的入选都是比较具有说服力的。内地不少评委都给了贾樟柯非常高的评价,钭江明“觉得贾樟柯是现在中国导演里最好的一个,他对中国现实的把握和观察达到了一种高度”,“他并不是把他的片子变成一个纪录片,体现出来的观察是非常难得的。比如一个两千年的城市两年就拆掉了,我觉得这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象征;包括里面的那种魔幻感,就是他对中国的感觉:中国这几年的变化就像变魔术一样,老百姓手里的东西就像变魔术一样被人给变掉了”。叶航认为“他一直有一种坚持美学的态度在里面,这是非常难得的一种素质”,毛尖也认为“导演应该具备一种风格,而贾樟柯的风格又没有老去,还是很有前途的……可以看出这个导演是有关怀的。”妖灵妖则从技术上评价了贾樟柯的变化,“他放弃了以前一直坚持的长镜头美学,里面有非常多的中景和特写,我想这可能是他技术上成熟的标志。” 当然对贾樟柯也有比较尖锐的批评意见,像评委吴淳就认为“贾樟柯现在陷入一种创作上的陷阱,他有种美学上的迷恋,但是叙事上的张力还不够,感受不到人物内心……他只是用了三峡那个景而已,制造出一种奇观,说白了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一样都是奇观电影,而且从整体风格来讲,跟他以前的电影相比没有突破。” 新一代的希望宁浩有什么问题 宁浩的导演能力也得到了很多评委的赞赏。叶航觉得“宁浩在新导演里是比较全面的一个。一般来说,导演有的会偏重叙事,有的会偏重影像,但是他把这两者结合得比较好,还有他对市场有一种比较敏锐的嗅觉,有时候这种东西比电影技术还要重要,特别是在中国现在的电影环境下。这个片子表现出来的游戏精神也好,和我们现在的商业性大片有一种互为对照的关系,跟大片体现出来的虚假的崇高恰恰是相反的。”胡续冬也认为宁浩“在这个年龄段的导演里体现出特别全面的控制力”。香港评委单志民也觉得“宁浩选择一个这样的题材,用一个那么精密的剧本,但他用了一个跟剧本的神采可以平衡的拍法来拍。作为一个小(型作)品,导演是驾驭得不错的。”舒琪虽然也给了宁浩提名,但却指出“宁浩所有的技巧,所有关于电影的挑战都是来自一些二手的素材……他的原创性是很低的,他的影像感是DV式的美学,放在大银幕上面是没有任何魅力的——我觉得这是现今中国导演一个很严重很严重的问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张艺谋、冯小刚这一批导演对普通观众来说还有魅力,因为他们那个美学观念始终还是电影的……DV真的跟电影不一样,无论营造画面还是观感上……但它们现在却被放在一个范围内讨论,这不是一个很小的问题。” 没野心的马俪文很出色 至于马俪文,评委叶航的意见比较有代表性:主要是“导演的创作心态非常好……没有想什么以小见大,没有把它刻意拔高或者刻意放大。在技术上她对空间的控制也蛮好的……能够在戏剧环境中使用很多电影本体的调度,景别的置换显示出非常成熟的控制能力。” 宁瀛、陈大明、尹力和杨亚洲 内地评委在讨论中提及的导演还包括:宁瀛,《无穷动》导演。评委贾超二认为她“对现实的捕捉一点不输给贾樟柯,而且我觉得他比贾樟柯更直接,他把所有的匕首都投向了自己”,李云波认为她“在导演技法上有了突破……在导演手法和电影语言上有自己新的想法和突破”,钭江明则觉得“她有一种很大的野心,像是在讲那一代人的思想史,尤其是刘索拉的那段内心独白,包括她有意识地把这个片子放在一个四合院的内部来讲。” 陈大明,《鸡犬不宁》导演。评委小昆认为导演在“手法和布局谋片上都很成熟,商业性和整体流畅性也都做得比较好”,但虞晓毅认为“陈大明的导演技巧是蛮成熟,但它在对中国现实的反映上非常投机取巧,人物最后都莫名其妙地放弃了对生活的反抗”,钭江明也指出“所有感觉要涉及中国真实现状的地方,他都很光滑地跳过去了。” 尹力,《云水谣》导演。