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香飘飘票房冷飕飕 中国文艺片路在何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4日17:22  长江日报

  文艺片,全称“文学艺术片”。这个词是偏正结构,“文学”修饰“艺术”。

  本意为文学作品改编成的电影,现在专门针对商业片而言,指不以票房为指向的电影。近3年来,内地文艺片频频在国际上拿奖,

  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中除戛纳外,最高奖项全被新一代中国导演抱回(详见链接)。但令人担忧的是,张艺谋早年的文艺片《红高粱》、《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等在国内上映时全民追看,票房成绩在国产片中名列前茅,而新一代的获奖文艺片却普遍“花开难溢香”。

  这些获奖电影,国内票房最高的是《孔雀》,号称达到1000万元,《三峡好人》200万元,《青红》100多万元,《江城夏日》10万元左右,《马背上的法庭》惨淡收场,在占全国票房1/8的北京新影联院线,成绩不到1万元。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满城尽带黄金甲》首映一天的票房,比前述所有电影总票房加起来还多。

  记者翟晓林

  “好人”“姨妈”悲情殉道

  去年,中国文艺片最出名的殉道者是贾樟柯的《三峡好人》。在威尼斯电影节得到金狮奖后,影片安排12月初在部分城市点映,12月14日与《满城尽带黄金甲》同期全国上映。贾樟柯用了悲壮的“殉情”二字,来形容与《满》片正面相撞可能产生的票房后果。但出人意料的是,尚未等到《满》片上映,《三峡好人》已经“殉道”——在武汉万达影城“点映”期间,因排映19场,仅122人观看,票房收入2899元,7天后就下了片。

  最近的一名文艺片“殉道者”,则是3月6日上映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姨》片本是一部被广泛叫好的电影。它在加拿大多伦多影展受到欢迎,香港首映受到观众平均打分85分以上的好评。周润发不仅甘以“友情价”出演这部电影,将其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作比较时,更斩钉截铁地表示喜欢这一部。于丹等学者、影评人也誉其为“真正的电影”。此外,《姨》片的包装也强于一般的低成本文艺片:斯琴高娃、周润发、赵薇等大明星出演,集体表演水平很高;贴近生活、喜剧感强。

  该片描述了姨妈被当代社会抛弃的苍凉,其在市场的遭遇,恰恰生动地折射出文艺片不容于当代的一幕“后现代生活”写照——上档期间,在两部进口电影的夹击下,《姨妈》排映期未能坚持到1个月。在武汉万达影城,美国时尚喜剧《穿普拉达的女王》上映1个月,仍出现“票卖到前两排”的盛况;进口警匪片《乱战》,上映两周内也是“10位观众有7个会选”的热门影片,而《姨》片平均上座率不到1/3。3月25日,在《姨》片上座率日益下滑的情况下,万达影城没有再为其安排场次。

  3月27日,武汉环银世贸影城在《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上映3周后,取消其排场。截至当日,这部近年国产文艺片中阵容最强大、剧本最精良的电影,在内地仅收回700万元票房,不到其4000万投资额的1/5。

  旧疾难愈渐变沉疴

  《姨妈》的困境,只是国产文艺片多年困境的又一次重复。文艺片遇冷,不始于《三峡好人》或《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也绝不限于国产电影。

  作为唯一获得金球奖的中美合拍电影,《面纱》去年12月22日在美国的纽约和洛杉矶两个城市进行点映,不仅上座率超过90%%,甚至单影院的票房成绩达到1.1万美元,成绩超过最新大片《博物馆惊魂夜》上映首周末的成绩。可是,该片去年12月29日起在国内上映后,只得到“日均放映不足2场”的待遇,10天累积票房200万元。

  北京新影联公司2006年1月到2006年9月的票房排行榜上,排在末尾的大多是小成本的文艺片。最后一名是去年在国内电影节拿奖频频的《静静的吗呢石》,只有100元人民币。

  张艺谋几部恶评如潮的古装大片接连票房冲顶,但他改弦更张去拍一部《千里走单骑》,6000万元的投资就只换回3000万元的国内票房,而这已经是国产文艺片近年的最好成绩。

  再往前追溯,等待我们的更是一连串沉重的事实与数字。

  2001年3月2日,获得奥斯卡多项大奖的《美丽人生》在汉上映首日遇冷。新华电影院观众中途走光,世贸环银电影城破天荒地打出告示,请观众“三思后看”。此事经本报独家报道并进行追踪后,引起广泛的社会讨论。有人评说,令人悲凉的还不是观众人少,而是“中途走光”,难道这些观众完全不能对父爱与勇气产生共鸣?

  2001年10月,A-G文化电影院线在全国五城市10家影院上映第一批艺术电影。其中《那山·那人·那狗》在日本扬名的消息已传回国内,影院方以为多少会对票房有些正面影响。孰知该片在环艺民众影城上映首场,6名观众中有4人中途离场。

  2001年9月成立的A-G院线只撑了半年时间,由于票房惨淡,加盟的电影院相继退出,最后被迫解散。

  呼唤市场生存空间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许多来自电影界的政协委员不约而同地关注到去年商业片称霸院线,文艺片屡遭票房冷遇的现象。他们认为,除了商业大片之外,也应该给文艺片足够的市场生存空间。

  2002年8月长春电影节上,著名导演郑洞天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中国根本没有艺术片,所有拿到电影院里卖钱的电影,都应该算商业片。他说,因为中国没有真正的艺术片院线,所以所有的影片都在按照商业片的模式进行操作,等到真正有了艺术片院线、一部影片可以用一二十年的时间来回收成本,“你再来跟我讨论艺术片的问题”。

  然而,在全国银幕不到3000块、没有艺术院线的现实条件下,国产文艺片不仅要同国产大片争影厅,也要同大量进口影片抢空间。而它在商业元素上的先天劣势,很容易被趋利而动的市场经济淘汰掉。正如《姨》片发行方保利博纳公司宣传负责人孙晨所说,“商业影院是非常现实的,哪部电影第一天上座率不佳,第二天场次立刻会减少”。

  如果一部电影不能符合市场需求,唯一的路就是灭亡。然而国产文艺片近几年却接连出现获奖作品,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这绝非一味追求奖项就能实现。这是否说明,文艺片还有生存的必要和生存的空间?

  让人振奋的是,前不久传来消息,华夏电影公司已准备以发行大片的模式来推广《图雅的婚事》。希望在《三峡好人》、《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等影片做过尝试后,《图雅的婚事》能真正为国产文艺片探索出在影院生存的空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61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