评委吴淳认为对一部主旋律电影来说,导演“完成得比较好,在中国大片技术、手法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显示出了一定的探索精神”;妖灵妖则认为导演“在主旋律电影的镣铐下,表现出的对观众的尊重和对影片的整体把握都相当出色”。不过评委钭江明却认为“与其说《云水谣》是带着主旋律的镣铐,不如说它是带着主旋律的项链。因为《云水谣》的导演能够掌握非常丰富的忧郁的资源,想怎么拍就怎么拍。虽然它包装得很精美,但是我很反感这种宣传性的东西。” 杨亚洲,《泥鳅也是鱼》导演。评委表江和妖灵妖都表示了对他的欣赏,妖灵妖认为“大家可以把杨亚洲作为一个典型的作者来看待,他的水准不比贾樟柯或其他拍民工的人差,《泥鳅也是鱼》也有主旋律的印记,但它能把对现实的强烈批判隐藏在里面,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玩到尽的杜琪峰成还是败 杜琪峰不但进入了香港部分的入围名单,更以两项提名跻身台湾部分的入围名单。台湾评委王晓祥认为“《放·逐》比较小,而且比较随性”,蔡国荣说“所以他玩得很过分”,而香港评委舒琪认为“杜琪峰……作为一个导演,无论在风格上还是技术上,还是对自己题材的commit(执着开掘),还是世界观……不需要讨论他有没有突破,他只不过是再一次显示自己的能力。”不过单志民则“觉得今年杜琪峰是让我相当失望的”,“《放·逐》某些部分我真的觉得很尴尬,譬如那些演员的对白……不需要到这样一个地步。” 至于《伊莎贝拉》的导演彭浩翔,台湾评委蔡国荣认为“跟他以前的那些戏很不一样”,内地评委虞晓毅也“觉得《伊莎贝拉》对他来说是进步比较大的影片,比如说画面的构图,比如搬家的那场戏至今令人难忘”。 谭家明的世界你喜不喜欢 比较有趣的讨论发生在《父子》的导演谭家明身上。香港评委单志民觉得“谭家明建构了一个他自己觉得很完美的世界……今年的谭家明不仅是运用了资源,还丰富了自己的世界”。喜欢这个世界的比如张一谋、李云波就觉得它的“设计感很好……剪辑很棒……谭家明是个很老辣的导演,他必须对生活有很深入的观察,然后知道生活中哪些细节值得去表达去描述。”不喜欢的比如林奕华就觉得“最大的生硬是剪辑,导演安排演员去表达那些情绪,被剪辑破坏得很厉害……这部戏里的贫穷是一种设计出来的贫穷……形式走在了情感的前面。”钭江明觉得“《父子》好像很生活化,但它是经过柔光镜处理的生活化,就像我们在回忆的时候会把过去的生活变得非常美好……我不喜欢这部片子就是因为它太沉溺在谭家明自己的世界里了。” 而罗卡则指出,“《父子》(让人)看到导演的功夫,特别是场面和演员的处理,都有很高分……他的技术很周到,无论从布光、构图、音响……都是非常细致。”不过舒琪却认为谭家明“最大的问题是他没有将他的演员当作是一个人,而是将演员当作镜头的一个单位。整部戏都是个没有人味的电影。他只是注重画面出来的效果。他没有关心过人,所以郭富城从头到尾,即使是他落魄的时候,他的胡子都是剃得很干净的。这部戏其实是一部很‘光滑’的一部戏,‘光滑’到我觉得应该用数码来拍。” 最佳男主角入围名单 内地:富大龙(《天狗》)、郭涛(《疯狂的石头》)、韩三明(《三峡好人》) 香港:李连杰(《霍元甲》)、郭涛(《疯狂的石头》)、空缺 台湾:黄秋生(《放·逐》)、金城武(《伤城》)、杜汶泽(《伊莎贝拉》) 你不知道中国还有这么出色的男演员 内地男主角郭涛跑出 在最佳男主角的讨论中,郭涛因为《疯狂的石头》的出色,同时进入内地和香港的入围名单。评委尹大为在讨论中说,“郭涛……我第一次看他是话剧,在中戏和胡军演的《等待戈多》,我一直觉得他的演技比胡军要好。(《疯狂的石头》里)这个角色他把握得还是很好的。”毛尖也说:“郭涛本身是能够成为大演员的,但在这样一个小制作电影里,也没觉得他特别委屈,他也没有特别抢戏,这都是特别大气量的地方。”但评委戴乐则认为“在《疯狂的石头》里会感觉郭涛是自成一派的,看他演戏的时候你会觉得他和这个戏不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而虞晓毅就认为“郭涛是片子里唯一真正具有焦虑感的角色,他的角色就是这样,所以他不可能和其他人融为一体。” 在讨论中有提及的男主角不少,钭江明认为“《伤城》里的梁朝伟和以前有所不同,……有点阴森森的感觉”;《黄金甲》的周润发、《我要成名》的刘青云、《墨攻》的刘德华、《父子》的郭富城、《宝贝计划》的古天乐、《天行者》的郑伊健都是比较知名的演员,他们都得到了评委的关注;《伊莎贝拉》里的杜汶泽则被部分评委认为有突破。 在不那么广为人知的演员里,倪大红在《泥鳅也是鱼》里的表演被认为超过了倪萍,评委妖灵妖认为“他的戏份不是非常多,人物也不是非常好的人物,但他演出了那种善良。”还有一个是《梦想照进现实》里的韩童生,妖灵妖认为他“为这个角色做了大量的准备,效果也比较好”。小演员方面,《看上去很美》里的“小王朔”董博文和《静静的嘛呢石》里的小喇嘛洛桑丹派也得到了部分评委的关注。 李连杰的身手和投入 评审中比较集中的讨论落在这几个男演员身上,一是《霍元甲》里的李连杰。评委张勇选他是“因为李连杰是个武打明星,《霍元甲》是个武打片……他身手最好”,而关雅荻则认为“他对这个影片的支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管从动作还是表演角度来说”。而香港评委舒琪说自己“对《霍元甲》有好感是因为李连杰在某种程度上有com-mitment(按:指其对影片题旨的相信与投入),这在今天的华语影坛很难得。”另一个是《三峡好人》里的韩三明,评委张栋认为“在这个影片中他呈现出来的状态确实让我看到,中国很多职业演员的表演在中国的现实面前是失效的。”而张勇则认为“韩三明这个角色一定会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地位”。 富大龙的纯洁与正气 《天狗》的男主角富大龙,则引起了各位评审对于表演方式的探讨。钭江明说:“《天狗》里的演员让我想起(上世纪)80年代那群演员的表演,好像是以前的表演方式的复兴,能感觉出来他是真的去了农村体验生活的,而现在很多人的表演是靠空想的。”虞晓毅则认为“就是因为很多内地演员的表演都是靠空想,所以不真实。” 《天狗》中有段戏是这样的:富大龙扮演的护林员被村中的恶霸兄弟请去吃火锅,他一边喝酒一边讲自己当年在战场上的事。这段表演在广州和上海的讨论会上都有评委提及,甘小二觉得“这一段是很专业的表演,他处理得非常精彩”,钭江明说自己“看的时候还担心他演不好,因为那里很容易变成说教,但是他压低了嗓子却演出了那种气势”。张一谋在上海讨论会上说“那场戏给我印象比较深,因为我是当过兵的。”毛尖“觉得他身上有一种男演员所缺乏的正气”,而甘小二说他“在影片里流露出来的善良是很感人的,这是现在中国电影里很难见到的。当大家都在用恶搞、勾心斗角这些东西取胜的时候,他身上的纯洁非常罕见。” 最佳女主角入围名单 内地:金雅琴(《我们俩》)、巩俐(《满城尽带黄金甲》)、赵涛(《三峡好人》) 香港:巩俐(《满城尽带黄金甲》)、赵涛(《三峡好人》)、空缺 台湾:巩俐(《满城尽带黄金甲》)、徐若?(《人鱼朵朵》)、梁洛施(《伊莎贝拉》) 姜真的是老的辣 巩俐的实力不容置疑 在最佳女主角的入围名单中,巩俐的实力可以说是最不容置疑的,她在内地、香港、台湾三地的入围名单中都占了一席之地。台湾评委老嘉华认为“她是重量级的,没有办法把她淘汰掉”,北京评委关雅荻认为“她在好莱坞转了一圈,回来以后和内地演员已经不在一个层次上了”,上海评委小昆说“巩俐这几年拍戏不算多,这么多年还能保持这个水准不容易。”广州评委钭江明觉得巩俐的表演“是我近年来比较想看到的,她是很戏剧化的、特别有爆发力的感觉,很饱满。” 金雅琴的状态前所未见 另一个在讨论中获得较高评价的女演员是在《我们俩》里扮演老太太的金雅琴。钭江明“觉得最后她不能说话,全靠眼神来表达,你能从她的眼神里看出来台词”;胡续冬认为“在去年的女演员里金雅琴是最强的一个”,“我们能真正从演技上看到一个人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叶航甚至认为“金雅琴这个角色所要传达的东西,我想象不出还有更高的诠释空间”。尹大为说,“这样一个角色在我们的银幕里是从来没有过的……她很抠门,对这个世界带着一种仇恨,她的个人经历很复杂,作为演员就要把内心的各种层次表现出来……无论是层次还是人物基调的感觉,她都塑造得比较立体。” 赵涛的表演引发争议 赵涛则是在提名讨论中引起较大争议的女演员。程青松说“看到她放弃丈夫离开的时候,我很感动,她前面的表演不是很强烈,但是后面的状态完全是自己散发出来的”,但李云波认为赵涛“太文艺腔了……她的状态和别人不一样,表演痕迹太重了”,而卫西谛和表江都指出赵涛其实“没有什么表演空间”。 评委钭江明则认为“赵涛的表演是既不讨好观众也不讨好影评人的表演”,“她的表演真的是进入到了角色里面,她不是要跟你展现自己很有演技,也不是要把自己好看的一面呈现给观众”。“《三峡好人》里她拿瓶子接水的时候,兰花指翘得很高,看起来很做作,但她演的就是那种在小城镇生活、对周围不满、又要融合又想脱离的女人,那就是她们在真实生活里的状态。……她是自觉地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贾樟柯的演员。”钭江明总结道:“赵涛这个形象是去年电影里很独特很鲜明的形象,表明了一种放弃的态度,这种态度在去年来讲很难得。” 此外,除了进入入围名单的这些女演员,《好奇害死猫》里的刘嘉玲也得到了不少好评,胡续冬认为“她的表演层次能够拉得这样丰富,不容易”;《天狗》里的朱媛媛、《梦想照进现实》里的徐静蕾、《我要成名》里面的霍思燕、《江城夏日》里面的田原都有被提及,而《茉莉花开》里的章子怡,北京评委张勇特别指出“《茉莉花开》是三年前的电影,三年前章子怡就可以达到这种水平,我觉得很不简单”。 最佳新演员入围名单 内地:宫哲(《我们俩》)、杨亚宁(《马背上的法庭》)、霍思燕(《我要成名》) 香港:空缺、空缺、空缺 台湾:宫哲(《我们俩》)、张睿家(《盛夏光年》)、张孝全(《盛夏光年》) 未必本色,但一定出色 其实去年华语电影中出现的新演员比较多,除了最终进入入围名单的这些名字,各地评委在讨论中提及的新演员还包括《静静的嘛呢石》的小喇嘛洛桑丹派、《看上去很美》的“小王朔”董博文、《喜马拉雅王子》的蒲巴甲、《鸡犬不宁》里的小香玉、《单车上路》的女主角陈意涵等。有评委提及《江城夏日》里的田原,但其实她之前已经凭《蝴蝶》拿过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新演员,不符合华语电影传媒大赏关于新演员资格的认定(“候选人没有凭借其上一部电影中的表演获得其它电影展、电影奖的演员奖项”)。从最后的入围名单来看,可以发现香港评委的严苛,而和台湾部分的入围名单一样,大家对最后的提名结果都比较迅速地达成共识。 霍思燕、宫哲最抢眼 内地部分的入围名单里,霍思燕凭借《我要成名》进入提名是比较没有异议的,评委吴淳说,“霍思燕……可能她是演电视剧出身,所以在戏中的状态完成得很好,表演跨度也比较大,在跟刘青云搭戏的时候,反而有时候觉得刘青云的表演痕迹重了点。” 而最终得票最多的宫哲则得到了较为两极的评价。称赞的声音比如钭江明认为“《我们俩》里的宫哲……和《马背上的法庭》里的杨亚宁给我的感觉是一样的,感觉不像是第一次演电影,不是一个处女作的感觉,她的表演和角色设计都是片子里最重要的,她的演出也把这种重要性带了出来。”卫西谛指出,“宫哲最大的好处可能就是没有什么表现的欲望,所以没有表现出表演的痕迹来,没有抹去她学生气的感觉”。而不同的声音比如妖灵妖说“我没有选宫哲的原因是她没有表演经验,是靠马俪文对她的控制”,王晓光甚至认为“宫哲的表演是整个片子中最弱的部分”。 到底什么是本色表演 比较有趣的讨论还有杨亚宁的表演是否本色。钭江明认为“本色”是一个吊诡的问题,“你怎么知道她生活中就是那样的?但可能她演得让你觉得她就是本色演出,这个太难得了。”对此,卫西谛认为“这个判断还是个人的,我们谈这个表演奖是有技术性在里面的,有些非职业演员是没有表演技巧在里面的,不一定是本色就是好的或是不好的。” 姚晨的发展空间大 另外北京有不少评委对《大电影之数百亿》中的姚晨比较欣赏,评委关雅荻说“我很喜欢姚晨,她发展空间特别大,可能比霍思燕还要大……她身上体现的一种特质是我在这一代年轻演员中感到惊讶的”。《无穷动》里第一次演戏的洪晃和刘索拉也引起部分评委的注意,甘小二认为“刘索拉挺神秘的”,而尹大为则认为“洪晃在角色把握上非常自然,在镜头前很放松,把这个人物刻画得很好。” 最佳男配角入围名单 内地:全体男配角(《疯狂的石头》)、吕玉来(《马背上的法庭》)、廖凡(《好奇害死猫》) 香港:空缺、空缺、空缺 台湾:尤勇(《黑社会以和为贵》)、王志文(《墨攻》)、朱约信(《人鱼朵朵》) 《疯狂的石头》一群配角算一个 最佳男配角的提名讨论中出现的名字其实比较多,像《春田花花同学会》里的刘以达、《宝贝计划》里的许冠文、《喜玛拉雅王子》的王叔多布杰、《天狗》里的村长刘子枫等角色和演员都有评委提及。 香港严格,台湾宽松 香港部分的提名全部空缺表明了香港评委的严苛,因为没有一个男配角可以取得过半票数,所以香港评委达成共识宁愿空缺。台湾部分的提名中,评委梁良觉得“朱约信很好玩,很有特色”,而尤勇凭《黑社会以和为贵》进入提名则比较没有异议。而《墨攻》里的王志文在内地评委的讨论中也有谈及,评委张栋“觉得和他以往的形象不是那么相近,后半部分有点他以前的影子,但还是给我很新的感觉。” 吕玉来、廖凡受关注 进入内地最佳男配角入围名单的几名演员中,《马背上的法庭》里的吕玉来,程青松认为他“跟《孔雀》里面不一样了,那时还比较生涩,现在比较成熟了”。而《好奇害死猫》里的廖凡则获得了较为两极的评价,妖灵妖认为“他的演技提升得比较好”,叶航认为“他……尤其是几个特写镜头表演比较到位”。评委钭江明则从角色设计上着眼,认为这“是个新鲜的保安的形象。我觉得过去的电影里出现的保安是比较模式化的,不会对角色进行深入的关注,而这个片子描绘了保安的内心。”但评委虞晓毅却认为廖凡“演得太用力了”,“即便在角色设计上也比较失败,我很受不了他收了刘嘉玲的钱后站在房顶上说:‘顺着这条江往下走,就是我的家’这样的台词。” 《疯狂的石头》配角分不开 另一个比较有趣的情况是关于《疯狂的石头》的男配角的讨论,许多评委都认为该片的所有男配角都很出色,妖灵妖说他们“每个都演得非常好”,胡续冬说“因为确实不好掰开,每个都舍不得,建议提个集体奖”,评委小昆也表示“如果单提一个人,对其他配角不公平,他们是相互配合产生的效果”。 而如果单论黄渤,评委虞晓毅认为“黄渤的外形对他的角色帮助很大”,他的表演“和在《新街口》里的感觉是很像的,都是傻冒的感觉”,但李云波“觉得演员演傻并不容易,很多演员时不时地透出一种好像知道自己在装傻的感觉,可黄渤没有”。也有不少评委觉得《疯狂的石头》里的刘桦(笨贼三人组的头目)比黄渤更出色,评委叶航认为“他的喜剧成分不比黄渤差,但从表演功力上他比黄渤更深一点”。 华语电影传媒大赏的评审规则并未规定不能提名集体表演,在各位评审的各自考量下,最后《疯狂的石头》全体男配角和黄渤同票并列第三,因为《疯狂的石头》全体男配角包括黄渤,所以最后入围名单中只出现了“《疯狂的石头》全体男配角”,如果之后的二轮评审评委不认可这一提名,同票的黄渤将候补出线——这就要等二轮评审内幕公布的时候才能知道详情了。 最佳女配角入围名单 内地:宋佳(《好奇害死猫》)、杨亚宁(《马背上的法庭》)、陈冲(《茉莉花开》) 香港:陈冲(《茉莉花开》)、空缺、空缺 台湾:陆奕静(《深海》)、何超仪(《放·逐》)、杨贵媚(《情义我心知》) 李冰冰演得像主角都没赢过她们 最佳女配角的提名讨论中,没有入围的女演员里被最多讨论的是《云水谣》里的李冰冰,评委钭江明指出:“是不是和《云水谣》里的其他演员相比,李冰冰太突出了?比如陈坤、徐若?,他们的表演都有点夸张,像(是演)电视剧,(所以)就感觉李冰冰的表演很好。”另一个是周迅,卫西谛认为她“在《夜宴》的表演比较突出人物性格,她最近的几部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人气质结合得比较好。”不过评委戴乐却反驳道:“周迅多少年都在演一个角色,就是很天真、什么都不懂的那种。” 李冰冰算不算配角 内地部分入围的三位女演员中,不少评委都认为杨亚宁是《马背上的法庭》中最出色的,撑起了整部戏的表演,戴乐甚至认为“这个故事里要是没有她这个人在的话,《马背上的法庭》也就不存在了”。而宋佳也得到了较多讨论,郭江涛说:“我觉得她在整部电影里是一个比较出彩的人物,因为胡军和刘嘉玲的戏份很重,而宋佳把整个电影的气氛调节得比较好。” 讨论中关于宋佳和李冰冰算不算配角也发生了争议,妖灵妖认为“这两个人戏份、地位都有点像主角”,不过虞晓毅就“觉得(《云水谣》里)徐若?比李冰冰更像主角,李冰冰更像是男主角生命中的一个过客,虽然她那一段可能比整部戏都精彩。因为她演得好,让你记住了那一段戏,以为她是主角。但是从整个戏的长度来说,她不是主角。” 专业性极高的陈冲 陈冲同时进入香港和内地的入围名单,证明了她在表演上极高的专业性。妖灵妖指出:“《茉莉花开》这部电影陈冲和章子怡是互相演,一个人开始演另一个人的青年时代,另一个人又演这个人的老年时代,你会发现陈冲在故意顺着章子怡的演法去演,甚至是在模仿章子怡的表演,这一点非常了不起。”评委叶航补充道,“宋佳和陈冲撇开专业的演出技巧不谈,从这两个人身上我可以看出一个演员的生活阅历对她最后体现在银幕上的表演有多大的作用。” 陆奕静跟别人不一样 在台湾部分的讨论中,评委老嘉华和蔡国荣都对《深海》里的陆奕静印象比较深刻,“她的表现跟别人明显是不一样的,表演方法不一样”。至于何超仪,蔡国荣认为“她的表现比较传统,但是在那么浪漫的《放·逐》里面,她的表现真的很完整,掌握得很好”。杨贵媚出演的《情义我心知》是2005年底的香港电影,但在台湾的公映时间是2006年,因此也符合评审规则,顺利入围。 最佳编剧入围名单 内地:张承、岳小军、宁浩(《疯狂的石头》)、王朔(《梦想照进现实》)、贾樟柯(《三峡好人》) 香港:张承、岳小军、宁浩(《疯狂的石头》)、吴彦祖(《四大天王》)、空缺 台湾:游乃海、叶天成(《黑社会以和为贵》)、吴彦祖(《四大天王》)、苏照彬(《诡丝》) 华语编剧还有希望吗? 《疯狂的石头》赞与弹 在最佳编剧这个项目上,《疯狂的石头》可以入围是毫无疑问的,它也受到了来自最多评委的选票和赞扬。香港评委林奕华认为“香港的喜剧已经占据了喜剧类型很久很久,所以大家都会觉得喜剧就应该是周星驰那类。《疯狂的石头》让我觉得很惊喜的是,它是那种并没有‘很香港’的喜剧,是很清新的一种喜剧。”何思颖说“这个剧本是抓到了这个时代的感觉”;广州评委李云波认为“这个编剧非常聪明……在对生活日常用语的提炼上非常精致”,北京评委胡续冬说“它能够让各个层次的人有这样的强度喜欢它,确实不容易”。 上海评委妖灵妖说“《疯狂的石头》主要是通过情节来推动笑料的,这与中国传统喜剧还是有很多契合点的,它可以做到在情节发生前就让观众开始笑,这是很难的”,当然他也指出影片“也有缺陷,后面的处理跟前面完全不是一个水准”。杭州评委叶航也说,“《疯狂的石头》第一主角应该是郭涛,但是他身上的笑料是最少的……编剧在这个主角身上好像有另外一种野心,比如跟社会之间的互文关系,恰恰这样产生了某种类断裂感,削弱了娱乐的快感。”总的来说,诚如钭江明所言,“《疯狂的石头》的编剧在去年还是挺有示范意义的,一直以来我们都会觉得国产电影的编剧挺糟糕的,整体水准都不太高……尽管这个片子本身还有挺多值得探讨的问题,但在编剧上它起到了一个标杆的作用,比较符合电影工业的要求。” 《三峡好人》有剧本么 《三峡好人》有剧本么?围绕着这个话题也产生了不少有趣的讨论。评委程青松指出,《三峡好人》并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只有一个大纲,而是在开拍前就有完整的剧本的。广州评委甘小二说:“编剧最可贵的是用电影思维编剧,而不是以文学思维编剧……《三峡好人》的编剧工作一直持续到影片创作的最后一刻……而且它用叙事电影去做一个纪录片的工作,太难做到了。编剧最重要的是一个大局观,《三峡好人》的大局观太好了。”而程青松也认为“《三峡好人》通过两张人民币展开叙事,这是剧作上非常厉害的地方”。但也有不少评委认为《三峡好人》在叙事上有很大问题,贾超二认为“人物和空间的现实感没有主体上的关联,三峡空间和内心寻找的主题完全被切断了。”而卫西谛则认为贾樟柯在剧作上“很聪明,做了两个外来的山西主人公进入题材”,但这其实只是因为编剧也只是“用三峡的题材为背景,没有进去”;而舒琪恰恰认为“他很懒,构思了一个内容,将它一分为二,就变成一部电影拍成两部或者两个部分。” 《梦想照进现实》及其他 《梦想照进现实》的剧本也得到较为不同的评价,像李宏宇和妖灵妖都对这个剧本评价较高,妖灵妖认为“《梦想照进现实》写得非常的精良……充分发挥了室内剧的特色,能够在短短的一个小时把理想主义和现实的关系说得这么贴切,相信除了王朔之外也没人能写出这样的剧本……也许将来回过头来看2006年的电影,会发现它是最好的剧本”,但李云波则“觉得《梦想照进现实》不是电影剧本,是文学剧本”,而虞晓毅更认为“《梦想照进现实》是一部其实跟别人没什么关系的电影”。 其他在内地评委的讨论中有所提及的剧本还包括:《鸡犬不宁》、《我们俩》、《静静的嘛呢石》、《无穷动》、《父子》、《好奇害死猫》、《墨攻》、《夜宴》、《我要成名》、《马背上的法庭》、《购物狂》和《宝贝计划》,这其实反应了去年华语电影中剧作水准突出的作品并不多。一个有趣的花絮是,《无穷动》得到不少北京评委的支持,最后仅因一票只差未能入围。 《霍元甲》、《卧虎》和《天行者》 香港的提名讨论中比较有意思的是林奕华认为“《霍元甲》是一个比较大的惊喜……它把其中‘痛定思痛’的感觉写得很真实……有趣的是它暗地里和香港整个社会的经历有相近的地方……在讲英雄这个命题的时候,它不以成功作为一个英雄生命最高的指标,反而是探讨英雄要怎么去了解自己。”舒琪则持相反的意见,他认为“《霍元甲》的剧本是很不合格的,太过于天真了……完全是一种公式化的东西”。而对于《卧虎》,单志民认为“王晶(用自己的电影)对别人开发的题材提出另外的观点和写法……完全可以看到他按捺不住要发表自己的看法”;何思颖认为“《天行者》在黑帮电影里拍出了很多新意……利用观众对这类型电影的熟悉来使整部电影更有趣”。罗卡对此持不同意见,他认为以上两部“现在香港的黑社会片……这类型电影完全不符合逻辑了,已经完全把它神话了”,不过何思颖觉得“其实这只是某种类型电影发展到晚期的表现”。 《诡丝》是去年台湾较具水准的商业剧本,可以入围比较正常。而台湾评委如梁良认为《黑社会以和为贵》在香港的社会背景下敢这样拍,勇气可嘉……而且主题发挥得非常完整,格局比较大……片子的整体扎实度和力度比《放·逐》要好。“但在香港评委的讨论中,舒琪却认为”《黑社会以和为贵》对我来说有点滑稽。香港观众看起来可能会觉得很过瘾,但它只是迎合了这些事(香港对内地的态度)而已……情绪发展过了头“。 《四大天王》回应香港现实 《四大天王》则比较能令大家达成共识。罗卡说“《四大天王》毕竟……有现实基础可以确认。……创新是必须建立在现实意义上,无论是商业片还是娱乐片都是需要有现实意义,要不然就成了《黄金甲》胡乱说一通。”舒琪则指出“香港老一派的电影人为什么会在类型方面抓得那么紧呢?(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去回应现实……新一派则根本没兴趣。为什么香港电影会失去它的生命力和魅力?其实整体来说,越来越和这个社会没有关系,也就是说从香港电影里看不到香港。”而“《四大天王》是去年电影中为数不多的一部回应香港现实的电影。……也许这并不算是创造,而是对创作者来说必须要有的一种能力。”最后舒琪还说,“现在香港电影甚至是华语电影,对剧本和创作的自我要求已经降低到不合格的地步。现在有多少电影是真正地写人物呢?又有多少电影是真正去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呢?讲一个可以吸引人的故事,而不是东拉西扯地写出来?” 最佳新导演入围名单 内地:宁浩(《疯狂的石头》)、万玛才旦(《静静的嘛呢石》)、刘杰(《马背上的法庭》) 香港:吴彦祖(《四大天王》)、空缺、空缺 台湾:吴彦祖(《四大天王》)、李芸婵(《人鱼朵朵》)、郑有杰(《一年之初》) 华语新丁,你们在哪? 吴彦祖很有种 最佳新导演的入围名单中,首先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吴彦祖。香港评委认为在这个项目上,去年香港电影里只有《四大天王》的导演值得提,单志民觉得吴彦祖“很有勇气,有一样东西在从前的电影里是从来没有揭露过的,或者说没有揭露得那么精彩:流行文化圈以及传媒的整个生态。我觉得他们是带着充分的自嘲的……很有种。”而台湾评委也认为吴彦祖的构思很好,除此之外,他们只能在台湾本来就已数量不多的华语片里提出李芸婵和郑有杰这两个新导演。台湾评委梁良认为”李芸婵在台湾部分的新导演中表现最好,能够充分做到她意图表达的东西,而且有台片少有的幽默感。”正因为香港和台湾影片数量不多,新丁难以涌现,所以在这个项目上其实香港和台湾的评委并不需要太多的讨论,可以比较容易地得出入围名单。 宁浩算不算新导演 而内地部分的入围名单里,最容易引起疑问的地方是:宁浩算不算新导演?华语电影传媒大赏的评审规则中,对新导演的界定是“候选人导演并公映过的影片不超过两部(含提名影片)”,《疯狂的石头》虽然是宁浩的第三部导演作品(前两部分别是DV处女作《香火》和用胶片拍摄的前作《绿草地》),但这却是他公映的第一部电影。也许有人会反问,按这个规定,贾樟柯(他的第四部剧情长片《世界》是他第一部在内地公映的电影)不是也要算新导演?但评审规则里对新导演身份的界定不止一条,另一个较为重要的规则是:“该导演在提名本奖项之前,没有在其它影展、电影奖上获得过最佳导演奖项”,据此规定宁浩可以入围,而贾樟柯就不能算新导演了。评审规则的问题解决了之后,宁浩的入围就显得比较没有异议,评委李宏宇的话颇具代表性,他说宁浩“勇敢,有才能,他在这部戏的导演和编剧上花了比他同代甚至是上一代更多的努力”。 万玛才旦、刘杰顺利入围 当然内地公映电影中值得褒奖的新导演也不算多,所以万玛才旦和刘杰的入围都比较顺利。吴淳认为“《静静的嘛呢石》导演的作用没有体现得太明显,只是他积累多年的生活经验帮到了这部影片”,但卫西谛和妖灵妖都认为就两部影片呈现的效果来看,万玛才旦在导演方面的处理要较刘杰出色一些;而贾超二认为万玛才旦作为新导演,相对来说也呈现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作品。 评委钭江明则特别指出,“在去年的主旋律影片里,像《天狗》、《云水谣》、《马背上的法庭》,处理得最好的就是《马背上的法庭》……对导演来讲,主旋律影片是一种诱惑,就看你怎么对待这种诱惑。像《云水谣》就是很欣然地去拍,你能看出导演很开心,因为可以动用非常强大的资源。《天狗》表面上不是要拍一个主旋律影片,但是越往后就越露馅。但《马背上的法庭》很谨慎地避开了主旋律影片的要求,有意识地去展现文化上的冲突,而不是单纯地讴歌一个法官。”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